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詞典 4分類詞匯 41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著 → 著著”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跟著
(1).尾隨在后面。《宣和遺事》前集:“那 明皇 無計(jì)奈何……把那貴妃使 高力士 將去佛堂后田地里縊殺了。諸軍且跟著 明皇 入 蜀 ?!?span id="ar4jare"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十回:“ 晁蓋 帶同諸將上馬,領(lǐng)兵離了 法華寺 ,跟著和尚,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處不見了兩個(gè)僧人?!?沙汀 《淘金記》十五:“現(xiàn)在,他又跟著寡婦跑到 筲箕背 查看來了?!?br />(2).緊接著。 丁玲 《松子》:“他偷過不熟的玉蜀黍,他也跑到桃園里去偷桃子,他被打過,也被狗追逐過,但他的膽子和技巧也就跟著有了進(jìn)步?!?吳組緗 《山洪》十五:“跟著是連日的陰雨?!?br />(3).隨即。 茅盾 《無題》:“剛才朗誦時(shí)的全部經(jīng)過突又在她意識(shí)上顯現(xiàn)了,她那鏡中影的嘴唇上的嘲諷的微笑便跟著強(qiáng)化。” 沙汀 《淘金記》十五:“‘忙什么呵!’ 孫表嬸 說:‘茶總要喝一杯呀!’‘不,我跟著要回去!’”
《國語辭典》:跟著  拼音:gēn zhe
1.跟隨在后面、伴隨?!端疂G傳》第一二回:「只有祖上留下這口寶刀,從來跟著灑家,如今事急無措,只得拿去街上貨賣得千百貫錢鈔,好做盤纏?!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竻s說那八戒跟著丈母,行入里面,一層層也不知多少房舍,磕磕撞撞,盡都是門檻絆腳。」
2.隨即、緊接著。如:「這孩子放學(xué)回家,一放下書包,跟著就去幫忙做家事,真是乖巧?!?/div>
《國語辭典》:禿子跟著月亮走(禿子跟著月亮走)  拼音:tū zi gēn zhe yuè liàng zǒu
(歇后語)借光。比喻借助他人的聲望,或別人給予的方便好處,使自己得到利益或完成事情。如:「這次科學(xué)研究成果展完全是大家的心血結(jié)晶,我不過是禿子跟著月亮走──借光罷了?!?/div>
《國語辭典》:和尚跟著月亮走  拼音:hé shàng gēn zhe yuè liàng zǒu
(歇后語)借他點(diǎn)光兒。因?yàn)楹蜕械墓忸^,照了月光會(huì)更亮,故用以指沾光?!?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是什么口頭,有這么打自得兒沒有,有一個(gè)答道,這就叫禿子當(dāng)和尚,將就材料兒,又叫和尚跟著月亮走──也借他點(diǎn)光兒?!?/div>
《漢語大詞典》:同定
猶跟著。《三俠五義》第六回:“且説 馬漢 同定那人,來至山中?!?span id="acuibsl" class="book">《三俠五義》第十八回:“ 郭槐 以為必是加封 包公 ,欣然同定 陳林 ,竟奔 開封府 而來?!?/div>
分類:跟著
《國語辭典》:相繼(相繼)  拼音:xiāng jì
連接、相續(xù)?!段倪x。沈約。恩倖傳論》:「帝弟宗王,相繼屠剿?!?/div>
《國語辭典》:步武  拼音:bù wǔ
1.很短的距離?!秶Z。周語下》:「夫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谷龂鴧?。韋昭。注:「六尺為步,賈君以半步為武。」《文選。吳質(zhì)。答東阿王書》:「步武之間,不足以騁跡?!?br />2.腳步。宋。陸游 道室雜詠詩:「豈但煙霄隨步武,故應(yīng)冰雪換形容。」
《漢語大詞典》:隨行(隨行)
跟著眾人一道。漢書·爰盎傳:“ 盎 病免家居,與閭里浮湛,相隨行鬭雞走狗。” 唐 韓愈 《上張仆射書》:“若使隨行而入,逐隊(duì)而趨,言不敢盡其誠,道有所屈于己?!?/div>
《漢語大詞典》:隨陽(隨陽)
跟著太陽運(yùn)行。指候鳥依季節(jié)而定行止。《書·禹貢》“陽鳥攸居” 孔 傳:“隨陽之鳥,鴻雁之屬,冬月所居於此澤?!?孔穎達(dá) 疏:“日之行也,夏至漸南,冬至漸北,鴻鴈之屬,九月而南,正月而北。” 唐 李白 《感興》詩之三:“征鴻務(wù)隨陽,又不為我棲?!?清 錢謙益 《陳昌箕日記詩敘》:“今 昌箕 之試而罷,罷而歸也,如隨陽之雁,如繞樹之鳥,形影孤單,驚飛浪泊?!?/div>
《國語辭典》:屬和(屬和)  拼音:zhǔ hè
唱和。唐。鄭谷 次韻和禮部盧侍郎江上秋夕寓懷詩:「未脫白衣頭半白,叨陪屬和倍為榮?!?/div>
《國語辭典》:踵武  拼音:zhǒng wǔ
跟著前人的足跡走。比喻繼承前人的事業(yè)?!冻o。屈原。離騷》:「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div>
《漢語大詞典》:吠聲(吠聲)
(1).指狗叫聲。《淮南子·泰族訓(xùn)》:“吠聲清於耳,兼味快於口?!?艾青 《透明的夜》詩:“狗的吠聲,叫顫了滿天的疏星?!?br />(2).一條狗叫,群犬聞聲跟著叫。喻盲從,隨聲附和。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加以吠聲者多,辨實(shí)者寡。”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士子生長草野,不及見 嘉 隆 故老,以審知是非之實(shí);而一時(shí)著述編録之人,不過據(jù)近代文集,吠聲附和?!眳⒁姟?吠形吠聲 ”。
《國語辭典》:吠形吠聲(吠形吠聲)  拼音:fèi xíng fèi shēng
一只狗看見人吠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比喻世人不辨真?zhèn)危つ扛胶蛡髡f。也作「吠影吠聲」。
《國語辭典》:并發(fā)(併發(fā))  拼音:bìng fā
1.同時(shí)發(fā)生。如:「兩案并發(fā)」。
2.由一種疾病引起另一種病。
《國語辭典》:并發(fā)癥(併發(fā)癥)  拼音:bìng fā zhèng
由正在發(fā)患的病所引起的病癥。如咳嗽引起氣管炎即是。也稱為「合并癥」。
分類:正在疾病
《漢語大詞典》:通鼓
傳令擊鼓。周禮謂一人先擊鼓,眾人跟著擊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賈公彥 疏:“通鼓者,兩司馬振鐸,軍將已下即擊鼓,故云通鼓也。” 孫詒讓 正義:“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鐸,令其一人先鼓,眾人徧應(yīng)之。通者,傳達(dá)周徧之謂。”
《漢語大詞典》:趁隊(duì)(趁隊(duì))
跟著別人隨大流。 魯迅 《花邊文學(xué)·一思而行》:“其實(shí),則趁隊(duì)起哄之士,今年也和去年一樣,數(shù)不在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