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4
詞典
2
分類詞匯
22
共22,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謀惟
虞度
謀維
猷慮
規(guī)慮
論道
身謀
計窮
哲婦
惕慮
前慮
生孰
輕慮
謀府
明慮
《漢語大詞典》:
謀惟(謀惟)
猶謀慮。語本
《
詩·大雅·生民
》
:“載謀載維” 鄭玄 箋:“惟,思也。” 宋
蘇軾
《賀王發(fā)運啟》
:“乃眷東南,欲少蘇於疲瘵;無心內外,當益罄於謀惟。”
分類:
謀慮
《漢語大詞典》:
虞度
謀慮。 宋
王安石
《宋守約可殿前都虞候》
:“營衛(wèi)之士,皆天下武力之高選也。所使虞度軍中之事者,豈可以非其人哉?” 宋
曾鞏
《都虞候制》
:“士之以材武宿衛(wèi)左右者,其選甚精,而虞度候視於軍中者,其任甚寵?!?/div>
分類:
謀慮
《漢語大詞典》:
謀維(謀維)
猶謀慮。維,通“ 惟 ”。 宋
韓琦
《涇州謝差中使宣諭表》
:“臣與 范仲淹 日極謀維,麤詳方略,愿少寬於銜勒,得自竭於歲時?!眳⒁姟?謀惟 ”。
分類:
謀慮
《漢語大詞典》:
謀惟(謀惟)
猶謀慮。語本
《
詩·大雅·生民
》
:“載謀載維” 鄭玄 箋:“惟,思也。” 宋
蘇軾
《賀王發(fā)運啟》
:“乃眷東南,欲少蘇於疲瘵;無心內外,當益罄於謀惟。”
分類:
謀慮
《漢語大詞典》:
猷慮(猷慮)
謀慮。 明
李東陽
《壽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公九十詩》
序:“蓋齒之尊者,聞見廣而猷慮熟。”
分類:
謀慮
《漢語大詞典》:
規(guī)慮(規(guī)慮)
規(guī)劃;謀慮。
《淮南子·人間訓》
:“凡人之舉事,莫不先以其知規(guī)慮揣度,而后敢以定謀?!?宋
葉適
《趙孺人墓志銘》
:“其規(guī)慮深密,以力自致,必將成我為士人家?!?/div>
分類:
規(guī)劃
謀慮
《國語辭典》:
論道(論道)
拼音:
lùn dào
辯析思考精奧的道理?!吨芏Y。冬官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埂度龂萘x》第一一九回:「吾觀陛下:文不能論道,武不能經(jīng)邦。何不讓有才德者主之?」
分類:
論道
議論
謀慮
治國
闡明
明道
道理
政令
《漢語大詞典》:
身謀(身謀)
為自身謀慮。
《
新唐書·許季同傳
》
:“且忠臣事君,不以私害公,設有才,雖親舊當白用。避嫌不用,乃臣下身謀,非天子用人意。” 宋
范成大
《次韻馬少伊郁舜舉示同游石湖》
之四:“身謀已落園丁后,滿帽京塵日正中?!?span id="wugna5v" class="book">《封神演義》第六回:“非敢遠君而先身謀也?!?/div>
分類:
自身
謀慮
《國語辭典》:
計窮(計窮)
拼音:
jì qióng
謀慮用盡,已無計可施。如:「面對敵手一連串的挑釁,他雖想全力反擊,卻已計窮。」《三國演義》第九○回:「諸葛亮已是計窮;只此一進,大事定矣!」
分類:
謀慮
用盡
無計可施
《國語辭典》:
哲婦(哲婦)
拼音:
zhé fù
1.多謀深慮的婦人?!对娊?jīng)。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br />2.賢德的婦人?!逗鬂h書。卷八四。列女傳。序》:「賢妃助國君之政,哲婦隆家人之道?!?/div>
分類:
賢德
謀慮
婦女
婦人
《漢語大詞典》:
惕慮(惕慮)
(1).戒慎謀慮。 唐
張說
《對詞摽文苑科策》
:“猶或惕慮推溝,勞謙馭朽?!?唐
孟郊
《石淙》
詩:“愜懷雖已多,惕慮未能整。”
(2).憂慮。 唐
裴铏
《傳奇·孫恪》
:“ 恪 既被責,慚顏惕慮?!?/div>
分類:
憂慮
戒慎
謀慮
《漢語大詞典》:
前慮(前慮)
(1).事前的謀慮。
《
戰(zhàn)國策·魏策一
》
:“前慮不定,后有大患,將奈之何?”
(2).對前方的憂慮。
《
隋書·梁士彥傳
》
:“帝執(zhí)其手曰:‘余之有 晉州 ,為平 齊 之基。若不固守,則事不諧矣。朕無前慮,惟恐后變,善為我守之?!?/div>
分類:
事前
前方
謀慮
憂慮
《漢語大詞典》:
生孰
(1).孰,“ 熟 ”的古字。指成熟的作物。 漢
董仲舒
《
春秋繁露·四祭
》
:“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br />(2).孰,“ 熟 ”的古字。指謀慮的粗率和審慎。
《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論
》
:“夫計之生孰成敗,於人也深矣?!?/div>
分類:
成熟
謀慮
粗率
審慎
《漢語大詞典》:
輕慮(輕慮)
謀慮不周;謀慮短淺。
《
韓非子·用人
》
:“輕慮重事,厚誅薄罪,久怨細過,長侮偷快,數(shù)以德追禍,是斷手而續(xù)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
史記·蒙恬列傳
》
:“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span id="5k6uliq" class="book">《
三國志·蜀志·楊戲傳
》:“交待無禮,并致姦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分類:
謀慮
不周
短淺
《漢語大詞典》:
謀府(謀府)
指謀慮所從出之處。
《
莊子·應帝王
》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成玄英 疏:“虛淡無心,忘懷任物,故無復運為謀慮於靈府耳?!?/div>
分類:
謀慮
所從
《漢語大詞典》:
明慮(明慮)
英明的謀慮。 南朝 宋 鮑照
《代放歌行》
:“明慮自天斷,不受外嫌猜。”
分類:
英明
謀慮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