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某人  拼音:mǒu rén
1.指稱非固定對(duì)象的第三人稱。如:「不要常批評(píng)某人不好、某人不對(duì),自己也該檢討一下。」
2.指稱確定而無須說出姓名的人。如:「從此以后,我們不再相信某人?!?/div>
《國語辭典》:咋舌  拼音:zé shé
嚼咬舌頭。形容因害怕、悔恨而說不出話的樣子。唐。劉禹錫〈高陵令劉君遺愛碑〉:「訴者復(fù)得罪,繇是咋舌不敢言?!埂缎咽篮阊浴>矶?。薛錄事魚服證仙》:「莫說顧夫人是個(gè)女娘家,就險(xiǎn)些兒嚇得死了;便是一家們?cè)谀抢锸厥模且粋€(gè)不搖首咋舌。」
《國語辭典》:語塞(語塞)  拼音:yǔ sè
形容說不出話來?!妒酚洝>硪弧鹨?。袁盎晁錯(cuò)傳》:「袁盎進(jìn)說,其后語塞?!埂洞笏涡瓦z事。貞集》:「張愨厲聲曰:『如宗澤忠義,若得數(shù)人,天下定矣!何畏乎金賊哉?』二人語塞?!?/div>
《國語辭典》:說不得(說不得)  拼音:shuō bù de
1.不可說、不要說。如:「猥褻的話,說不得。」
2.不得了。表示極度、非常。如:「他的人品壞得說不得?!?br />3.不得已、只好?!都t樓夢(mèng)》第八回:「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埂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冈谶@內(nèi)地,說不得要用華裝,添做了些摹本寧綢四季衣服,看看三百兩銀子已經(jīng)用完了?!?/div>
《漢語大詞典》:縮舌(縮舌)
形容吃驚得說不出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jì):“今跋中乃直云 呂坤 所進(jìn),又曰內(nèi)廷咸覩,見者縮舌?!?/div>
《漢語大詞典》:慘咽(慘咽)
悲傷得說不出話來。 宋 歐陽修 《玉樓春》詞之四:“尊前擬把歸期説,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國語辭典》:氣噎(氣噎)  拼音:qì yē
氣息阻塞、哽住。形容氣得說不出話來?!都t樓夢(mèng)》第五五回:「探春沒聽完,已氣的臉白氣噎?!?/div>
《漢語大詞典》:宛舌
舌頭卷曲。謂說不出話來。漢書·揚(yáng)雄傳下:“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談?wù)咄鹕喽搪暎姓邤M足而投跡。” 顏師古 注:“宛,曲也?!卑?,文選·揚(yáng)雄〈解嘲〉作“卷舌”。
《漢語大詞典》:慚訥(慚訥)
因羞慚而說不出話。
《漢語大詞典》:豬嘴里吐不出象牙(豬嘴裏吐不出象牙)
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柳青 《銅墻鐵壁》第八章:“豬嘴里吐不出象牙來,他對(duì) 成娃 娘的造的謠,還叫他朝眾人宣傳啦?”
《國語辭典》:張口結(jié)舌(張口結(jié)舌)  拼音:zhāng kǒu jié shé
結(jié)舌,舌頭打結(jié)。張口結(jié)舌形容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公子被他問的張口結(jié)舌,面紅過耳,坐在那里,只管發(fā)怔?!?/div>
《國語辭典》:啞子做夢(mèng)(啞子做夢(mèng))  拼音:yǎ zi zuò mèng
比喻滿腹心事,無從傾訴。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真?zhèn)€是啞子做夢(mèng)說不的,落可便悶的人心碎?!挂沧鳌竼∽拥脡?mèng)」、「啞子托夢(mèng)」。
《漢語大詞典》:啞子吃苦瓜(啞子喫苦瓜)
比喻有苦說不出。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啞子喫苦瓜,與你説不得,你要知此苦,還須你自喫?!眳⒁姟?啞巴吃黃連 ”。
分類:說不出
《國語辭典》:啞巴吃黃連(啞巴吃黃連)  拼音: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
(歇后語)有苦說不出。如:「別提了!我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挂沧鳌竼∽映渣S連」。
《國語辭典》:哽噎難言(哽噎難言)  拼音:gěng yē nán yán
因極度悲傷,而說不出話來?!?a target='_blank'>紅樓夢(mèng)》第一七、一八回:「賈母等已哭的哽噎難言了?!?/div>
《國語辭典》:緘口無言(緘口無言)  拼音:jiān kǒu wú yán
閉起嘴巴,說不出話來。如:「他自知理虧,一下子緘口無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