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1詞典 6分類詞匯 105
《國語辭典》:來龍(來龍)  拼音:lái lóng
術數(shù)用語??拜浖曳Q連綿起伏的山脈地形為「龍」,來龍為龍頭的所在,即山脈起伏的中心地。地處來龍,就會吉祥順利、興旺發(fā)達。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朱文公嘗與客談世俗風水之說,因曰:『翼州好一風水,云中諸山來龍也。』」
《國語辭典》:駊騀  拼音:pǒ ě
1.高大的樣子?!段倪x。揚雄。甘泉賦》:「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溝嵚巖而為谷?!?br />2.形容心神蕩漾。唐。韓偓〈多情〉詩:「酒蕩襟懹微駊騀,春牽情緒更融怡?!?/div>
《國語辭典》:漲落(漲落)  拼音:zhǎng luò
1.水位的升降。
2.物價的高低。也作「漲跌」。
《漢語大詞典》:蛇勢(蛇勢)
形容彎曲起伏之狀。 唐 元稹 《酬段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十四韻》:“蛇勢縈山合,鴻聯(lián)度嶺遲?!?宋 閻苑 《述賢亭賦》:“雖云蛇勢,實曰龍驤?!?/div>
分類:彎曲起伏
《漢語大詞典》:屈伏
(1).屈服;屈身事人。晉書·劉曜載記:“為之拜者,屈伏於人也?!?清 唐甄 潛書·善游:“剛直之臣,不能匡君,恥於屈伏,乃不避杖夾斬磔之刑,以與天子爭勝?!?郭沫若 《蒲劍集·青年喲,人類的春天》:“偉大的人便能以后謝的精神力量統(tǒng)御早衰的肉體官能,決不向老衰屈伏?!?br />(2).猶潛藏。《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勝至,報氣屈伏而未發(fā)也?!?孟進 《冀察熱進軍漫記》:“敵人益發(fā)不敢動了,屈伏在山底下散開了?!?br />(3).曲折起伏。 唐 李白 《宿蝦湖》詩:“明晨 大樓 去,岡隴多屈伏。”
《漢語大詞典》:巖崿(巖崿)
亦作“巖崿”。亦作“嵒崿”。
(1).山勢不齊貌。文選·郭璞〈江賦〉:“厓隒為之泐嵃,碕嶺為之嵒崿?!?呂延濟 注:“泐嵃、嵒崿皆坎穴,言水急激之所為也。”《文選·江淹〈雜體詩·謝臨川〉》:“嵒崿轉(zhuǎn)奇秀,岑崟還相蔽?!?張銑 注:“嵒崿、岑崟,并山勢不齊貌?!?br />(2).起伏的山巒。 唐 章八元 《天臺道中示同行》詩:“八重巖崿迭晴空,九色煙霞繞洞宮?!?宋 蘇轍 《〈題李公麟山莊圖詩〉序》:“自西至東凡數(shù)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
《漢語大詞典》:波靡
波及,擴散。 梁啟超 《暴動與外國干涉》:“其暴動所波靡之面積百倍於彼?!?黃遠庸 《鑄黨論》:“今者黨之問題,可謂波靡全國矣?!?/div>
分類:波及擴散
《國語辭典》:心潮  拼音:xīn cháo
心情像浪潮般地起伏。如:「他最近事事不順,心潮起伏不定?!?/div>
《國語辭典》:齾齾  拼音:yà yà
參差起伏的樣子。宋。蘇軾九日黃樓作〉詩:「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5254' target='_blank'>劉克莊 〈筑城行〉:「君不見高城齾齾如魚鱗,城中蕭疏空無人?!?/div>
分類:參差起伏
《漢語大詞典》:蟠郁(蟠鬱)
(1).盤曲郁結(jié)。 唐 司空圖 《與王駕評詩書》:“ 河 汾 蟠鬱之氣,宜繼有人。”
(2).盤曲起伏。 清 方東樹 《〈劉悌堂詩集〉序》:“ 楚 地盡 江 淮 間,自 蘄 黃 以東,迤北訖 壽春 ,其山脈起伏蟠鬱千餘里,舒廣雄遠,自古以來,多產(chǎn)賢豪英杰異士。”
《漢語大詞典》:淵淪(淵淪)
(1).潭中微波。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雜若碎淵淪,高如破轇轕。”
(2).比喻文章氣勢的屈折起伏。 明 李東陽 《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公之文章,演迤淵淪?!?br />(3).埋沒,沉淪。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學正逢時,承華清塵,三 楊 云翔,己獨淵淪?!?/div>
《漢語大詞典》:層濤(層濤)
(1).起伏的波浪。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賦》:“及秋水方至,層濤架山,各廵封隩,來賚王言。” 元 謝宗可 《海蟄》詩:“層濤擁沫綴蝦行,水母含秋孕地靈。”
(2).形容松竹搖曳貌。 元 袁桷 《題文與可風雨墨竹》詩:“高齋夜氣寂,定回起層濤。”
《漢語大詞典》:容曳
(1).遲疑不定貌。 唐 王勃 《七夕賦》:“悲侵玉履,念起金鈿。儼歸裝而容曳,整還蓋而遷延?!?br />(2).寬松舒展貌。 唐 李邕 《石賦》:“降神女之徜徉,拂仙衣之容曳?!?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六法:“古之嬪擘纖而胸束,古之馬喙尖而腹細。古之臺閣竦峙,古之服飾容曳。故古畫非獨變態(tài)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br />(3).起伏行進貌。 唐 謝偃 《明河賦》:“歲入三秋,勢直千里,度龍駕而容曳,構鵲橋而迤邐?!?/div>
《漢語大詞典》:回伏(迴伏)
迂回起伏。《文明小史》第一回:“只因這個地方山多於水,四面岡巒迴伏,佳氣蔥蘢?!?/div>
分類:迂回起伏
《國語辭典》:波高  拼音:bō gāo
在上下起伏的波動中,波峰和相鄰波谷之間的垂直距離,為振幅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