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7詞典 1分類詞匯 126
《漢語大詞典》:歸涂(歸塗)
亦作“ 歸途 ”。
(1).返回的路途。 晉 陸機(jī) 《贈(zèng)從兄車騎》詩:“感彼歸涂艱,使我怨慕深?!?宋 蘇軾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歸涂千里盡風(fēng)荷,清唱一聲聞《露薤》?!?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設(shè)帳都門,歸涂遇寇?!?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 墨子 在歸途上,是走得較慢了?!?br />(2).猶歸趨,最終的途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若總其歸涂,則數(shù)窮八體?!?/div>
《國語辭典》:回去  拼音:huí qu
1.回到原來的地方?!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肝@舷壬偃蚬o了,方才上轎回去。」《紅樓夢》第六五回:「賈珍回去之后,以后亦不敢輕易再來?!?br />2.俗稱死亡為「回去」。
《漢語大詞典》:回帆(迴帆)
歸舟,乘船返回。 唐 杜甫 《回棹》詩:“順浪翻堪倚,迴帆又省牽?!?仇兆鰲 注:“且自 衡 迴 潭 ,舟行下水,故順浪而省牽?!?清 丘逢甲 《與林谷宜比部夜話》詩:“白云簪筆留詩夢, 黃海 迴帆話刼塵?!?/div>
《漢語大詞典》:歸志(歸志)
(1).返回的念頭。左傳·襄公九年:“師老而勞,且有歸志。”孟子·公孫丑下:“夫出 晝 ,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歸志。”
(2).猶歸服。孔叢子·論書:“茍由其道致其仁,則遠(yuǎn)方歸志而致其敬焉。”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況廼服義徒擁,歸志莫從?!?/div>
《國語辭典》:回馬(回馬)  拼音:huí mǎ
掉轉(zhuǎn)馬頭,改變馬行進(jìn)的方向。唐。白居易晚歸有感〉詩:「回馬獨(dú)歸來,低眉心郁郁?!?/div>
《漢語大詞典》:反馬(反馬)
春秋 、 戰(zhàn)國 時(shí),大夫以上嫁女,用馬車送到夫家,三個(gè)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車留下,把馬送回,叫作反馬。左傳·宣公五年:“秋,九月, 齊 高固 來逆女,自為也。故書曰:逆 叔姬 ,即自逆也。冬來,反馬也?!?孔穎達(dá) 疏:“禮送女適於夫氏,留其所送之馬,謙不敢自安於夫。若被出棄,則將乘之以歸,故留之也。至三月廟見,夫婦之情既固,則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馬,以示與之偕老,不復(fù)歸也?!?/div>
《國語辭典》:反照  拼音:fǎn zhào
光線反射。唐。白居易窗中列遠(yuǎn)岫〉詩:「碧愛新晴后,明宜反照中?!挂沧鳌阜嫡铡埂?/div>
《國語辭典》:回程  拼音:huí chéng
返回的路程。如:「他在回程途中遇上游行隊(duì)伍,耽擱了一下?!姑?。高明《琵琶記。伯喈夫婦上路回鄉(xiāng)》:「若念骨肉一家,須早辦回程。」
《漢語大詞典》:回還(迴還)
(1).猶往返,來回。 南朝 宋 武帝 《自君之出矣》詩:“思君如日月,回還晝夜生。” 宋 朱松 《西湖泛舟》詩:“風(fēng)艇縱看山轉(zhuǎn)側(cè),煙堤儘逐水回還?!?br />(2).返回原處。回來。 元 高文秀《澠池會(huì)》第一折:“早回還,教公子開顏?!?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半夜里恰回還,抵多少夕陽歸去晚。”
(3).返回原處。回去。 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huì)》第一折:“將 江 上應(yīng)有戰(zhàn)船,盡行拘收,不放 關(guān)公 回還?!?清 洪升 《長生殿·合圍》:“聽罷了令……各自里回還,鎮(zhèn)守定疆藩?!?br />(4).猶反復(fù)。 唐 李嶠 《汾陰行》:“路逢故老長嘆息,世事回還不可測?!?br />(1).退卻;返回。漢書·王尊傳:“及水盛隄壞,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尊 旁,立不動(dòng)。而水波稍卻迴還?!?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夫一志直往無迴還之慮、瀟灑任理無累著之心者,此乃保仙之子也?!?span id="pkuwaew" class="book">《百喻經(jīng)·與兒期早行喻》:“飢渴欲死,尋復(fù)迴還,來見其父?!?br />(2).回環(huán)曲折。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交錯(cuò)糾紛,迴還倚伏?!?元 張可久 《折桂令·皆山樓即事》曲:“愛樓居四面皆山。圖畫橫陳,步障迴還?!?/div>
