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2詞典 1分類詞匯 181
《漢語大詞典》:含素
(1).謂內(nèi)含白色。 晉 孫綽 《望海賦》:“虛貝含素而表紫,蠳螺絡(luò)丹而帶緗?!?br />(2).謂稟性質(zhì)樸。晉書·王祥鄭沖等傳贊:“ 鄭沖 含素, 王祥 遲暮。百行斯融,雙飛天路。”
《漢語大詞典》:木性
(1).舊謂淳厚、質(zhì)樸的稟性。 三國 吳 姚信 《士緯》:“ 孔文舉 金性太多,木性不足?!?唐 包佶 《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歸國》詩:“野情偏得禮,木性本含真?!?br />(2).木的性質(zhì)。 唐 白居易 《清夜琴興》詩:“清泠由木性,恬淡隨人心?!?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五·木耳:“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隨木性,不可不慎?!?魯迅 《書信集·致方善境》:“先生所作木刻,我以為是大可以發(fā)表的,至于木性未熟,則只要刻得多了,便可了然?!?/div>
《國語辭典》:質(zhì)言(質(zhì)言)  拼音:zhí yán
實言,以實情相告?!妒酚洝>硪弧鸲?。張釋之傳》:「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zhì)言。」
《漢語大詞典》:淳質(zhì)(淳質(zhì))
敦厚質(zhì)樸。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世猶淳質(zhì),文從簡略?!?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三代以前,其風(fēng)淳質(zhì)修謹(jǐn)不必言?!?明 唐順之 《程少君行狀》:“少君為人,淳質(zhì)無所猜,對人輒見肝膈,人或愚之,終不為變。” 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當(dāng)文學(xué)陵遲,躁人喋喋,而欲救以淳質(zhì),非此莫由也?!?/div>
《國語辭典》:樸質(zhì)(樸質(zhì))  拼音:pú zhí
誠樸率真,不浮華。如:「他家財萬貫,但多年來不但生活樸質(zhì),而且樂善好施?!?/div>
《國語辭典》:古拙  拼音:gǔ zhuó
古典而樸實。《南齊書。卷二二。豫章文獻(xiàn)王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柏屋,制甚古拙。」
《漢語大詞典》:貞質(zhì)(貞質(zhì))
(1).堅貞的資質(zhì)。《藝文類聚》卷六九引 晉 殷允 《杖銘》:“荃蕙雖秀,才非貞質(zhì);異端雖美,道無玄術(shù)?!?唐 柳宗元 《南中榮橘柚》詩:“橘柚懷貞質(zhì),受命此炎方?!?清 吳士玉 《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可憐 宋 社淪海水,片石迺有神靈憑;鼎遷者三載五百,貞質(zhì)不毀堪嗟矜?!?br />(2).謂使資質(zhì)堅強。 晉 顧愷之 《冰賦》:“激厲風(fēng)而貞質(zhì),仰和景而融暉?!?br />(3).正直質(zhì)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夫其俗也,性雖狷急,志甚貞質(zhì),於財無茍得,於義有餘讓。”
《漢語大詞典》:守樸(守樸)
亦作“ 守樸 ”。 保持質(zhì)樸的天性。《文選·嵇康〈幽憤詩〉》:“託好 老 莊 ,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張銑 注:“守樸,守其實樸?!?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同屈尺蠖,藏光守樸,表拙示訥,知止常足?!?唐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詩:“幽人自守樸,窮谷也名愚?!?五代 左偃 《寄韓侍郎》詩:“言詩幸遇明公許,守樸甘遭俗者輕?!?/div>
《國語辭典》:拙筆(拙筆)  拼音:zhuó bǐ
1.品質(zhì)低劣的筆。宋。陸游 省事詩:「興發(fā)舊醅何害醉,詩成拙筆亦堪書?!?br />2.謙稱自己的書畫作品或文章。唐。尹程〈觀秋水賦〉:「遂有感于莊篇,托微言于拙筆?!挂卜Q為「拙稿」。
《漢語大詞典》:愚樸(愚樸)
亦作“ 愚樸 ”。
(1).敦厚質(zhì)樸。墨子·非命中:“雖昔也三代之偽民,亦猶此也,繁飾有命,以教眾愚樸人久矣?!?br />(2).猶愚鈍。 明 劉基 《諭甌栝父老文》:“使者實愚樸,不能測人意?!?/div>
《國語辭典》:醇樸  拼音:chún pú
淳厚質(zhì)樸。《續(xù)漢書志。第一○。天文志上》:「三皇邁化,協(xié)神醇樸,謂五星如連珠,日月若合璧?!挂沧鳌复紭恪?。
《漢語大詞典》:山性
(1).山民質(zhì)樸的性格。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帶索披裘,自得山性,雕章麗服,未敢攸同?!?br />(2).野性。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象耳出油》:“象耳中有油出,謂之山性發(fā),往往奔逸傷人?!?br />(3).山的生機。 明 劉基 《為董楚芳題山水圖》詩:“我住城南隔天鏡,朝夕看山見山性?!?/div>
《漢語大詞典》:淳篤(淳篤)
質(zhì)樸厚重。后漢書·儒林傳下·許慎:“﹝ 慎 ﹞性淳篤,少博學(xué)經(jīng)籍, 馬融 常推重之?!?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 李衛(wèi)公 慕其淳篤,結(jié)果親家,以女適 路 氏?!?清 惲敬 《外舅高府君墓志銘》:“府君性淳篤,未嘗以聲色加人?!?/div>
《國語辭典》:樸鄙(樸鄙)  拼音:pú bǐ
樸質(zhì)鄙陋。《莊子。漁父》:「由之難化也!湛于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顾?。歐陽修謝知制誥表〉:「志欲去于雕華,文反成于樸鄙。」也作「樸野」。
《國語辭典》:樸鈍(樸鈍)  拼音:pú dùn
1.指刀、劍等器具不銳利。如:「這把刀有點樸鈍,需要磨一磨了?!?br />2.樸實不敏?!度龂?。卷三七。蜀書。龐統(tǒng)法正傳。龐統(tǒng)》:「少時樸鈍,未有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