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9詞典 2分類詞匯 57
《漢語大詞典》:剸割
(1).刺割。 唐 孟郊 《寒溪》詩之三:“波瀾凍為刀,剸割鳧與鷖?!?宋 洪邁 《夷堅丙志·黃十翁》:“又一山,有樹無葉,垂植刀劍,囚扳援而上,受剸割之苦,積尸無數(shù)?!?br />(2).裁決,治理。舊唐書·李涵傳:“ 德宗 即位,以 涵 和易,無剸割之才,除太子少傅,充 山陵 副使。” 宋 王讜 唐語林·識鑒:“﹝某公﹞長厚有餘,心無機術(shù),傷於畏怯,剸割多疑?!?明 唐順之 《贈宜興令馮少虛序》:“此兩者煩文縟禮之疲其形,惕讒畏譴之鬭其心,雖有強干之資,剸割之才,且耗然而眊矣?!?清 錢謙益 《三良詩·汪中丞歲星》:“修謹固足多,剸割亦可倚。”
分類:裁決治理
《漢語大詞典》:敢斷(敢斷)
果敢決斷;敢于裁決。尉繚子·十二陵:“除害在於敢斷。”孔叢子·儒服:“有不忍之心,其於敢斷,必不足矣?!?宋 龔鼎臣 東原錄:“出當(dāng)藩方,則有事敢斷?!?/div>
《國語辭典》:乾斷(乾斷)  拼音:qián duàn
乾即天。乾斷指天子自行裁決政事。清。李元度《卷一一。施襄壯公事略》:「守則永固邊隅,伏乞乾斷?!?/div>
《漢語大詞典》:和斷(和斷)
公斷,裁決。宋史·范仲淹傳:“若讎已和斷,輒私報之及傷人者,罰羊百,馬二,已殺者斬?!?span id="mzxqgbp" class="book">《遼史·西夏外記》:“﹝其俗﹞喜報仇……訴于官,官擇舌辯氣直之人為和斷官,聽其屈直?!?/div>
分類:和斷裁決
《國語辭典》:總裁(總裁)  拼音:zǒng cái
1.匯總裁決?!段簳?。卷四八。列傳。高允》:「然浩綜務(wù)處多,總裁而已?!埂端问贰>矶?。列傳。呂蒙正》:「蒙正至洛,多引親舊歡宴,政尚寬靜,委任僚屬,事多總裁而已?!?br />2.職官名。元修宋、金、遼三史,以丞相脫脫為都總裁,馀人為總裁。后來官修篇幅較大的書,例以進呈領(lǐng)銜的大臣為總裁。又明世直省主考,清會試主司皆稱為「總裁」。
3.某些政黨首領(lǐng)的名稱。銀行、財團或公司等亦設(shè)總裁,以作為領(lǐng)導(dǎo)階層。
《漢語大詞典》:上裁
(1).舊稱皇帝裁決為“上裁”。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考滿》:“四品以上,任滿黜陟,取自上裁?!?br />(2).敬語,請對方裁決。多用于下對上。儒林外史第九回:“況且 婁 府説,這項銀子,非贓非帑,何以便行監(jiān)禁?此事乞老爺上裁?!?/div>
《國語辭典》:備御(備禦)  拼音:bèi yù
防備抵御?!段宕菲皆?。唐史。卷上》:「晉王遣李嗣恩不分明夜,奔入晉陽城治兵備御。」《三國演義》第一回:「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御,討賊立功?!?/div>
《國語辭典》:倒斷(倒斷)  拼音:dǎo duàn
1.決斷。引申有解決及計劃的意思。宋。吳潛〈滿江紅。舉世悠悠〉詞:「萬事盡由天倒斷,三才自有人撐抵?!埂肚迤缴教迷挶?。簡貼和尚》:「山前行正在州衙門前立,倒斷不下,猛抬頭看時,卻見皇甫殿直在面前?!挂沧鳌傅罃唷?。
2.終止。元。關(guān)漢卿《謝天香》第一折:「我這府里祗候幾曾閒,差撥無銓次,從今后無倒斷呀怨咨?!乖?。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樣,無倒斷曉夜思量?!挂沧鳌傅诡D」。
3.清楚、明白?!抖膛陌阁@奇》卷六:「亦且妻子隨著別人已經(jīng)多年,不知他心腹怎么樣了,也要與他說個倒斷?!?/div>
《國語辭典》:判決(判決)  拼音:pàn jué
法院以終結(jié)訴訟為目的,而就實體法或程序法上之權(quán)利義務(wù)關(guān)系所為具有拘束力之意思表示,因事件屬性之不同,可分為民事判決、行政判決與刑事判決。
《國語辭典》:判處(判處)  拼音:pàn chǔ
法院所作的判決處分。如:「他因通敵叛國,被判處無期徒刑。」
《漢語大詞典》:奏決(奏決)
奏請帝王裁決。明史·太祖紀(jì)三:“閏月癸丑,詔天下罪囚,刑部、都察院詳議,大理寺復(fù)讞后奏決?!?/div>
《漢語大詞典》:酌裁
考慮裁決。《與友人論五言古詩書》:“鄙見如斯,尚祈酌裁?!?/div>
分類:考慮裁決
《漢語大詞典》:鈞裁(鈞裁)
對上級裁決的敬稱。 清 趙翼 《漳川木綿庵懷古》詩:“五日都堂班絶席,百僚文案稟鈞裁?!?/div>
《漢語大詞典》:量決(量決)
酌量裁決。魏書·世祖紀(jì)下:“詔諸有疑獄皆付中書,以經(jīng)義量決。”
分類:酌量裁決
《漢語大詞典》:財使(財使)
謂裁決并任用。財,通“ 裁 ”。《淮南子·泰族訓(xùn)》:“五者相反,圣人兼用而財使之。”
分類: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