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9詞典 1分類詞匯 68
《國語辭典》:挽袖  拼音:wǎn xiù
捲起袖子。如:「他只要一回家,便主動挽袖下廚,煮飯燒菜。」《紅樓夢》第五五回:「平兒見侍書不在這里,便忙上來與探春挽袖卸鐲?!?/div>
《國語辭典》:剪?(剪綵)  拼音:jiǎn cǎi
在建筑物落成,新造車船啟用,道路橋梁開始通航,或商店、工廠、展覽會等開幕時(shí)所舉行的一種典禮。邀請要人或名媛用剪刀剪斷?帶,以表示啟用、開啟之意。也作「剪?」。
《漢語大詞典》:壁掛(壁掛)
室內(nèi)墻壁上的一種裝飾品。包括毛織壁掛、印染壁掛、刺繡壁掛、棉織壁掛等。大型的織物壁掛多適用于禮堂、俱樂部等公共場所;小型的印染、刺繡壁掛多適用于住宅、臥室等處。
《國語辭典》:容刀  拼音:róng dāo
1.裝飾儀容用的佩刀,有刀形而無刃。《詩經(jīng)。大雅。公劉》:「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2.形容不廣。語出《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刀?!?jié)h。鄭玄。箋:「不容刀,亦喻狹。小船曰刀?!?/div>
《國語辭典》:紀(jì)念(紀(jì)念)  拼音:jì niàn
1.思念、懷念。如:「青年節(jié)的由來,乃是為了紀(jì)念黃花岡七十二烈士?!挂沧鳌赣浤睢埂?br />2.用以紀(jì)念的物品。如:「我送給你一張照片作個紀(jì)念!」
《漢語大詞典》:頭須(頭鬚)
(1).頭發(fā)和胡須。東觀漢記·吳良傳:“前見 良 頭鬚皎然,衣冠甚偉?!?宋 楊萬里 《行路難》詩:“雪色少年成皺鐵,鐵色頭鬚卻成雪?!?br />(2).扎在發(fā)髻上類似穗子的裝飾品。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頭綰三角兒,三條紅羅頭鬚,三隻短金釵?!?span id="zr5zrfr"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小衙內(nèi)穿一領(lǐng)緑紗衫兒,頭上角兒拴兩條珠子頭鬚?!?/div>
《漢語大詞典》:瑜珥
(1).比喻人姿質(zhì)美好。 唐 韓愈 《殿中少監(jiān)馬君墓志》:“幼子娟好靜秀,瑤環(huán)瑜珥,蘭茁其牙,稱其家兒也?!?清 馮桂芬 《錢武肅王像》詩:“蘭芽瑜珥何聯(lián)翩, 靈運(yùn) 詩篇先述祖?!?br />(2).女子耳上的裝飾品。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盧雙月》:“安得皇天見憐,俾吾掌上珠易瑜珥為冠帶?!?/div>
《漢語大詞典》:須帶(鬚帶)
用絲線、布條或紙條等扎成的,掛起來往下垂的穗狀裝飾品。 清 王韜 《海陬冶游錄》卷下:“其燈皆剪紙為傘形式,或圓或六角,鏤刻人物花卉珍禽異獸,細(xì)於繭絲,纓絡(luò)鬚帶,精妙無儔?!?/div>
《漢語大詞典》:約臂(約臂)
戴在手臂上的環(huán)形裝飾品。 宋 張樞 《風(fēng)入松》詞:“記伴仙曾倚嬌柔,重迭黃金約臂,玲瓏碧玉搔頭?!?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初集·馮皮匠》:“予雖在窘鄉(xiāng),此尚易辦,脫腕上金約臂與之。”
《漢語大詞典》:鈿花(鈿花)
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玉:“凡玉器琢餘碎,取入鈿花用。” 鍾廣言 注:“鈿花:用貴重物品做成花朵狀的裝飾品,如金鈿、螺鈿、寳鈿、翠鈿、玉鈿等?!?/div>
《國語辭典》:花翠  拼音:huā cuì
婦女用的首飾及裝飾品。
《國語辭典》:飾物(飾物)  拼音:shì wù
身上配帶、裝扮的東西,如首飾等。如:「她收集了許多樣式別致的小飾物?!?/div>
《國語辭典》:鸚鵡螺(鸚鵡螺)  拼音:yīng wǔ luó
一種軟體動物,有殼的頭足類。介殼為螺旋狀,螺層尖處屈曲如鸚鵡嘴,故名,殼乳白色,有青綠斑,內(nèi)有光,澤如真珠,大者受二升,可制為酒器。
《國語辭典》:墜子(墜子)  拼音:zhuì zi
1.掛在器物末端,做為裝飾的小東西。如:「耳墜子」、「扇墜子」。《紅樓夢》第五八回:「昨兒是他擺弄了那墜子半日,就壞了?!挂卜Q為「墜腳」。
2.耳墜子。《紅樓夢》第三一回:「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額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br />3.源于河南的一種曲藝。參見「墜子戲」條。
《漢語大詞典》:綠縢
古代弓上的綠色繩索,用作裝飾品。《詩·魯頌·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緑縢。” 毛 傳:“縢,繩也?!?陳奐 傳疏:“緑縢,弓飾也。弓納諸韔而繩之,緑其飾也?!?章炳麟 《封建考》:“而 魯 有公徒三萬,其車千乘,備二軍之?dāng)?shù),朱英緑縢,蓋精鋭之師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