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香椒鋪(香椒鋪)
賣調(diào)味香料的鋪?zhàn)印?span id="zz11jpn" class="book">《水滸傳》第十二回:“ 牛二 便去州橋下香椒鋪里,討了二十文當(dāng)三錢,一垛兒將來,放在州橋欄干上?!?/div>
《國語辭典》:味勝易牙(味勝易牙)  拼音:wèi shèng yì yá
易牙,古時最善于調(diào)味的人。味勝易牙指味道比易牙所調(diào)的美。比喻味道很好。如:「他手藝一流,道道味勝易牙?!?/div>
《國語辭典》:易牙之味  拼音:yì yá zhī wèi
比喻食物味道鮮美,有如經(jīng)過易牙調(diào)味。
《國語辭典》:甘草粉  拼音:gān cǎo fěn
甘草磨制而得的粉末,除供藥用外,亦可作為調(diào)味香料。
《國語辭典》:番茄醬(番茄醬)  拼音:fān qié jiàng
用番茄汁加其他材料作成,可沾面包或烤肉的一種調(diào)味醬。
《國語辭典》:沙茶  拼音:shā chá
一種調(diào)味醬品。有辛辣的味道,吃火鍋時常用來調(diào)味。也稱為「沙茶醬」。
《國語辭典》:奶精  拼音:nǎi jīng
一種沖泡咖啡、紅茶等飲料時,所使用的調(diào)味食品。主要成分是玉米糖漿和植物性脂肪。有粉狀及乳狀二種。
《國語辭典》:烤乳豬(烤乳豬)  拼音:kǎo rǔ zhū
將剛出生不久的小豬,加以處理乾凈并調(diào)味烤熟而成。
《國語辭典》:燒鴨子(燒鴨子)  拼音:shāo yā zi
將鴨子處理乾凈后,加調(diào)味懸在火上薰烤而成。也稱為「烤鴨」。
《國語辭典》:調(diào)味品(調(diào)味品)  拼音:tiáo wèi pǐn
調(diào)理食物滋味的佐料。如醬油、醋、味精、糖、鹽等。
《漢語大詞典》:飄馬兒(飄馬兒)
在菜或湯上放的少許用以調(diào)味或搭配顏色的小菜等。紅樓夢第六一回:“﹝雞蛋﹞通共留下這幾個,預(yù)備菜上的飄馬兒,姑娘們不要,還不肯做上去呢?!?/div>
《漢語大詞典》: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
烹飪賴水火而成,調(diào)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jì)。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然后庶績咸熙,風(fēng)雨交泰?!?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二:“﹝ 太公 伯夷 ﹞念王室之如燬,固欲起而救亂,思冠冕之毀裂,又恐因而階亂,故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div>
《漢語大詞典》:姜餅
一種薄而脆的餅,用姜調(diào)味且通常用糖蜜使甜
圣誕節(jié)時吃的小酥餅,通常用蜂蜜、紅糖、杏仁、蜜餞果皮及香辛料制成
《漢語大詞典》:梅汁
梅子制成的調(diào)味汁液或飲料。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其餘小酒店,亦賣下酒,如煎魚、鴨子、炒鷄兔、煎燠肉、梅汁、血羹、粉羹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