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畏途 ”。
(1).艱險(xiǎn)可怕的道路。:“夫畏涂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成玄英 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賊,險(xiǎn)難可畏?!?唐
李白 :“問(wèn)君西游何時(shí)還?畏途巉巖不可攀?!?金
蔡松年 《淮南道中》詩(shī)之一:“畏涂泥三尺,車馬真雞棲?!?清
金農(nóng) 《送賀十五德輿之辰州》詩(shī):“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br />(2).指危險(xiǎn)可怕的地方。 宋
王安石 《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之三:“醉鄉(xiāng)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間足畏涂?!?清
袁枚 《新齊諧·黑眚畏鹽》:“ 殷家村 在城外,多古壙,舊傳壙中有怪物……里人相戒,視為畏途。”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 上海 到處都是商人氣……住得真不舒服,但 北京 也是畏途?!?br />(3).猶苦差。比喻可怕而難辦的事情。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lè)》:“能以草木之生死為生死,始可與言灌園之樂(lè),不則一灌再灌之后,無(wú)不畏途視之矣?!?span id="cjcosyp" class="book">《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因此上,自己一中進(jìn)士就把這知縣看作了一個(gè)畏途。” 孫中山
《知難行易》:“﹝ 中國(guó) 人﹞以為行是難的,知是不難的,把極容易做的事,視為畏途,不去實(s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