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稱喻(稱喻)
譬喻。《淮南子·要略》:“言君事而不為稱喻,則不知動靜之宜。”
分類:譬喻
《國語辭典》:金雞(金雞)  拼音:jīn jī
1.雞。十二生肖中,酉為雞,又酉于五行中屬金,故稱為「金雞」?!端疂G傳》第四五回:「自古道:『莫說歡娛嫌夜短,只要金雞報曉遲。』」
2.古代下詔書大赦時,在竿上設(shè)雞,口銜紅旗,以示吉辰。因其雞頭裝飾黃金,故稱為「金雞」。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后比喻為赦罪。唐。李白流夜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3.錦雞的別名。參見「錦雞」條。
《國語辭典》:比擬(比擬)  拼音:bǐ nǐ
1.比較。如:「難以比擬」、「無可比擬」。
2.本來打算。唐。無名氏〈鵲踏枝。叵耐靈鵲〉詞:「比擬好心來報喜,誰知鎖我在金籠里?!?br />3.以類似的事物相比附,修辭學(xué)上稱為「轉(zhuǎn)化」。參見「轉(zhuǎn)化」條。
《國語辭典》:妙喻  拼音:miào yù
巧妙的譬喻。如:「他有許多妙喻,令人絕倒。」
分類:巧妙譬喻
《漢語大詞典》:設(shè)象(設(shè)象)
(1).猶懸象。設(shè)立、宣布法令。國語·齊語:“ 管子 對曰:‘昔吾先王 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武 遠績以成名,合羣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設(shè)象以為民紀(jì)。’” 韋昭 注:“設(shè)象,謂設(shè)教象之法於象魏也。周禮:‘正月之吉,懸法於象魏,使萬民觀焉,挾日而斂之?!詾槊窦o(jì)綱也?!?br />(2).用形象的譬喻。《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夫似是之言,莫不動聽;因形設(shè)象,易為變觀?!?呂延濟 注:“因形勢以設(shè)比象,故易改觀。”
(3).設(shè)置形象。 宋 劉敞 《土牛行》:“立春自昔為土牛,古人設(shè)象今人愁;豈有范泥作頭角,便可代天熙九疇?!?/div>
《國語辭典》:比象  拼音:bǐ xiàng
比擬譬喻、比方形象?!秶Z。周語中》:「服物昭庸,采飾顯明,文章比象?!谷龂鴧恰mf昭。注:「比象,比文以象山、龍、華蟲之屬?!?jié)h。張衡〈西京賦〉:「思比象于紫微,恨阿房之不可廬?!?/div>
《漢語大詞典》:曲喻
(1).間接領(lǐng)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習(xí)技》:“非我教之,傳奇小説教之也。由此而機鋒相觸,自能曲喻旁通。”
(2).間接譬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序》:“小官等荷蒙天恩主恩,得隨我 干王 左右,朝夕誨訓(xùn),曲喻旁引,多方教導(dǎo),化醒心腸。” 許杰 《談諷刺》:“雖有近于諫諍,卻又不類于諫諍,而有類于曲喻。”
《漢語大詞典》:曲譬
婉轉(zhuǎn)譬喻。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非若他種文字,欲作寓言,必須遠引曲譬,藴藉包含?!?/div>
《漢語大詞典》:譬釋(譬釋)
譬喻解釋。晉書·周訪傳:“ 敦 從之, 訪 大怒。 敦 手書譬釋,并遺玉環(huán)玉椀以申厚意。”
分類:譬喻解釋
《漢語大詞典》:石劫
佛教語。《大智度論·初品》記佛以譬喻說劫義,謂有四千里石山,長壽人每百年持細軟衣一來拂拭,大石山盡,劫故未盡。后因以稱不能以時、日、月、年計算的時間量。 宋 陸游 《小憩長生觀飯已遂行》詩:“人間空石劫,物外自壺春?!?/div>
《漢語大詞典》:辟稱(辟稱)
譬喻稱引。辟,通“ 譬 ”。荀子·儒效:“而狂惑戇陋之人,乃始率其羣徒,辯其談?wù)h,明其辟稱,老身長子,不知惡也?!?span id="0woowgg" class="book">《韓詩外傳》卷五:“夫談?wù)h之術(shù),齊莊以立之,端誠以處之,堅強以持之,辟稱以喻之,分別以明之?!?/div>
分類:譬喻稱引
《國語辭典》:略喻  拼音:lüè yù
一種譬喻。指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的譬喻。如宋辛棄疾的〈念奴嬌〉詞「舊恨春江流未斷,新恨云山千疊」中的舊恨、新恨是喻體,春江流不盡、云山千疊是喻依;而喻詞「如」字省略。
《漢語大詞典》:解譬
解說譬喻。后漢書·董卓傳:“尋復(fù)欲徙帝於 池陽 黃白城 ,君臣惶懼。司徒 趙溫 深解譬之,乃止?!?span id="qscueug" class="book">《明史·列女傳二·吳氏》:“所親百方解譬,始食粥,朝暮一溢米?!?尚秉和 《北京政府成立》:“ 廷芳 及 孫大總統(tǒng) 輙溫電解譬之,意亦和緩矣?!?/div>
分類:解說譬喻
《國語辭典》:喻體(喻體)  拼音:yù tǐ
譬喻句中所要說明的主體。如《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膚如凝脂?!咕渲械摹改w」。
《國語辭典》:喻依  拼音:yù yī
譬喻句中用來比況喻體的另一事物。如《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膚如凝脂」句中的「凝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