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4詞典 3分類詞匯 111
《漢語大詞典》:隨肩(隨肩)
(1).《禮記·曲禮上》:“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鄭玄 注:“肩隨者,與之并行差退?!焙笥谩半S肩”表示追隨左右,形影不離。 南朝 梁 蕭統(tǒng) 《七契》:“陶嘉月而結(jié)交游,藉芳辰而宴朋友。望 宜春 以隨肩,入 長楊 以攜手。” 唐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yán)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恩榮同拜手,出入最隨肩?!?清 唐孫華 《挽磐庵弟》詩:“出入每隨肩,連柎暎蕚棣?!?br />(2).客套話。猶言附驥尾、忝陪末列。 清 惲敬 《文昌宮碑陰錄》:“ 敬 以愚瞀隨肩州縣下吏,無以仰輔朝廷之制作?!?br />(3).朋友;故交。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兩京猶薄產(chǎn),四海絶隨肩?!?仇兆鰲 注:“薄產(chǎn),田園久荒。隨肩,故交日替?!?/div>
《國語辭典》:景從(景從)  拼音:yǐng cóng
緊相追隨,如影隨形?!段倪x。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唐。陳鴻《長恨傳》:「內(nèi)外命婦,熠耀景從?!?/div>
《漢語大詞典》:追從(追從)
追隨跟從。 宋 司馬光 《謝興宗惠草蟲扇》詩:“枯枝擁寒蜩,黃蘃粘飛蜂。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從?!?明 王寵 《旦發(fā)胥口經(jīng)湖中瞻眺》詩:“靈境指顧間,行當(dāng)往追從?!?清 吳偉業(yè) 《東萊行》:“愛弟棄官相追從,避兵盡室來 江 東?!?/div>
分類:追隨跟從
《國語辭典》:追述  拼音:zhuī shù
追溯往事,加以記載。《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追述先父之志,錄遺老之策?!?/div>
《漢語大詞典》:追賞(追賞)
(1).補(bǔ)加封賞。魏書·源子恭傳:“以 子恭 前在 豫州 戰(zhàn)功,追賞 襄城縣開國男 ,食邑二百戶?!?br />(2).追隨游賞。舊唐書·德宗紀(jì)下:“宜任文武百僚選勝地追賞為樂。” 宋 蘇轍 《登真興寺樓賦》:“非有意於求慕兮,徒今世之追賞?!?/div>
《國語辭典》:附和  拼音:fù hè
1.自己毫無定見,隨他人意見或行動而同聲應(yīng)和?!豆沤裥≌f。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或時唾罵嚴(yán)賊,地方人等齊聲附和?!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改闳绾蔚垢胶推鹦曼h來?索性要開學(xué)堂了?!?br />2.依附勾結(jié)。宋。葉適國子監(jiān)主簿周公墓志銘〉:「聲連勢合,附和傾朝廷?!埂睹魇?。卷一七九。列傳。鄒智》:「李林甫、牛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br />3.響應(yīng)、追隨。如:「許多同儕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張?!?/div>
《國語辭典》:隨軒(隨軒)  拼音:suí xuān
跟隨于車子后面。比喻追隨。宋。秦醇《譚意哥傳》:「魏諫議之鎮(zhèn)長沙,游岳麓時,意隨軒?!?/div>
《漢語大詞典》:影從(影從)
如影隨形。形容迅速依附、追隨。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靈帝紀(jì)中:“如此,則無交兵,守?zé)o堅城,不招必影從?!?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三:“天下忠義之士,必云合而影從?!?郭沫若 《羽書集·發(fā)揮大無畏精神》:“必須先有誠意,然后工作方能得心應(yīng)手;必須先能見重,然后對象方能響應(yīng)影從?!?/div>
《國語辭典》:郯子  拼音:tán zǐ
春秋時郯國的國君,孔子曾追隨他學(xué)習(xí)。唐。韓愈〈師說〉:「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div>
《漢語大詞典》:攀追
攀比追隨;攀高追遠(yuǎn)。 唐 李商隱 《韓碑》詩:“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 清 薛福成 《〈合肥蘇氏族譜〉序》:“夫攀追先民於曠遠(yuǎn)之世,於實無徵,於義無取。”
分類:追隨攀高
《國語辭典》:依隨(依隨)  拼音:yī suí
1.順從。宋。柳永 駐馬聽。鳳枕鸞帷詞:「二三載,如魚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憐多愛,無非盡意依隨?!挂沧鳌敢缽摹?。
2.跟隨?!队罉反蟮鋺蛭娜N。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二出》:「被父母禁持,投東摸西,將一個表子依隨?!?/div>
《國語辭典》:步后塵(步後塵)  拼音:bù hòu chén
追隨仿效。也作「步人后塵」。
《漢語大詞典》:波委
(1).如水波聚積。形容眾多。 唐 李逢吉 《石壁寺甘露義壇碑》:“入貨者波委,就役者子來?!?br />(2).隨波浮沉。比喻追隨世俗。 清 黃宗羲 《黃孚先詩序》:“ 孚先 情意真摯,不隨世俗波委?!?/div>
《國語辭典》:嘍啰(嘍囉)  拼音:lóu luó
1.聰明干練。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刬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嘍啰,請起來波小哥。」也作「婁羅」、「僂儸」、「樓羅」。
2.蠻族的語言和聲調(diào)。也作「婁羅」、「僂儸」、「樓羅」。
3.盜匪的部下?!端疂G傳》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qiáng)人,扎下個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啰,有百十匹好馬?!挂沧鳌笂淞_」、「僂儸」。
《漢語大詞典》:追參(追參)
追隨參與。 三國 魏 應(yīng)璩 《與侍郎曹長思書》:“薄援助者,不能追參於高妙,復(fù)歛翼於故枝。” 宋 曾鞏 《謝中書舍人表》:“敷導(dǎo)訓(xùn)辭,懼空疎之難強(qiáng);追參諷議,憂蹇淺之易窮。”
分類:追隨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