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剿捕  拼音:jiǎo bǔ
圍剿捉捕?!端疂G傳》第五九回:「宋江性急,便要起兵剿捕?!埂都t樓夢》第一回:「因此官兵剿捕,難以安身?!?/div>
《漢語大詞典》:剪亂(翦亂)
討伐叛亂。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抑抑 陸生 ,知言之貫……附會 平勃 ,夷兇翦亂。” 劉良 注:“翦,伐也?!?/div>
《國語辭典》:虎牢關(虎牢關)  拼音:hǔ láo guān
1.地名。在河南省滎陽縣西,昔時為用兵的要地,今有隴海鐵路通過。
2.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故事敘述曹操會集各路人馬討伐董卓,呂布出關抵抗,連敗各路人馬。后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合力戰(zhàn)勝呂布。
《漢語大詞典》:水劍(水劍)
亦作“ 水劔 ”。
(1).謂從水路討伐。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南羈 鉤町 ,水劔強 越 ?!?李賢 注:“水劔,謂戈船將軍等下水誅 南越 也。”
(2).水心劍的簡稱。 唐 蘇颋 《唐享龍池樂章》:“ 軒后 霧圖今已得, 秦王 水劍昔常傳?!?br />(3).古代方士對菖蒲的隱稱。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菖蒲:“菖蒲……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div>
《漢語大詞典》:誅國(誅國)
被討伐的國家。呂氏春秋·懷寵:“故義兵至,則鄰國之民歸之若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高誘 注:“所誅國之民,睎望義兵之至,若望其父母。”
分類:討伐國家
《漢語大詞典》:誅罪(誅罪)
討伐有罪者。
分類:討伐有罪
《漢語大詞典》:政適(政適)
討伐敵人。政,征伐。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政適伐國,莫敢不聽?!?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政適音征敵?!?/div>
《國語辭典》:進剿(進剿)  拼音:jìn jiǎo
進攻圍剿。如:「警方派出大批人馬進剿毒窟,逮捕多名販毒分子?!?/div>
分類:進軍討伐
《漢語大詞典》:捕討(捕討)
(1).收捕討伐。后漢書·楊賜傳:“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br />(2).指收捕討伐的文告。猶檄文。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依此再廣,而詰責、捕討諸體,貫於人物,通於古今,凡有游戲,便可染翰;體雖各殊,傳猶一脈云。”
《漢語大詞典》:卞隨(卞隨)
古隱士。相傳 商 湯 將討伐 夏桀 ,曾和 卞隨 商量, 卞隨 拒不回答。 湯 戰(zhàn)勝 夏桀 后,要讓天下給 卞隨 , 卞隨 認為受到污辱,自投 稠水 (一說 潁水 )而死。見《莊子·讓王》《呂氏春秋·離俗》。《荀子·成相》:“ 天乙湯 ,論舉當,身讓 卞隨 舉 牟光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伯夷列傳》:“及 夏 之時,有 卞隨 , 務光 者,此何以稱焉?!?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 卞隨 負石以投淵, 仲由 甘心以赴刃?!?/div>
《漢語大詞典》:放伐
謂以武力討伐并放逐暴虐的君主。語本《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 問曰:‘ 湯 放 桀 , 武王 伐 紂 ,有諸?’”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揖讓之后為放伐,放伐之后為篡奪;井田壞而阡陌成,封建罷而郡縣設。” 明 顧璘 《鳴蛙賦》:“ 唐 虞 受禪, 舜 禹 雍和, 湯 武 放伐, 伊 呂 攫拏?!?/div>
《漢語大詞典》:討撲(討撲)
討伐撲滅。《魏書·夏侯道遷傳》:“臣即遣軍主 江悅之 率諸軍主 席靈坦 、 龐樹 等領義勇應時討撲。” 宋 胡宿 《胡稹可供備庫副使制》:“屬小丑之跳梁,提支兵而討撲。”
分類:討伐撲滅
《漢語大詞典》:攻剿
進攻討伐。 清 曾國藩 《金陵楚軍水師昭忠祠記》:“攻剿三四日,凋耗二千人?!?/div>
分類:進攻討伐
《漢語大詞典》:奮討(奮討)
奮起討伐。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或忠義奮討,或上天降罰?!?/div>
分類:奮起討伐
《漢語大詞典》:雕剿(鵰剿,鵰勦)
以應變出奇之計進行討伐。 明 唐順之 《敘廣右戰(zhàn)功》:“凡議大征或雕剿,口語沓沓,未及聚兵而手足盡露?!?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御流寇莫如堅壁清野法,而懲 苗 則莫如 沈希儀 雕剿法?!?清 胡林翼 《請起復曾侍郎督師疏》:“惟是以奇兵雕剿,在乎審機觀變?!?br />鵰勦:亦作“ 鵰勦 ”。彫剿,剿除。明史·陳璘傳:“總督 凌云翼 將大征 羅旁 ,先下令鵰剿?!?清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云貴一:“﹝ 迷蒙 ﹞等賊叛刦不已, 應龍 會 昌祚 并發(fā)兵鵰勦,悉平。”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自 川東 、 湖北 竄入者,則 穆克登布 剿之,并不時鵰剿 太平 、 大寧 及二 竹 之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