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評敘(評敘)
評述。 清 楊鳳輝 《南皋筆記·凡例》:“今 秀山 楚珊 李子 為加圈點評敘,吾鄉(xiāng) 顯承 王子 亦為加評注。”
分類:評述
《國語辭典》:人物  拼音:rén wù
1.人和物。《漢書。卷一一??锖鈧鳌罚骸改鼙M人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高@會城卻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br />2.人?!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遠則襲陰陽之自然,近則本人物之至情?!埂缎咽篮阊?。卷六。小水灣天狐貽書》:「主人家道:『長官語音,不像江南人物?!煌醭嫉溃骸簩嵅幌嗖m,在下原是京師人氏?!弧?br />3.人的儀表、氣度?!度龂萘x》第六○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語言沖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后堂?!埂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敢娔切履镒有列〗?,真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標致,嫁裝又齊整?!?br />4.有品格、才干的杰出人才。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舅氏多人物,無慚困翮垂。」《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顧鹽商道:『不但東西出的好,就是人物也出在我們徽州?!弧?/div>
《國語辭典》:發(fā)明(發(fā)明)  拼音:fā míng
1.用自己的精神識力創(chuàng)作前所未有的事物?!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父草d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
2.創(chuàng)造性的闡發(fā)前人不知的義理?!独蠚堄斡洝返诰呕兀骸傅撬稳邋e會圣人意旨的地方,也是有的,然其發(fā)明正教的功德,亦不可及。」
3.創(chuàng)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如:「他這項發(fā)明,引起科學界的注意?!?/div>
《漢語大詞典》:史論(史論)
文體名。原指作史者在“本紀”“列傳”之后評述所記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來凡是關于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論文,也都稱為“史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史論序注,則師范於覈要。” 唐 劉知幾 史通·稱謂:“史論立言,理當雅正。” 鄒韜奮 《二十年來的經(jīng)歷·工程師的幻想》:“我只有趣味于看綱鑒,讀史論?!?/div>
《國語辭典》:敘文(敘文)  拼音:xù wén
作者陳述作品主旨、寫作過程,或他人對著作的介紹、評述。也作「序言」。
《國語辭典》:評鑒(評鑒)  拼音:píng jiàn
評述及鑒定事物的計畫和施行結果,以為改進的參考。如:「臺北市教育局將透過評鑒,提升私立幼稚園水準?!埂感l(wèi)生署昨天公布評鑒報告,將針對各餐飲業(yè)普遍存在的缺點,訂定輔導要點,積極導正?!?/div>
《漢語大詞典》:證序(證序)
論證評述。 明 唐寅 《許旌陽鐵柱記》:“ 正德 甲戌,余過 豫章 ,躬覩君跡。竊嘆真君,道合 黃軒 ,功配 神禹 ,世無正論,爰就荒唐。欲明斯理,輙譔為證序,刊之負礎,以示將來云?!?/div>
分類:論證評述
《漢語大詞典》:自然條件評價
對一個特定地區(qū)的自然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評述,為該地區(qū)因地制宜地發(fā)展,合理安排生產(chǎn)布局,提高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綜合效益提供依據(jù)。內容有:(1)自然資源的數(shù)量、質量、利用現(xiàn)狀和潛力;(2)自然條件與資源分布及相互結合的狀況;(3)自然條件對各生產(chǎn)部門的有利及不利因素;(4)提出區(qū)域開發(fā)利用的方向和步驟。
《漢語大詞典》:篤而論之(篤而論之)
確切地評述。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下:“追觀 光武 二十八將,下及 馬援 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span id="pnq6epz" class="book">《世說新語·輕詆》 劉孝標 注引 晉 裴啟 語林:“ 林公 云:‘ 文度 著膩顏,挾左傳,逐 鄭康成 ,自為高足弟子;篤而論之,不離塵垢囊也!’”
分類:確切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