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80,分199頁顯示  上一頁  158  159  160  161  162  164  165  166  16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姚喜臣(欽飏 )
姚景圖(鼎臣 )
葉臣
吳邦臣(震崆 )
周世臣(穎侯 )
王臣縉(大紳 )
禮敦( 武功郡王 )
豪格( 肅親王、和碩肅親王 武肅 )
金聲桓(虎臣 )
馬世俊(章民、甸臣 世琪 匡庵、淀湄漁隱、水湄生 )
尼堪( 愛新覺羅 和碩敬謹親王 )
沈中柱(石厓、石臣、右臣 摩青、無諍 行燃 )
洪天擢(簡臣 )
鄧宗藎(藎臣 )
楊鼎和( 應甲 浵宣 他為秦王 )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三
姚喜臣,字欽飏。潮陽人。明思宗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貢生。鼎革后,絕意仕進。曾與修清康熙二十六年《潮陽縣志》。與程可則輩往來唱和。有《溪云廬詩集》。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人物簡介

清州搜玉
姚景圖(1608—?),字鼎臣,姚思禹之子。明萬歷三十六年生,崇禎六年(1633)舉人,慷慨尚義,仗義社捍衛(wèi)鄉(xiāng)閭??滴跏荒辏?672)與知縣楊霞主修《青縣志》,一月而成。青縣八景詩見于《康熙青縣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9 【介紹】: 清滿洲鑲紅旗人,完顏氏。天命時,從攻鐵嶺、遼陽。太宗即位,列十六大臣。后又授本旗都統(tǒng)。入關(guān)后,先率軍定山西;后佐平南大將勒克德渾鎮(zhèn)江南,指揮滿洲諸軍,鎮(zhèn)壓反清武裝。

人物簡介

維基
吳邦臣,號震崆,錦衣衛(wèi)官籍,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舉人,十三年(1640年)成庚辰進士,欽授山西道御史,巡視北城九門鹽法,管城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宜興人,字穎侯。明崇禎十三年進士。官福建興化司理。畫山水師藍瑛,筆墨淡遠。工詩。有《穎侯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穎侯,宜興人。崇禎庚辰進士,除知漢川縣以建言落職補永平府簡較歷興化推官
維基
周世臣,字穎侯,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聯(lián)捷庚辰科進士,工部觀政,本年八月授漢川縣知縣,以建言落職,補永平府簡較,歷興化府推官。生平筆墨淡遠,矜慎不妄作。長于詩歌,著有《穎侯集》。
王臣縉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臣縉,字大紳,湖廣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崇禎十年(1640年),登進士出身,授錢塘縣知縣。崇禎十五年,改任崇明縣知縣。清兵入閩時,明魯王授以分巡副使職,領(lǐng)兵抗清。兵敗后削發(fā)為僧。通經(jīng)史,精書法。著有《麟經(jīng)稿》行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太祖努爾哈赤伯父,景祖覺昌安長子,愛新覺羅氏。卒于努爾哈赤起兵前。崇德間追封武功郡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9—1648 【介紹】: 清太宗皇太極長子。初從攻蒙古各部,封貝勒。天聰間,從入邊墻,進薄明都。崇德初,進封肅親王。旋以故降為貝勒。后以略地至山東,復原封。既而又以故降為郡王。七年,破松山,俘明總督洪承疇等,進破塔山,再得復原封。次年,太宗死,圖嗣位,為多爾袞所阻。入關(guān)之初,以“圖謀不軌”,廢為庶人,不久,第三次復原封。世祖順治三年,為靖遠大將軍,自陜西進兵四川,殺張獻忠。五年,還京后為多爾袞羅織罪狀,下獄死。順治帝親政后,復封和碩肅親王。后又追謚武肅。
金聲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9 【介紹】: 明末清初遼東人,字虎臣。初為明左良玉部將,順治二年從良玉子左夢庚降清。攻占江西,授總兵。旋又據(jù)南昌反清,兵敗中箭投水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609—1666 【介紹】: 清江南溧陽人,字章民,一字甸臣。順治十八年狀元,授修撰,遷侍讀。工詩,善書畫。有《匡庵詩文集》、《華陽游志》。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一
馬世俊,字章民,亦字甸臣,溧陽人。順治辛丑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遷侍讀。有《匡庵詩集》。
清詩別裁集
字章民,江南溧陽人。順治辛丑賜進士第一人,官翰林院侍讀?!馉钤獙Σ?,隨題敷衍者多,先生獨侃侃直陳,不負所學,制義皆有根柢。何義門學士云“我朝狀元,前劉后韓,公居其間,鼎足為三”,非妄許也。詩品亦清正不凡。
維基
馬世俊(1617年—1666年),初名世琪,字章民,號甸臣,別號匡庵,別署淀湄漁隱、水湄生等,江南溧陽縣(今溧陽市)別橋鎮(zhèn)人,清初狀元、戲曲作家、政治人物。
尼堪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0—1652 【介紹】: 清宗室,太祖孫,褚英第三子。崇德元年封固山貝子。順治初從多鐸入關(guān),敗李自成軍。下江南,縛福王。又從豪格入蜀,殺張獻忠。封和碩敬謹親王。后與李定國戰(zhàn),在衡州中伏死。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二
中柱,字石厓,號摩青,平湖人,崇禎庚辰進士授吉水令口吃于書無不讀尤好管韓故為文雄深浩瀚卓然成家有懷木庵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石臣,平湖人。崇禎庚辰進士,除知吉水縣有木庵詩草
維基
沈中柱,字右臣,號摩青,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同進士出身??诔圆荒苎?,熟于左國史漢,尤好管韓為文,縱橫捭闔,落筆數(shù)千言立就。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三甲進士,初授江西吉水縣知縣,請減租蠲稅,當事者格不行。復鄒忠介書院以課士,黃道周以言事下獄,遺書劉彭岫,力救罷歸。后構(gòu)建懷木庵,奉父隱其中,著有《懷木庵稿》、《問道錄》。晚為僧,名行燃,號無諍,往來靈隱、金粟間。

