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1分類詞匯 33
《漢語大詞典》:輕簡(輕簡)
輕忽簡慢。 漢 賈誼 新書·時變:“其慈子嗜利而輕簡父母也,慮非有倫理也,其不同禽獸僅焉耳。” 唐 李浚 松窗雜錄:“﹝ 狄仁杰 ﹞適見表弟挾弓矢攜雉兔來歸,膳味進(jìn)於北堂。顧揖 梁公 ,意甚輕簡。”
分類:輕忽簡慢
《漢語大詞典》:輕軍(輕軍)
(1).人數(shù)不多、輕裝疾行的部隊。三國志·魏志·胡質(zhì)傳:“ 吳 大將 朱然 圍 樊城 , 質(zhì) 輕軍赴之?!?span id="4e2se0o" class="book">《宋書·索虜傳》:“朝議以‘ 項城 去虜不遠(yuǎn),非輕軍所抗,使 劉粹 召 高道瑾 還 壽陽 ?!?br />(2).謂輕忽軍法。 三國 蜀 諸葛亮 《兵法》:“若期會不到,聞鼓不行,乘寬自留,迴避務(wù)止,初近而后遠(yuǎn),喚名而不應(yīng),軍甲不具,兵器不備,此謂輕軍?!?/div>
《國語辭典》:廢慢(廢慢)  拼音:fèi màn
舍棄或簡慢。《后漢書。卷四。孝和帝紀(jì)》:「今廢慢懈弛,不以為負(fù)?!埂段宕菲皆?。晉史。卷上》:「誓修侄孫事祖之禮,不敢廢慢?!?/div>
分類:廢弛輕忽
《漢語大詞典》:遠(yuǎn)慢(遠(yuǎn)慢)
疏遠(yuǎn)輕忽。 唐 白居易 《郡齋暇日辱常州陳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館書事十六韻〉見寄亦以十六韻酬之》:“敢辭官遠(yuǎn)慢,且貴身安妥。”
《漢語大詞典》:慢怠
(1).輕忽怠惰。周禮·春官·肆師:“祭之日……相治小禮,誅其慢怠者?!?賈公彥 疏:“謂執(zhí)事之人,有惰慢懈怠者,則誅責(zé)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明帝紀(jì)》:“鞭作官刑,所以糾慢怠也?!?br />(2).猶怠慢。晉書·郗超傳:“及 超 死,見 愔 慢怠,屐而候之,命席便遷延辭避。”
《漢語大詞典》:懈忽
懈怠輕忽。清史稿·高宗紀(jì)四:“丙寅,以此次巡幸 木蘭 ,沿途武職懈忽, 楊廷璋 、 王進(jìn)泰 等均下部嚴(yán)議?!?/div>
分類:懈怠輕忽
《漢語大詞典》:偃倨
輕忽傲慢。宋書·夷蠻傳:“﹝沙門﹞遂乃陵越典度,偃倨尊戚,失隨方之眇跡,迷製化之淵義。”
分類:輕忽傲慢
《漢語大詞典》:耍處(耍處)
猶兒戲??梢暂p忽的事。《水滸傳》第二十回:“ 宋江 攜住 劉唐 的手,分付道:‘賢弟保重,再不可來,此間做公的多,不是耍處?!?span id="gska8ig"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博徒聽得驚道:‘不要為這點小小口腹,失腳落在井中了,不是耍處?!?span id="yumswcq" class="book">《隋唐演義》第一回:“兵馬殺來,不是耍處。”
《漢語大詞典》:習(xí)慢(習(xí)慢)
輕忽怠慢。 宋 葉適 《崇國趙公行狀》:“ 汝翼 謂公可習(xí)慢也,以事至,則傲抗無禮,公械治之?!?/div>
《漢語大詞典》:耍事
可以開玩笑或輕忽的事情。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只不要著了甚么邪妖?便不是耍事?!?沙汀 《淘金記》十:“‘倒不是紅臉啊。’ 彭胖 說,依舊非常認(rèn)真,‘這不是耍事呀!’”
《漢語大詞典》:慠忽
傲慢輕忽。梁書·劉季連傳:“ 會 多所慠忽,於公座與 遙欣 競侮 季連 , 季連 憾之?!?/div>
分類:傲慢輕忽
《漢語大詞典》:倨忽
傲慢輕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子負(fù)文學(xué)之名,倨忽如此,止於一第乎?” 宋 黃伯思 《東觀馀論·跋昌谷別集后》:“某與 賀 中表,自幼同處,恨其倨忽,嘗思報之?!?/div>
分類:傲慢輕忽
《國語辭典》:誨盜誨淫(誨盜誨淫)  拼音:huì dào huì yín
誨,引誘?!刚d盜誨淫」,財物若輕忽收藏而露白,則容易引誘他人覬覦盜竊之心;婦女容貌妖冶卻輕佻放蕩,則容易招引他人做出邪淫的事。語本《易經(jīng)。系辭上》:「慢藏誨盜,冶容誨淫?!购笾敢T或教唆人去做竊盜奸淫等壞事。如:「誨盜誨淫的作品,應(yīng)嚴(yán)加取締,以免危害善良風(fēng)俗。」也作「誨淫誨盜」。
《國語辭典》:不是玩兒的(不是玩兒的)  拼音:bù shì wán ér de
不是開玩笑的。指事態(tài)嚴(yán)重,不可輕忽。如:「到郊外烤肉,要記得熄滅火源,如不小心釀成火災(zāi),不是玩兒的!」
《國語辭典》:隙大墻壞(隙大墻壞)  拼音:xì dà qiáng huài
隙縫大了就會使墻壁倒塌。比喻輕忽小漏洞,最后會造成禍害?!渡叹龝?。修權(quán)》:「諺曰:『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还蚀蟪紶幱谒蕉活櫰涿?,則下離上,下離上者,國之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