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俚談(俚談)
(1).民間的,鄙陋的議論。 明 方孝孺 《讀崔豹〈古今注〉》:“茍有補,雖俚談野語亦不得而棄之?!?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建文君出亡:“且妄創(chuàng)俚談,自呈敗缺,一時不讀書不諳事之人,間為所惑?!?br />(2).謂淺近的語句。用于自謙。《西游記》第一百回:“一夜無寐,口占幾句俚談,權表謝意?!?/div>
《漢語大詞典》:賞句(賞句)
欣賞詩文語句。 唐 孟郊 《寄陜府鄧給事》詩:“見知囑 徐孺 ,賞句類 陶淵 ?!?/div>
《漢語大詞典》:諧句(諧句)
風趣的語句。 蕭乾 《銀風箏下的倫敦》:“破屋棟、送奶車、舉重機上全懸著飽經風霜的國旗,頹壁上寫著種種諧句。”
分類:風趣語句
《漢語大詞典》:束句
詩文的結尾語句。 明 馮夢龍 《掛枝兒·泣別》“可憐半霎兒相看也,好似五更時夢兒里”評:“束句新?!?/div>
《漢語大詞典》:的句
確切不移的語句。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詩話卷下:“ 苕溪漁隱 評昔賢聽琴、阮、琵琶、箏諸詩,大率一律,初無的句,互可移動?!?/div>
《漢語大詞典》:亂體(亂體)
指在文章結尾引用詩經語句總括全篇要旨的體例。 明 李贄 《四書評·大學》:“五引是文章家亂體,《中庸》末篇亦是此法?!?/div>
《漢語大詞典》:片句
簡短的語句。 南朝 梁 江淹 《雜三言·鏡論語》:“味哲人之遺珍,折片句兮忘老?!?/div>
分類:簡短語句
《國語辭典》:句脈(句脈)  拼音:jù mài
詩句的節(jié)奏單位與意義單位的關系。宋朝張耒以為,古今人作七言詩,其句脈多上四下三,如「先帝天馬玉花驄」;至唐朝韓愈乃變句脈為上三下四,如「雖欲悔舌不可捫」。見宋。張耒〈明道雜志〉。
《國語辭典》:語不驚人(語不驚人)  拼音:yǔ bù jīng rén
語句平凡無奇,不引人注意。唐。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div>
《國語辭典》:以文害辭(以文害辭)  拼音:yǐ wén hài cí
拘泥于字詞的解釋,而影響對整句話的理解。《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鏡花緣》第一八回:「讀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自得其義。」
《漢語大詞典》:條件轉向語句
在語句中給出一個條件,若滿足該條件,程序轉去執(zhí)行規(guī)定的語句,反之,則繼續(xù)順序執(zhí)行下一個語句的語句。如basic語言中的“if…then…”語句。
分類:語句滿足
《國語辭典》:遣辭用句(遣辭用句)  拼音:qiǎn cí yòng jù
使用或使用的字詞和語句。如:「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深厚,遣詞用句十分精鍊。」
分類:和語語句
《國語辭典》:類疊(類疊)  拼音:lèi dié
修辭學上指同一個字詞語句,重疊反覆使用,或隔離反覆使用。如論語陽貨篇中的「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就是類疊的方式。
《漢語大詞典》:讀數語句
又稱“讀語句”。輸入數據的語句。如fortran、pascal、basic語言中的read語句。在basic語言中的讀數語句,必須與置數語句data配對使用。
《漢語大詞典》:關聯(lián)詞
在語句中起關聯(lián)作用的詞語。如‘因為…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總而言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