人物簡介

維基
洪天擢(?—1650年5月8日),字簡臣,徽州府歙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洪天擢是萬歷三十五年進士洪輔圣之子,天啟四年(1624年)中式甲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獲授湖廣蘄州知州,升武昌府知府,楚藩官員在當?shù)卣虅萸謥酌裉?,他勒令歸還。之后轉(zhuǎn)任下江防道副使,駐守興國,平定茅坪鄭老大叛亂;張獻忠來攻,洪天擢在長江阻止他前進。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破南京,洪天擢調(diào)任海南,安撫黎漢,人民安定。永歷初年,他以副都御史巡撫高州、雷州;清兵攻陷粵東,他與巡按黃基固在海上攔阻守住雷州,又在瓊山、崖州招兵圖謀恢復。李成棟帶著大量兵馬進犯,雷州城幾乎失陷,參將馮其源、瓊山知縣謝時揚逃走,洪天擢投繯自殺,但跌在地上死不去,成棟留他在軍中。后來李成棟反正,命他和潘曾瑋、李綺帶著奏折到南寧迎接永歷帝。其時陳邦傅、趙臺互相仇殺,收到洪天擢的上奏后感到驚訝疑惑;他力陳李成棟的忠心,又清楚述說金聲桓反正的事,人心才安定下來。他因功升任大理卿,同時代替李成棟接受鉞斧,再晉任吏部左侍郎。當初洪天擢在瓊州與李用楫不和,他回歸南明朝廷時李用楫剛掌管六科,每次朝會,李用楫總會欺壓他。他無法忍受,九次請求退職才得辭官。永歷三年(1649年)七月,他與吳川恩貢林瓊樹自肇慶回吳川招兵,后來洪天擢前往廣西,到官橋時和兒子被李明忠部將冷雄杰殺害。打開他的筐子,里邊不滿一百兩金。
鄧宗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鄧宗藎 ,字藎臣,福建延平府南平縣人,賜特用進士出身。崇禎三年由府學儒士中舉人,十五年賜進士,官紫陽知縣,隆武時官至禮部主客員外郎。

人物簡介

維基
楊鼎和(?—1651年),原名楊應甲,號浵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瀘州江安縣(今四川省江安縣)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員。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舉人,四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戶部觀政,五年授歸化縣知縣,崇禎十年行取入京,十一年欽選為戶部山西司主事,轉(zhuǎn)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調(diào)任文選司主事。十二年回鄉(xiāng),十三年起補行人司右司副。楊鼎和在南明永歷帝時任兵部侍郎。永歷三年(1649年),孫可望請永歷帝封他為秦王,楊鼎和和大學士嚴起恒上書反對,請皇帝不要接受孫可望所獻的白金玉帶。被孫可望忌恨。永歷五年(1651年),楊鼎和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總督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黔(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軍務。孫可望派兵殺害反對封他為王的官員,楊鼎和在昆侖關(guān)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