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識器(識器)
識見器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yù):“ 世彥 識器理致,才隱明斷,既為國器,且是 楊侯 淮 之子?!?/div>
分類:識見器量
《國語辭典》:有見識(有見識)  拼音:yǒu jiàn shì
有知識見聞?!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肝艺f貴省撫臺是個(gè)極有見識的,區(qū)區(qū)小事,沒有個(gè)商量不通。」
《國語辭典》:宏邈  拼音:hóng miǎo
形容人氣量大而有遠(yuǎn)見。《晉書。卷三七。宗室傳。安平獻(xiàn)王孚等傳。史臣曰》:「安平風(fēng)度宏邈,器宇高雅。」《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堂堂孔明,基宇宏邈。」
《漢語大詞典》:隅見(隅見)
片面的識見。《茶香室三鈔·南海盤陀石》引 明 包汝楫 《南中紀(jì)聞》:“又 武當(dāng)山 ,圣帝金殿,方廣不踰二丈,雖容千人,亦復(fù)不窄。此目前道塲,明明證據(jù),可破凡夫隅見?!?/div>
分類:片面識見
《漢語大詞典》:識裁(識裁)
識見和氣度。世說新語·言語“ 荀中郎 在 京口 ”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荀羨 字 令則 , 潁川 人,光祿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識裁。”
《漢語大詞典》:雄哲
謂有抱負(fù)有識見。《三國志·蜀志·譙周傳》:“今 漢 遭厄運(yùn),天下三分,雄哲之士思望之時(shí)也?!?/div>
《漢語大詞典》:斷識(斷識)
決斷而有識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jì)論:“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div>
《漢語大詞典》:短略
謂識見短淺,考慮不周。 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至乃愚佻短略,輕進(jìn)易退。”
《漢語大詞典》:識藝(識藝)
識見與才藝。梁書·謝舉傳:“ 高祖 訪 舉 於 覽 , 覽 對曰:‘識藝過臣甚遠(yuǎn),唯飲酒不及於臣?!?/div>
分類:識見才藝
《漢語大詞典》:谫識(譾識)
亦作“謭識”。 識見淺陋。 梁啟超 《憲法之三大精神》:“ 啟超 末學(xué)謭識,何足以語於是?!?/div>
分類:識見淺陋
《漢語大詞典》:陋舉(陋舉)
漢書·疏廣傳:“﹝ 漢宣帝 ﹞太子外祖父特進(jìn) 平恩侯 、 許伯 以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將 舜 監(jiān)護(hù)太子家。上以問 廣 , 廣 對曰:‘太子國儲副君,師友必於天下英俊,不宜獨(dú)親外家 許氏 。且太子自有大傅少傅,官屬已備,今復(fù)使 舜 護(hù)太子家,視陋,非所以廣太子德於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語丞相 魏相 , 相 免冠謝曰:‘此非臣等所能及。’ 廣 繇是見器重,數(shù)受賞賜?!焙笠蛞浴奥e”為典,指識見淺陋之舉。 宋 蘇軾 《和陶〈詠二疏〉》:“可憐 魏丞相 ,免冠謝陋舉。中興多名臣,有道獨(dú)兩傅?!?/div>
《漢語大詞典》:纖子(纖子)
猶小人。指識見淺狹之人,含貶意。 清 黃宗羲 《〈李杲堂文鈔〉序》:“此如奴僕掛名於高門巨室之尺籍,其錢刀阡陌之?dāng)?shù),府藏筐篋所在,一切不曾經(jīng)目。但虛張其喜怒,以哃(恫)喝夫田騶纖子?!?/div>
《漢語大詞典》:訓(xùn)識(訓(xùn)識)
教養(yǎng)和識見。南齊書·虞玩之傳:“﹝ 何憲 ﹞母鎮(zhèn)北長史 王敷之 女,聰明有訓(xùn)識?!?/div>
《漢語大詞典》:識檢(識檢)
識見和節(jié)操。三國志·魏志·滿寵傳“子 偉 嗣。 偉 以格度知名,官至衞尉” 裴松之 注引 晉 荀綽 《冀州記》:“ 奮 ( 偉 姪)性清平,有識檢?!?/div>
《漢語大詞典》:鴻哲(鴻哲)
識見高超的人。 梁啟超 《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大圣鴻哲數(shù)萬言諄誨之而不足者,華士坊賈一二書敗壞之而有餘?!?/div>
分類:識見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