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歸朝(歸朝)
(1).歸附朝廷。舊唐書·憲宗紀下:“賊 吳元濟 上表,請束身歸朝?!?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鄧王 乃 錢俶 歸朝后所封?!?br />(2).返回朝廷。 唐 杜甫 《將曉》詩:“歸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國語辭典》:不反  拼音:bù fǎn
不返回?!段倪x。司馬相如。長門賦》:「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埂段倪x。鐘會。檄蜀文》:「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放,玉石俱碎,雖欲悔之亦無及也?!?/div>
《漢語大詞典》:追還(追還)
(1).追趕使返回。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趙相汝南李統(tǒng)》:“歷收其家,遣吏追還?!?span id="1letxjh"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追還徙人,蠲除禁錮?!?宋 蘇軾 《論時政狀》:“實望陛下旬日之間,渙發(fā)德音,洗蕩乖僻,追還使者,而罷條例司。”
(2).追索而歸還。宋書·孝義傳·郭世道:“嘗與人共於 山陰 市貨物,誤得一千錢,當時不覺,分背方悟。請其伴求以此錢追還本主,伴大笑不答。 世道 以己錢充數(shù)送還之?!?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甚者又謂 文淵閣 印亦為司禮監(jiān)所奪,請追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這五百兩定銀,他情愿不追還。”
《漢語大詞典》:反之
(1).重復,再來一遍。《論語·述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何晏 集解:“樂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br />(2).與此相反。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欲通策之,責人之所必不能也;茍然,則學者必不精,而得人必濫。欲反之,則莫若使之人占一經(jīng)也?!?br />(3).返回初始狀態(tài)。 明 張居正 《雜著》:“開國之初,庶事草創(chuàng),大抵皆多質少文。凡制禮作樂鋪張繁盛之事,皆在國之中世。當其時,人以為太平盛美,而不知衰亂之萌,肇於此矣。 夏 商 皆然,不獨 周 也。圣人知其然,恒不待其盛而亟反之?!?br />(4).從相反的方面說。 艾青 《〈詩選〉自序》:“形象思維的活動,在于使所有滯重的物質長上翅膀;反之,也可以使流動的物質凝固起來?!?張?zhí)煲?《皮帶》:“凡是希求著的,結果是達不到;反之,沒想到的事倒會意外地來臨的?!?/div>
《國語辭典》:歸正(歸正)  拼音:guī zhèng
重返于正道?!端疂G傳》第七九回:「你們?nèi)羧绱艘尚臅r,如何能夠歸正?」
《國語辭典》:回鑾(回鑾)  拼音:huí luán
舊時君主巡幸各地后還宮?!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執(zhí)事太監(jiān)啟道:『時已丑正三刻,請駕回鑾。』」
《漢語大詞典》:魯陽(魯陽)
(1).指 魯陽公 。 戰(zhàn)國 時 楚 魯陽邑 公,傳說為揮戈使太陽返回的英雄。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四:“愧無 魯陽 德,迴日向三舍?!?唐 李白 《日出入行》:“ 魯陽 何德,駐景揮戈?” 譚作民 噩夢詩:“振臂一揮心膽豪,十萬橫磨 魯陽 勇?!币嘧鳌?魯陽子 ”。 明 何景明 《贈李獻吉》詩之一:“世無 魯陽子 ,坐惜朱顏衰?!眳⒁姟?魯陽揮戈 ”。
(2).古地名。今 河南省 魯山縣 。漢書·地理志上:“ 南陽郡 : 魯陽 ,有 魯山 。古 魯縣 ?!?顏師古 注:“即《淮南》所云 魯陽公 與 韓 戰(zhàn),日反三舍者也?!?br />(3).復姓。 春秋 楚 公族有 魯陽 氏。見 漢 王符 潛夫論·志姓氏
《國語辭典》:魯陽揮戈(魯陽揮戈)  拼音:lǔ yáng huī gē
戰(zhàn)國時楚國魯陽公曾與韓激戰(zhàn),時值黃昏,魯陽公為挽頹勢,舞戈令太陽逆升的傳說。典出《淮南子。覽冥》。后用以稱揚人堅強勇敢,能挽回危局。如:「年輕人要有力挽狂瀾、魯陽揮戈的氣魄?!?/div>
分類:危局
《漢語大詞典》:歸寧(歸甯)
見“ 歸寧 ”。
《漢語大詞典》:回船(迴船)
掉轉船頭;駕船返回。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曹公 望 權 軍,嘆其齊肅,乃退”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權 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fā),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 權 因迴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王濬傳》:“臣水軍風發(fā),乘勢造賊城,加宿設部分行有次第,無緣得於長流之中迴船過 渾 ,令首尾斷絶?!?唐 杜甫 《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詩:“無計迴船下,空愁避酒難?!?/div>
《國語辭典》:歸國(歸國)  拼音:guī guó
返回自己的國家。如:「學成歸國」。
《漢語大詞典》:回棹(迴棹)
亦作“廻棹”。
(1).駕船返回。 唐 裴铏 《傳奇·孫恪》:“艤舟六七日,攜二子而迴棹?!?唐 袁郊 甘澤謠·圓觀:“明日 李公 迴棹,言歸 惠林 ?!?明 何景明 《雪夜九梅翁園同蒼谷宴集》詩之一:“乘興寧廻棹,寬愁數(shù)倒尊?!?br />(2).指歸舟。 唐 白居易 《杭州迴舫》詩:“欲將此意憑迴棹,與報 西湖 風月知?!?/div>
分類:歸舟返回
《國語辭典》:回復(回復)  拼音:huí fù
1.回旋反覆。唐。柳宗元夢歸賦〉:「若有鉥予以往路兮,馭儗儗以回復?!?br />2.回答、答覆?!段拿餍∈贰返谖逦寤兀骸稿X莊上掌匱進去,回復了秦鳳梧,秦鳳梧正驚得呆了?!?br />3.恢復。如:「回復國籍?!?/div>
《漢語大詞典》:還望(還望)
(1).回望。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景公 與 晏子 游於 少海 ,登 柏寢 之臺,而還望其國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將孰有此?!?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還望故鄉(xiāng),鬱何壘壘?!?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春日感懷》:“步登西城憐,還望東城陴?!?br />(2).環(huán)顧,四望。 宋 陳亮 《念奴嬌·登多景樓》詞:“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3).返回的希望。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欲營遷厝……便值本朝淪沒,流離如此,數(shù)十年間,絶於還望?!?/div>
《國語辭典》:歸本(歸本)  拼音:guī běn
歸還本錢?!豆僭捴改?。卷四。官話問答》:「秦實臣不依,定要歸本,不要利錢?!?/div>
《國語辭典》:返棹  拼音:fǎn zhào
把船開回來。泛指返回。如:「此去經(jīng)年,不知何時返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