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蒸汽  拼音:zhēng qì
液體或固體物質因蒸發(fā)、沸騰或升華而產(chǎn)生的氣體。如:「蒸汽通常溫度很高,千萬不可接近,以免遭燙傷?!?/div>
《漢語大詞典》:蒸汽機車
以蒸汽機產(chǎn)生動力,通過搖桿和連桿裝置驅動車輪的熱力機車。由鍋爐、汽機、車架、走行部、制動裝置和煤水車等組成。結構較簡單,維修容易,但熱效率較低。
《國語辭典》:蒸汽機(蒸汽機)  拼音:zhēng qì jī
利用蒸汽熱能產(chǎn)生動力的機器。通常由鍋爐供應的熱蒸汽在壓力下膨脹,熱能轉化產(chǎn)生動力的機器。簡稱為「汽機」。
《高級漢語詞典》:蒸汽錘  拼音:zhēng qì chuí
靠水蒸汽推動的機器錘,錘頭和汽缸的活塞桿裝置能上下活動,錘制鍛件
《國語辭典》:飽和水蒸汽(飽和水蒸汽)  拼音:bǎo hé shuǐ zhēng qì
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水和水蒸汽互相轉變的速度相等,水蒸汽中全為氣體而無水粒存在者,稱為「飽和水蒸汽」。也稱為「乾蒸汽」。
《國語辭典》:飽和蒸汽壓(飽和蒸汽壓)  拼音:bǎo hé zhēng qì yā
飽和蒸汽所呈的壓力。其值隨溫度而變。
分類:壓力溫度
《國語辭典》:飽和蒸汽(飽和蒸汽)  拼音:bǎo hé zhēng qì
氣相所占的空間為同物質的液相或固相所飽和時,此時液相或固相變?yōu)闅庀嗟乃俣扰c氣相凝為液相或固相的速度相等,該氣體便稱為「飽和蒸汽」。
《國語辭典》:蒸汽船  拼音:zhēng qì chuán
利用蒸汽熱能驅動的船舶。最早由蘇格蘭人于西元一八○二年所建造。
《國語辭典》:暖氣(暖氣)  拼音:nuǎn qì
1.暖和的氣體。如:「暖氣襲人」。
2.能產(chǎn)生暖氣的設備。如:「因為暖氣壞了,屋子里冷得要命!」
《國語辭典》:汽笛  拼音:qì dí
輪船或火車上所裝的發(fā)聲器。
《國語辭典》:冷凝  拼音:lěng níng
物質遇冷而凝結。當液體或固體的蒸氣壓高于冷凝發(fā)生面溫度的液相或固相蒸氣壓時,物質就凝結。一般發(fā)生于比氣體冷的毗連表面。冷凝是露、霧和云等形成的原因之一。
《國語辭典》:水汀  拼音:shuǐ tīng
暖氣爐。為英語steam的音譯。利用蒸汽通過成行排列的放熱管,使空氣中溫度增高的裝置?;蜃g作「熱氣管」。
《國語辭典》:人孔  拼音:rén kǒng
在蒸汽鍋爐、船的雙層底、下水道、地下管線等,為便于人員出入檢查、維護與清理的孔道,稱為「人孔」。
《國語辭典》:蒸餾水(蒸餾水)  拼音:zhēng liù shuǐ
用蒸餾方法取得的水。水質純凈,不含雜質,可供醫(yī)藥或化學工業(yè)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