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老歸(老歸)
年老致仕歸休。史記·秦始皇本紀:“ 王翦 謝病老歸?!?漢 班固 《白虎通·謚》:“卿大夫老歸死者,有謚何?謚者所以別尊卑,彰有德也,卿大夫歸無過,猶有祿位,故有謚也。”
分類:年老致仕
《漢語大詞典》:上老
古代對致仕大夫的敬稱。尚書大傳卷三:“大夫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xiāng)里。大夫為父歸,士為少師……上老平明坐於右塾,庶老坐於左塾?!?鄭玄 注:“上老,父師也。庶老,少師也。”
《漢語大詞典》:還笏(還笏)
(1). 唐高宗 將立 武則天 為后, 褚遂良 諫,帝不聽。 遂良 致笏殿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此笏!”事見《舊唐書·褚遂良傳》。后用以稱堅持原則而不惜棄官。 唐 唐彥謙 《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詩:“不聽還笏諫,幾覆綴旒祧?!?宋 陸游 《自嘲》詩:“獨立未除還笏氣,餘生猶待闔棺論?!?br />(2).致仕,辭官。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詞:“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還笏退,不回顧?!?元 姚燧 《耶律鈞贈官制》:“固求還笏,難斷抗章?!?/div>
《漢語大詞典》:休歸(休歸)
致仕,退休。莊子·徐無鬼:“ 舜 舉乎童土之地,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婁者也?!?span id="ym1i7ax"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王脩傳》:“ 融 每有難, 脩 雖休歸在家,無不至?!?/div>
分類:致仕退休
《漢語大詞典》:縣車(縣車)
(1).謂上下陡坡時牽引車身。國語·齊語:“縣車束馬,踰 大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韋昭 注:“ 大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谿谷,故縣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币槐咀鳌?懸車 ”。
(2).古代指黃昏前的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縣車。至于 虞淵 ,是謂黃昏?!?br />(3).懸置其車。謂辭官致仕。漢書·薛廣德傳:“﹝ 薛廣德 ﹞與丞相 定國 、大司馬車騎將軍 史高 俱乞骸骨,皆賜安車駟馬……東歸 沛 ,太守迎之界上。 沛 以為榮,縣其安車傳子孫?!?顏師古 注:“縣其所賜安車以示榮也。致仕縣車,蓋亦古法?!?span id="ugjq67m"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桓帝延熹二年》:“今大將軍位極功成,可為至戒;宜遵縣車之禮,高枕頤神?!?清 錢謙益 《寄嚴道徹太守》詩之一:“侍帝官如謫籍初,一麾況復早縣車?!?br />(4).指致仕之年,一般為七十歲。漢書·韋賢傳:“我之退征,請于天子……懸車之義,以洎小臣。”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古者七十縣車致仕?!?span id="0ivsjg1"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徐宣傳》:“ 宣 曰:‘七十有縣車之禮,今已六十八,可以去矣?!斯剔o疾遜位,帝終不許?!?span id="06mjrov" class="book">《北史·盧昌衡傳》:“ 昌衡 自以年在縣車,上表乞骸骨,優(yōu)詔不許。”
《漢語大詞典》:親輿(親輿)
舊時奉親乘坐的板輿。典出 晉 潘岳 《閑居賦》:“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板輿,升輕軒,遠覽王畿,近周家園?!焙笠浴坝H輿”借指居官迎養(yǎng)其親或致仕奉親歸田。 宋 張先 《天仙子·公擇將行》詞:“坐治 吳州 成樂土,詔卷風飛來圣語。親輿乞得便藩歸?!?/div>
《國語辭典》:年禮(年禮)  拼音:nián lǐ
年終致贈的禮物。如:「我準備給父母的年禮是健康食品?!?/div>
《國語辭典》:十錦(十錦)  拼音:shí jǐn
1.由多種原料制成或多種花樣的?!都t樓夢》第三六回:「轉進十錦槅子,來至寶玉的房內?!挂沧鳌甘插\」。
2.由多種原料制成或多種花樣拼成的食品。如:「炒十錦」。也作「什錦」。
《漢語大詞典》:懸輿(懸輿)
