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5
詞典
1
分類詞匯
14
分類詞匯
領解
詰盤
往返
矛盾
辯論
難詰
辯詰
辨詰
辨駁
辯駁
詰折
剝異
講難
奪席談經
《國語辭典》:
領解(領解)
拼音:
lǐng jiè
科舉時代稱考中鄉(xiāng)試的為「領解」。
分類:
押解
鄉(xiāng)試
試中
中舉
朔方
《漢語大詞典》:
詰盤(詰盤)
(1).辯難。 唐
韓愈
《記夢》
詩:“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噍行詰盤。” 孫汝聽 注:“詰盤,反覆也?!?br />(2).指
《
書·盤庚
》
。泛指簡古、嚴正的文章。語本 唐 韓愈
《進學解》
:“ 周
《誥》
殷
《盤》
,佶屈聱牙?!?清
錢謙益
《后秋興》
詩之十二:“詰
《盤》
周
《誥》
封京觀,雕琢淮碑頌 伯顏 。”
分類:
辯難
簡古
嚴正
文章
《國語辭典》:
往返
拼音:
wǎng fǎn
去與來。《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我們多有貨物將去,兄并無所有,覺得空了一番往返,也可惜了。」
分類:
往返
來回
反復
往來
辯難
來去
來往
《國語辭典》:
矛盾
拼音:
máo dùn
1.矛、盾,武器名,古代兩種功用不同的兵器。相傳有一人賣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堅固,任何東西都戳不破。后來又誇他的矛最銳利,什么東西都能刺進去。一人問他若拿他的矛來刺他的盾會如何,他卻回答不出來。典出《韓非子。難勢》。后比喻言語行為自相抵觸。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2.理則學上指不可同為真,亦不可同為假的概念或命題。
分類:
矛盾
哲學
邏輯
違抗
哲學名詞
邏輯名詞
屏障
文詞
形式邏輯
辯難
辯證法
中指
統(tǒng)一
排斥
判斷
同時
書卷
《漢語大詞典》:
矛楯
亦作“ 矛盾 ”。
《
韓非子·難一
》
:“ 楚 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蛟唬骸宰又?,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后以“矛楯(盾)”連舉比喻言語或行為相互抵觸,互不相容。
《
魏書·李業(yè)興傳
》
:“ 異 曰:‘圓方之説,經典無文,何怪於方?’ 業(yè)興 曰:‘圓方之言,出處甚明,卿自不見。見卿録 梁 主
《孝經義》
亦云上圓下方,卿言豈非自相矛楯?’” 唐
劉知幾
《
史通·浮詞
》
:“今之記事也則不然,或隔卷異篇,遽相矛盾;或連行接句,頓成乖角?!?元
辛文房
《
唐才子傳·曹唐
》
:“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矛楯之極,則是非鋒起?!?/div>
分類:
言語
相互
抵觸
《國語辭典》:
辯論(辯論)
拼音:
biàn lùn
辯駁議論,爭論是非?!妒酚?。卷一一二。平津侯傳》:「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馀,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上大說之?!埂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笘|造便將看老殘身上著的仍是棉衣,故贈以狐裘,并彼此辯論的話述了一遍?!?/div>
分類:
辯論
辯難
辯駁
爭論
論說
《漢語大詞典》:
難詰(難詰)
詰問辯難;質詢。
《
后漢書·儒林傳上·戴憑
》
:“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帝令羣臣能説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span id="spamcqc" class="book">《
北史·張普惠傳
》:“書奏, 孝明 、 靈太后 引 普惠 於 宣光殿 ,隨事難詰。”
分類:
詰問
辯難
質詢
《漢語大詞典》:
辯詰(辯詰)
辯難詰問。
《
后漢書·種暠傳
》
:“ 歆 即召 暠 於庭,辯詰職事。 暠 辭對有序, 歆 甚知之,召署主簿。”
《
隋書·北狄傳·突厥
》
:“上令 染干 與 雍虞閭 使者 因頭特勤 相辯詰, 染干 辭直,上乃厚待之?!?宋
陳亮
《酌古論·崔浩》
:“方 太武 將議出征,眾皆難之。 浩 肆辯詰之,力遂其行?!?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第四章:“所謂自力者何?學者各出其所見,互相辯詰,互相折衷,競爭淘汰,優(yōu)勝劣敗,其最合於真理,最適於民用者,則相率而從之?!?/div>
分類:
辯難
詰問
《漢語大詞典》:
辨詰(辨詰)
(1).查問,查辦。
《
后漢書·黨錮傳·范滂
》
:“ 桓帝 使中常侍 王甫 以次辨詰, 滂 等皆三木囊頭,暴於階下。” 明 沈榜
《宛署雜記·養(yǎng)濟院孤老》
:“而流弊觴濫,至使會頭作奸,勢難辨詰?!?br />(2).辯難詰問。辨,通“ 辯 ”。
《
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五年
》
:“ 元璹 見 頡利 ,責以負約,與相辨詰, 頡利 頗慚?!?span id="khateck" class="book">《
明史·曾魯傳
》:“ 魯 眾中揚言曰:‘某禮宜據某説則是,從某説則非?!斜嬖懻?,必歷舉傳記以告。”
分類:
查問
辯難
詰問
查辦
《國語辭典》:
辨駁(辨駁)
拼音:
biàn bó
爭辯駁斥?!度辶滞馐贰返谒奈寤兀骸覆徊m大哥說,經過我愚弟兄看的地,一毫也沒得辨駁的!」也作「辯駁」。
分類:
辯難
爭辯
反駁
駁正
《國語辭典》:
辯駁(辯駁)
拼音:
biàn bó
據理爭辯駁斥。如:「他的意見已遭辯駁?!埂段拿餍∈贰返谒陌嘶兀骸感姨澦麑W過律師的人,善于辯駁?!挂沧鳌副骜g」。
分類:
辯駁
辯難
爭辯
反駁
《漢語大詞典》:
詰折(詰折)
詰問和辯難。
《
新唐書·王叔文傳
》
:“ 文珍 隨語詰折, 叔文 不得對?!?/div>
分類:
詰問
和辯
辯難
《漢語大詞典》:
剝異(剝異)
謂辯難立異。剝,通“ 駁 ”。
《后漢書·胡廣傳》
:“若事下之后,議者剝異,異之則朝失其便,同之則王言已行?!?王先謙 集解引 沈欽韓 曰:“ 邵伯溫
《
聞見録
》
:‘剝當作駁,剝、駁古字通?!?/div>
分類:
辯難
立異
《漢語大詞典》:
講難(講難)
講論辯難。
《
明史·李中傳
》
:“擇諸生高等聚五經書院,五日一登堂講難。”
分類:
講論
論辯
辯難
《國語辭典》:
奪席談經(奪席談經)
拼音:
duó xí tán jīng
本指群臣間能說經者,互相辯難,辯勝者奪取他人的坐席。典出《后漢書。卷七九。戴憑傳》。后指在公開辯論中壓倒眾人,獲得勝利。
分類:
說經
辯難
奪取
他人
坐席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