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61
【介紹】:
北周京兆藍田人,字眾喜。初為爾朱天光騎兵參軍。宇文泰定關(guān)、隴,悅募鄉(xiāng)里從軍。西魏文帝大統(tǒng)初,除平東將軍、相府刑獄參軍。累戰(zhàn)功歷遷大行臺左丞。侯景附周,悅言其必不忠誠,未幾而景叛。北周孝閔帝即位,官至司憲中大夫,賜姓宇文氏,進爵河北縣公。
全后周文·卷五悅字眾喜,京兆藍田人,永安中為爾朱天光騎兵參軍,大統(tǒng)中歷平東將軍相、府刑獄參軍,封藍田縣伯,加通直散騎常侍,遷大行臺右丞,轉(zhuǎn)左丞,授雍州大中正,加衛(wèi)將軍、右光祿大夫,拜京兆郡守,加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遷大行臺尚書,行梁州刺史。廢帝時征還,尋坐事除名。孝閔受禪,依例復官,授郢州;尋拜使持節(jié)、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司水中大夫,進爵藍田縣侯,遷司憲中大夫,賜姓宇文氏,又進爵河北縣公,保定元年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藍田道人,姓名未詳。應(yīng)月泉吟社徵詩(《月泉吟社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77—1555
【介紹】:
明山東即墨人,字玉甫,號北泉。藍章子。嘉靖二年進士。官至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疏爭大禮儀,受杖幾死,復糾劾陳洸不法事,直聲頗震。張璁掌都察院,落職歸。后論薦三十余疏,終不肯再出。有《北泉集》,又有《海岱會集》,乃與石存禮、馮裕、劉澄甫等八人唱和之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5
【介紹】:
明鐵柱觀道士。嘉靖四十二年以召鶴之術(shù)托御史姜儆奏進,得召為左演法,與羅萬象并以扶乩術(shù)供奉西內(nèi)。兩年后,以勾結(jié)內(nèi)官趙楹事下錦衣獄,論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86—約1666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錢塘人,字田叔,號蝶叟、石頭陀。擅畫山水,早年師法宋元諸家,筆墨秀潤。后漫游南北,風格變?yōu)樯n老堅勁。兼工人物、花鳥、蘭竹。為武林畫派創(chuàng)始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60—1828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藍田,晚字迎石。篤志好古,不為科舉之業(yè),精研文字聲音訓詁,著《說文新附考》、《說文解字校錄》、《段氏說文注訂》。
晚晴簃詩匯·卷一一五鈕樹玉,字匪石,吳縣人。有《匪石山人詩》。
人物簡介
全臺詩沈藍田(1853~1918),字相其,世居基隆玉田街。少而穎異,及長好讀書,惜屢試不售,乃于鄉(xiāng)梓設(shè)帳授徒。光緒十年(1884),法人犯基隆,沈氏投筆從軍,由百夫長累進千夫長,敘軍功五品銜,賞戴藍翎。未幾,和議告成,復以講學為業(yè)。后因基隆海防同知梁純夫愛其才,擢為清賦局委員,旋任崇基書院董事,以育才為樂,名重一時〖參考《臺灣日日新報》,「瀛社代表謝雪漁吊詞」,1918年10月23日,第六版。
〗。光緒廿年(1894),甲午戰(zhàn)爭事起,沈藍田參與基隆地區(qū)保甲事務(wù),迨馬關(guān)和約簽訂,知事不可為,遂挈眷內(nèi)渡。臺島局勢稍定后,令子嗣沈連浦先行返鄉(xiāng)。明治三十一年(1898)因在閩生活不易,加上思鄉(xiāng)情切,乃由其子沈連浦向日本政府申請護照〖參考《臺灣日日新報》,「游子思鄉(xiāng)」,1898年11月27日,第六版。
〗,于明治三十七年(1904))返鄉(xiāng)定居〖據(jù)沈相其〈還鄉(xiāng)有感〉一詩(《臺灣日日新報》,1904年2月20日,第一版)云「九歲歸來百感生」,可知沈氏當在1904年初左右返臺。
〗。返臺后,假基隆城隍廟左室為私塾,栽培子弟眾多〖參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里巷瑣聞」欄,私塾狀況,1908年7月26日,第七版。
〗。晚年加入臺北「瀛社」。大正七年(1918)辭世,享年六十六?!紖⒖肌杜_灣日日新報》,「編輯剩錄(十月五日)」,1918年10月6日,第六版。
〗
沈藍田詩作,大多發(fā)表于《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另有部分詩作散見于《網(wǎng)溪詩集》、《鳥松閣唱和集》、《環(huán)鏡樓唱和集》等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