《國語辭典》:還都(還都)  拼音:huán dū
返回京都?!度龂萘x》第三回:「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div>
分類:都城返回
《漢語大詞典》:還東(還東)
(1).回身向東;返回東土。宋書·鮮卑吐谷渾傳:“諸君試擁馬令東,馬若還東,我當(dāng)相隨去?!?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支道林 還東,時(shí)賢竝送於 征虜亭 ?!?br />(2).設(shè)席做東,還請別人。紅樓夢第六三回:“忽見 平兒 笑嘻嘻的走來,説:‘我親自來請昨日在席的人,今日我還東,短一個(gè)也使不得?!?span id="ohzipuz"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八回:“説是前回?cái)_了少爺?shù)模幌蛭丛€東,心上十分不安?!?span id="2mrwysi"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這些人除去 錢 王 二位是帶還東的,其餘全是 黃胖姑 的好友。”
《漢語大詞典》:歸道(歸道)
(1).謂辭謝師職。《后漢書·桓榮傳》:“臣師道已盡,皆在太子,謹(jǐn)使掾臣 汜 再拜歸道?!?李賢 注:“歸猶謝也?!?br />(2).返回的路,退路。六韜·虎韜:“敵人四合而圍我,斷我歸道?!?/div>
《漢語大詞典》:歸榮(歸榮)
猶榮歸。光榮地返回故鄉(xiāng)。 唐 司空圖 《送草書僧歸越》:“今繫名內(nèi)殿,且為歸榮,足以光于遠(yuǎn)矣?!?宋 歐陽修 《吉州學(xué)記》:“幸予他日因得歸榮故鄉(xiāng)而謁於學(xué)門,將見 吉 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明 無名氏 《云間雜志》卷中:“ 張南山 尚書歸榮,家訓(xùn)云:‘為吾后人者,生子雖多,不可不教;生女雖多,不可不舉?!?/div>
《漢語大詞典》:告至
(1).古代帝王封禪或出巡時(shí)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禮。書·舜典“歳二月,東巡守,至于 岱宗 ,柴” 孔 傳:“班瑞之明月,乃順春東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span id="a16lmvj"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四》:“又為告至壇,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禮志十七:“巡幸之制, 唐 《開元禮》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儀?!?br />(2).古代天子、諸侯外出返回時(shí),祭告祖廟并與群臣一起飲酒的禮儀。又稱“飲至”。左傳·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廟,反行飲至” 唐 孔穎達(dá) 疏:“孝子之事親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廟,反必告至……行言告廟,反言飲至,以見至有飲,而行無飲也?!眳⒁姟?告廟 ”、“ 飲至 ”。
《國語辭典》:復(fù)位(復(fù)位)  拼音:fù wèi
1.返回原來的位置。如:「司儀請主席向國父遺像鞠躬后復(fù)位?!?br />2.恢復(fù)原有的執(zhí)政地位。如:「土木堡之變后,明英宗被尊為太上皇,直到景帝駕崩后方才復(fù)位?!?/div>
《國語辭典》:還報(bào)(還報(bào))  拼音:huán bào
1.返回報(bào)知。《漢書。卷一。高帝紀(jì)上》:「行前者還報(bào)曰:『前有大蛇當(dāng)徑?!弧埂度龂萘x》第四回:「儒大怒,雙手扯住太后,直攛下樓,叱武士絞死唐妃,以鴆酒灌殺少帝,還報(bào)董卓。」
2.報(bào)復(fù)、反擊。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您這般順人情有甚好?則我這膿血臨身要還報(bào)!」
3.報(bào)應(yīng)。《元曲選。來生債。第二折》:「哦!方信道還報(bào)果無虛?!埂度龂萘x》第一○九回:「當(dāng)年伏后出宮門,跣足哀號別至尊。司馬今朝依此例,天教還報(bào)在兒孫?!?br />4.報(bào)答。如:「此恩日后必當(dāng)還報(bào)?!?/div>
《漢語大詞典》:走送
浙 東舊俗?;榧奕?,女家送親人將新娘送至男家門前即返回,謂之“走送”。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其家委親戚接待女氏親家,及親送客會(huì)湯次拂備酒四盞款待。若論 浙 東,以親送客急三杯或五盞而回,名曰‘走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