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4
詞典
1
分類詞匯
23
共23,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高第
裁決
銓試
考據(jù)
招收
試補
裁斷
考選
汾陽考
過考
試銓
闖關(guān)
順口
符告
賀學(xué)
《國語辭典》:
高第
拼音:
gāo dì
科舉考試名列前茅?!稘h書。卷七六。尹翁歸傳》:「以高第入守右扶風(fēng),滿歲為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來,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便嗟嘆女兒無福消受?!?/div>
分類:
高第
學(xué)習(xí)
科舉
官吏
過考
考核
中式
成績
考績
績優(yōu)
優(yōu)異
優(yōu)等
優(yōu)秀
名列前茅
《國語辭典》:
裁決(裁決)
拼音:
cái jué
1.經(jīng)考慮而判定?!缎挛宕?。卷三○。漢臣傳。蘇逢吉傳》:「隨事裁決,出其意見,是故漢世尤無法度。」
2.行政官署依據(jù)法令對于具有違法事實的人,科以一定處罰。如:「送交通事件裁決所裁決?!?/div>
分類:
裁決
裁定
過考
考慮
舊稱
出決
決定
中國
北洋
政府
頒行
民事訴訟
條例
刑事訴訟
《國語辭典》:
裁定
拼音:
cái dìng
為裁判的一種形式,指審判機關(guān)對于訴訟程序和特定實體爭議問題所作的決定。
分類:
裁定
斟酌
法院
決定
訴訟
去取
可否
問題
實體
《漢語大詞典》:
銓試(銓試)
通過考試進行選拔。 宋
陳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狀》
:“至于蔭補初出官者法當銓試,今有堂除免試者?!?宋
王栐
《
燕翼詒謀錄
》
卷一:“至 景祐 元年正月,遂廢書判為銓試。”
《
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
:“言者請令有官人銓試,并兼司兩場?!?/div>
分類:
過考
考試
選拔
《國語辭典》:
考據(jù)(考據(jù))
拼音:
kǎo jù
依據(jù)可靠資料對古代文物制度加以考核辨證,詳明真?zhèn)蔚难芯糠椒?。也作「考證」。
分類:
考據(jù)
古籍
文字
字音
歷史
事實
音義
義和
查考
考證
證實
名物
典章制度
過考
考核
辨證
歸納
例證
《國語辭典》:
考據(jù)學(xué)(考據(jù)學(xué))
拼音:
kǎo jù xué
詮釋古書,求其證據(jù),辨其真?zhèn)蔚膶W(xué)問。也稱為「考證學(xué)」。
分類:
運用
考據(jù)
古籍
語義
義和
名物
典章制度
考核
辨證
《國語辭典》:
招收
拼音:
zhāo shōu
1.招募接收?!端问?。卷一九五。兵志九》:「招收既不精當,教習(xí)又不以時,雜色占破,十居三四。」
2.特指經(jīng)過考試或其他手續(xù)接收學(xué)生、職員或其他工作人員。如:「招收新生」。
分類:
招收
招募
接收
過考
考試
手續(xù)
學(xué)生
工人
人員
《漢語大詞典》:
試補(試補)
謂經(jīng)過考試或考察后補缺。
《
宋史·選舉志三
》
:“始入學(xué),驗所隸州公據(jù),試補外舍,齋長,諭月書其行藝于藉。”
《
元史·選舉志一
》
:“自餘下第之士,恩例不可常得,間有試補書吏以登仕籍者?!?/div>
分類:
過考
考試
考察
補缺
《國語辭典》:
裁斷(裁斷)
拼音:
cái duàn
考慮決定?!赌鲜?。卷六○。徐勉傳》:「疑事既多,歲時又積,制旨裁斷,其數(shù)不少?!?/div>
分類:
裁斷
制止
材料
過考
考慮
禁絕
剪裁
出判
判斷
論斷
決定
《國語辭典》:
考選(考選)
拼音:
kǎo xuǎn
以考試來鑒別人員能力,作為任用的依據(jù)?!度辶滞馐贰返谄呋兀骸缚歼x還在明年,你要等除服,所以擔誤。」
分類:
考選
過考
考查
考試
試選
選用
用人
人員
《漢語大詞典》:
汾陽考(汾陽考)