(1).謂辭官家居。 漢 王充 論衡·自紀:“ 章和 二年,罷州家居,年漸七十,時可懸輿?!?明 何景明 《平埧城南村》詩之一:“懸輿當何時,可使志愿畢?!?br />(2).指致仕之年。即七十歲。 唐 張說 《唐故左庶子贍幽州都督元府君墓志銘》:“家無長物,士伏其清,年過懸輿,人傷其夭?!?span id="gewtgnl" class="book">《舊唐書·裴度傳》:“ 度 以年及懸輿,不復以出處為意?!眳⒁姟?懸車 ”。
《漢語大詞典》:懸車(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 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br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span id="go6dpnp" class="book">《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br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漢語大詞典》:賜骸骨(賜骸骨)
古代大臣請求致仕的婉詞。史記·張儀列傳:“臣聞之,積羽沉舟,羣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故愿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辟 魏 ?!?span id="660vhes" class="book">《新唐書·裴寂傳》:“ 寂 頓首曰:‘始陛下發(fā) 太原 ,約天下已定,許上印綬。今四海妥安,愿賜骸骨歸田里?!?span id="5viaipx" class="book">《明史·劉之綸傳》:“乞削臣今官,賜骸骨?!?/div>
《漢語大詞典》:國叟(國叟)
國老。指年老致仕之卿大夫。文選·張衡〈東京賦〉:“執(zhí)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國叟?!?李善 注引東觀漢記:“ 永明 二年詔曰:‘十月元日,始尊事三老,兄事五更,朕親袒割牲?!?宋 范仲淹 《老人星賦》:“歷數自延於人主,名實何慙於國叟?!?/div>
《漢語大詞典》:不歸事(不歸事)
猶言不致仕,不辭官。新唐書·柳公權傳:“ 大中 十三年,天子元會, 公權 稍耄忘,先羣臣稱賀,占奏忽謬,御史劾之,奪一季俸,議者恨其不歸事?!?/div>
《漢語大詞典》:縣輿(縣輿)
謂辭官致仕。隸釋·漢金鄉(xiāng)長侯成碑:“行顯身隱,縣輿養(yǎng)人?!?明 何景明 《蹇賦》:“予羨夫二 疏 之鑒止兮,齊縣輿而脫駕?!眳⒁姟?縣車 ”。
分類:辭官致仕
《漢語大詞典》:縣車(縣車)
(1).謂上下陡坡時牽引車身。國語·齊語:“縣車束馬,踰 大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韋昭 注:“ 大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谿谷,故縣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币槐咀鳌?懸車 ”。
(2).古代指黃昏前的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縣車。至于 虞淵 ,是謂黃昏。”
(3).懸置其車。謂辭官致仕。漢書·薛廣德傳:“﹝ 薛廣德 ﹞與丞相 定國 、大司馬車騎將軍 史高 俱乞骸骨,皆賜安車駟馬……東歸 沛 ,太守迎之界上。 沛 以為榮,縣其安車傳子孫?!?顏師古 注:“縣其所賜安車以示榮也。致仕縣車,蓋亦古法?!?span id="w6ur0o5"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桓帝延熹二年》:“今大將軍位極功成,可為至戒;宜遵縣車之禮,高枕頤神?!?清 錢謙益 《寄嚴道徹太守》詩之一:“侍帝官如謫籍初,一麾況復早縣車?!?br />(4).指致仕之年,一般為七十歲。漢書·韋賢傳:“我之退征,請于天子……懸車之義,以洎小臣?!?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古者七十縣車致仕。”三國志·魏志·徐宣傳:“ 宣 曰:‘七十有縣車之禮,今已六十八,可以去矣?!斯剔o疾遜位,帝終不許。”北史·盧昌衡傳:“ 昌衡 自以年在縣車,上表乞骸骨,優(yōu)詔不許?!?/div>
《漢語大詞典》:無比店(無比店)
宋 趙概 致仕后,其官邸更為客邸,因其壯麗無比,時稱“無比店”。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七:“參政 趙侍郎 宅在 東京 麗景門 內,后致政歸 睢陽 舊第,東門之宅,更以為客邸,而材植雄壯,非他可比,時謂之‘無比店’?!?/div>
《國語辭典》:唯恐不及  拼音:wéi kǒng bù jí
只怕來不及或趕不上。如:「避之唯恐不及?!固?。權德輿〈唐丞相金紫光祿大夫守太保致仕贈太傅岐國公杜公墓志銘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趨人之急,唯恐不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