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5
詞典
7
分類詞匯
108
共108,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8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論友
邊論
會報
法案
論律
講訂
系數(shù)
歧黃
論考
座談
瑳磨
論究
緩議
豫論
榷論
《漢語大詞典》:
論友(論友)
討論問題的朋友。 李大釗
《再論新亞細(xì)亞主義》
:“一九一九年元旦,我作
《大亞細(xì)亞主義與新亞細(xì)亞主義》
一文,在
《國民雜志》
第一卷第二號發(fā)表。論友 高承元 君不棄,著論駁之。”
分類:
討論
論問
問題
朋友
《漢語大詞典》:
邊論(邊論)
(1).守邊御敵的觀點主張。
《宋書·袁淑傳》
:“竊觀都護之邊論,屬國之兵謨, 終 晁 之抗辭, 杜 耿 之言事,咸云及經(jīng)之棘,猶闕上算,燭郛之敬,裁收下策。”
(2).有關(guān)邊事的討論研究。 宋
韓琦
《論時事》
:“二曰念邊事。今政府循故事,纔午即出,欲稍留,則恐疑眾,退朝食罷,忽遽簽書而出,何暇款及疆事哉?謂宜須未正方出,延此一時以專邊論?!?/div>
分類:
守邊
御敵
討論
觀點
主張
《國語辭典》:
會報(會報)
拼音:
huì bào
互有關(guān)系的各機關(guān)或機關(guān)內(nèi)部于固定期間會合在一起報告的例行會議。如:「校長正在會議室主持訓(xùn)導(dǎo)會報。」
分類:
部門
綜合
材料
提出
報告
并進
討論
會議
《國語辭典》:
法案
拼音:
fǎ àn
泛指向立法機關(guān)提出以備審議制定的法律草案。
分類:
提交
司法
國家
法案
案牘
立法機關(guān)
審查
討論
法律
法令
問題
議案
《漢語大詞典》:
論律(論律)
討論樂律。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
:“故達(dá)道之化者可與審樂,好音之聲者不足與論律也?!?/div>
分類:
討論
樂律
《漢語大詞典》:
講訂(講訂)
討論訂正。
分類:
討論
訂正
《國語辭典》:
系數(shù)(係數(shù))
拼音:
xì shù
代數(shù)式中,與未知數(shù)相乘的數(shù)字或文字。如3x、2ax中的3與2a是x的系數(shù)。
分類:
系數(shù)
討論
數(shù)學(xué)
學(xué)問
問題
變量
未知
函數(shù)
表達(dá)
方程
《漢語大詞典》:
歧黃
指 歧伯 與 黃帝 。
《黃帝內(nèi)經(jīng)》
托名 歧伯 與 黃帝 討論醫(yī)術(shù)。 李棟 王云高
《彩云歸》
四:“長此以往, 歧 黃 之后要變巫覡之徒了!”參見“ 岐黃 ”。
分類:
黃帝
托名
討論
醫(yī)術(shù)
《國語辭典》:
岐黃(岐黃)
拼音:
qí huáng
岐伯和黃帝的合稱。相傳黃帝曾使岐伯嘗百草,行醫(yī)治病,今傳之內(nèi)經(jīng)即托名黃帝和岐伯問答論醫(yī)。故以岐黃為醫(yī)家之宗祖。后亦用以比喻醫(yī)道?!读凝S志異。卷八。紫花和尚》:「蓋邑有某生者,精岐黃,而不以術(shù)行,三聘始至,疏方下藥,病愈?!挂沧鳌钙琰S」。
分類:
岐伯
中醫(yī)
醫(yī)生
黃帝
醫(yī)書
醫(yī)家
醫(yī)術(shù)
《漢語大詞典》:
論考(論考)
討論研究。
《
史記·太史公自序
》
:“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 三代 ,録 秦 漢 ,上記 軒轅 ,下至于茲?!?span id="zwebs0j" class="book">《
后漢書·楊終傳
》:“於是詔諸儒於 白虎觀 論考同異焉。”
分類:
討論
《國語辭典》:
座談(座談)
拼音:
zuò tán
不拘形式的自由討論。
分類:
不拘
討論
《漢語大詞典》:
瑳磨
切磨碰擦(齒牙)。表示商討論辯。 宋
歐陽修
《綠竹堂獨飲》
詩:“予生本是少年氣,瑳磨牙角爭雄豪?!?/div>
分類:
商討
討論
論辯
《漢語大詞典》:
論究(論究)
討論研究。
《北齊書·文宣帝紀(jì)》
:“官司施用,猶未盡善??闪盍t官更加論究。”
分類:
討論
《國語辭典》:
緩議(緩議)
拼音:
huǎn yì
暫不討論或等以后再商議?!段拿餍∈贰返谌兀骸盖霸碌讋倓傋h定,偏偏出了馮家的事,只得擱下緩議?!?/div>
分類:
討論
商議
《漢語大詞典》:
豫論(豫論)
參與討論。豫,通“ 與 ”。 宋
葉適
《財總論一》
:“此而不知,則天下之大計皆不可得而豫論,而況望其有所施行以必成效哉!”
分類:
參與
討論
《漢語大詞典》:
榷論(搉論)
商量討論。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憍賞彌國
》
:“外道眾中召一論師,聰敏高才明達(dá)幽微者,作偽邪書千頌,凡三萬二千言,非毀佛法,扶正本宗。於是召集僧眾,令相搉論?!?/div>
分類:
商量
討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