唐 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經(jīng)過考績??伎兊木唧w工作,屬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聲望的高官兩人主持其事。 汾陽郡王 郭子儀 任中書令時,曾主持考績達二十四次,故稱。參見“ 二十四考中書令 ”。
分類:
京官
外官
每年
過考
考績
具體
《漢語大詞典》:
二十四考中書令(二十四考中書令)
唐 郭子儀 任中書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績達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稱 郭子儀 。
《舊唐書·郭子儀傳》
:“校中書令考二十有四。權(quán)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宋 孫光憲
《
北夢瑣言
》
卷四:“ 李義山 謂曰:‘近得一聯(lián)句云:遠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輔。未得偶句?!?溫 ( 溫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書。’” 宋
葉夢得
《
避暑錄話
》
卷下:“﹝ 富鄭公 ﹞在 青州 二年,偶能全活得數(shù)萬人,勝二十四考中書令遠矣?!焙笥脼榉Q頌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分類:
郭子儀
中書令
主持
官吏
考績
二十四
《漢語大詞典》:
過考(過考)
通過考試。
聞一多
《家書給弟》
:“至于從前科舉時代凡是讀書過考,誰不要會作幾句詩!”
《人民文學(xué)》
1981年第6期:“又不是小學(xué)生過考,問一句答一句,像話嗎?”
分類:
過考
考試
《漢語大詞典》:
試銓(試銓)
謂經(jīng)過考試;量才授官。
《
宋史·選舉志四
》
:“ 崇寧 以后,又復(fù) 元豐 制,而蔭補者須隸國學(xué)一年無過罰,乃試銓,若在學(xué)試嘗再入等,即免試?!?/div>
分類:
過考
考試
《國語辭典》:
闖關(guān)(闖關(guān))
拼音:
chuǎng guān
1.闖過關(guān)口。如:「這項游戲共有十六人闖關(guān),只有六個人成功?!?br />2.比喻克服困難,通過考驗。如:「這次汽車駕照考,每一項他都順利闖關(guān)。」
分類:
過關(guān)
關(guān)口
克服
困難
過考
考驗
《國語辭典》:
順口(順口)
拼音:
shùn kǒu
1.字句念得很順當流暢。如:「這首詩很順口?!?br />2.隨口輕易的說?!都t樓夢》第一九回:「寶玉見問,便忍著笑,順口謅道:『揚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個林子洞?!弧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傅晷《樋诘溃骸撼燥堄涘e了好不──』,說到此處,咽住了,他意思是要說『好不會帳呢?!弧?br />3.適合口味。如:「這道甜點,愈吃愈順口?!?/div>
分類:
順口
詞句
方言
過考
考慮
食品
流暢
隨口
適合
通暢
合口味
《漢語大詞典》:
符告
唐 制,定期通過考試銓選官員,凡達到標準的,朝廷給符并加蓋“尚書吏部告身之印”于其上,謂之“告身”,又稱符告。
《
新唐書·選舉志下
》
:“然是時仕者眾,庸愚咸集,有偽主符告而矯為官者,有接承它名而參調(diào)者,有遠人無親而置保者?!?/div>
分類:
定期
過考
考試
銓選
選官
官員
標準
《漢語大詞典》:
賀學(xué)(賀學(xué))
祝賀童生通過考試進入縣學(xué)。
《
儒林外史
》
第十七回:“ 潘保正 替他約齊了分子,擇個日子賀學(xué)?!?/div>
分類:
祝賀
童生
過考
考試
進入
縣學(xu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