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衿帶(衿帶)
(1).衣帶。 三國 魏 曹植 《閨情》詩之一:“齎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宋書·樂志二》:“禮儀煥帝庭,要荒服遐外。被髮襲纓冕,左袵回衿帶?!?明 陳子龍 《擬古》詩之一:“容華日緬邈,衿帶有餘芳。”
(2).比喻形勢回互環(huán)繞的要害之地。 漢 張衡 《西京賦》:“巖險周固,衿帶易守?!?span id="lff8nh1" class="book">《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城池百尺,阸塞要害,關梁之險,多所衿帶。”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五領衿帶,民夷畔換。”
(3).引申為防守險要之地。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昔 子晉 舍視膳之役,棄儲貳之重,而 靈王 不責之以不孝; 尹生 委衿帶之職,違式遏之任,而 有周 不罪之以不忠?!?王明 校釋:“言棄形勢險要關塞之職守?!?/div>
《國語辭典》:支節(jié)(支節(jié))  拼音:zhī jié
1.四肢骨節(jié)?!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下》:「軍人分裂莽身,支節(jié)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shù)十人?!固啤A_隱《蒙叟遺意》:「混沌氏以支節(jié)為山岳,以腸胃為江河?!?br />2.繁瑣細碎,不重要的事。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聶文蔚》:「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卻,須又從事親的良知上去擴充將來,如此,又是脫卻本原,著在支節(jié)上求了?!骨濉j慀@《對策》卷四:「至于禮志,合郊祀、祭祀、朝會為一門,以省支節(jié)?!?/div>
《國語辭典》:保險(保險)  拼音:bǎo xiǎn
1.憑仗險要、穩(wěn)固之地以自保。唐。權德輿〈碑〉:「朱涯黎氏,保險三代?!?br />2.當事人約定,一方交付保險費于他方,他方對于因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導致的損害,負擔賠償財物的行為,稱為「保險」。如人壽保險、火災保險、產(chǎn)物保險等。
3.擔保、保證。如:「依我的方法去做,保險不會出錯。」
4.穩(wěn)妥可靠。如:「你把東西放在他那里,保險嗎?」
《國語辭典》:水險(水險)  拼音:shuǐ xiǎn
水路運輸事故的保險。
《國語辭典》:問題(問題)  拼音:wèn tí
1.事態(tài)的嚴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討論,或尚待解決者。如:「犯罪問題」、「公害問題」。
2.考試時的題目。如:「期末考的問題出得太偏僻了?!?/div>
《國語辭典》:長線(長線)  拼音:cháng xiàn
1.長的線。如:「放長線釣大魚」。
2.指長期大量生產(chǎn),以致供應量超過社會需要,應減縮的產(chǎn)品或行業(yè)。
《國語辭典》:阻隘  拼音:zǔ ài
險惡而多障礙的形勢?!蹲髠鳌Y夜辍罚骸腹胖疄檐娨?,不以阻隘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分類:險要要之
《漢語大詞典》:六關(六關)
(1).六個關卡。左傳·文公二年:“ 仲尼 曰: 臧文仲 ,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 展禽 ,廢六關,妾織蒲,三不仁也?!?杜預 注:“ 塞關 、 陽關 之屬凡六關,所以禁絶末游,而廢之?!币徽f關卡名。《孔子家語·顏回》:“ 孔子 曰:‘下 展禽 ,置 六關 ,妾織蒲,三不仁。’” 王肅 注:“ 六關 ,關名。 魯 本無此關, 文仲 置之以稅行者,故為不仁。《傳》曰‘廢六關’,非也?!?br />(2).指作詩應把握的六個主要之點。 元 范梈 木天禁語·六關:“篇法、句法、字法、氣象、家數(shù)、音節(jié)。右一篇詩成,必須精研,合此六關方為佳?!?/div>
《國語辭典》:津關(津關)  拼音:jīn guān
在水陸要地所設的關口?!痘茨献?。脩務》:「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關?!?jié)h。賈誼過秦論〉:「繕津關,據(jù)險塞?!?/div>
《漢語大詞典》:要顯(要顯)
猶顯要。亦指顯要之官。 唐 司空圖 《唐故太子太師致仕盧公神道碑》:“雖文場迂滯,然時者亦歷指要顯,不敢徒以負地待之。” 明 李東陽 《明故封大中大夫陜西布政司左參政梁公墓志銘》:“吏部下御史覆實,命始再錫副都御史,雖要顯,秩不過三品,錫不改命,然鄉(xiāng)之人皆以都憲禮尊之無異詞。”
分類:顯要要之
《國語辭典》:中肯  拼音:zhòng kěn
比喻言詞切實扼要,恰到好處?!睹魇贰>矶蝗?。張居正傳》:「間出一語輒中肯,人以是嚴憚之?!埂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改銈兊脑挘f來說去,據(jù)我看來,直截沒有一句話中肯的。」
《漢語大詞典》:急疾
(1).快速;急切。呂氏春秋·論威:“凡兵欲急疾捷先……急疾捷先,此所以決義兵之勝也?!?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種穀:“穫,不可不速,常以急疾為務?!?唐 白居易 《除李絳平章事制》:“況朕薄德,不逮先王,是用急疾於求賢,置之於左右?!?茅盾 《多角關系》十二:“他急疾地旋轉身去?!?br />(2).指緊要之事。《晉書·顧和傳》:“況今日艱難百王之弊,尚書令禮已過祥練,豈得聽不赴急疾而遂罔極之情乎!”
(3).謂性情褊急。漢書·地理志下:“ 沛 楚 之失,急疾顓己,地薄民貧,而 山陽 好為姦盜?!?顏師古 注:“急疾顓己,言性褊狹而自用?!?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長沙太守汝南郅惲》:“ 汝南 , 楚 之界也,其俗急疾有氣決?!?/div>
《漢語大詞典》:阸塞
阻塞。 唐 柳宗元 《寄京兆許孟容書》:“末路阸塞臲兀,事既壅隔。”一本作“ 阨塞 ”。 宋 葉適 《毛積夫墓志銘》:“﹝ 積夫 ﹞知形便阸塞,涕泣曰:‘ 管 樂 不再生耶!’”
(1).險要之地。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而 漢 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閒,犬牙相臨,乘其阸塞地利,彊本干,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span id="9se3cth" class="book">《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既有蓄積,阸塞四臨:西被 隴 蜀 ,南通 漢中 ,北據(jù) 谷口 ,東阻 嶔巖 ?!?span id="qfvxq3l" class="book">《明史·房寬傳》:“ 寬 在邊久,凡山川阸塞,殊域情偽,莫不畢知?!?br />(2).險要。 章炳麟 《封建考》:“古之建國,無有華離之地。雖然,亦因地埶阸塞為之?!币槐咀鳌?阨塞 ”。
《漢語大詞典》:要險(要險)
(1).猶險要。 漢 賈誼 新書·匈奴:“使者反,因於要險之所,多為鑿開,眾而延之,關吏卒使足以自守?!?br />(2).指險要之地。《魏書·邢巒傳》:“藉勢乘威,經(jīng)度 大劍 ,既克 南安 ,據(jù)彼要險?!?宋 陳亮 《酌古論·李靖》:“要險設伏而梟 冉肇 ,乘水傅壘而破 蕭銑 ?!?/div>
《漢語大詞典》:形要
(1).形勢險要。魏書·范紹傳:“ 紹 以 譙城 形要之所,置州為便,遂立 南兗 ?!?br />(2).指形勢險要之地。北史·李崇傳:“蠻眾數(shù)萬,屯據(jù)形要,以拒官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