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4詞典 3分類詞匯 111
《漢語大詞典》:俠轂(俠轂)
(1).指跟隨在車子兩側(cè)擔(dān)任護(hù)衛(wèi)。亦指擔(dān)任這種護(hù)衛(wèi)的武裝衛(wèi)隊(duì)。俠,通“ 夾 ”。南史·齊晉安王子懋傳:“ 隆昌 元年,為征南大將軍……敕留 西楚 部曲助鎮(zhèn) 襄陽 ,單將白直、俠轂自隨?!?span id="k6gik1r"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元年》:“ 顯達(dá) 密啟 西昌侯 鸞 , 鸞 徵 顯達(dá) 為車騎大將軍;徙 子懋 為 江州 刺史,仍令留部曲助鎮(zhèn) 襄陽 ,單將白直、俠轂自隨?!?胡三省 注:“諸王有白直,有夾轂隊(duì)。俠,讀曰夾?!?br />(2).比喻追隨在左右。《公羊傳·哀公四年》“蒲社災(zāi),何以書?記災(zāi)也” 漢 何休 注:“是后, 宋 事彊 吳 , 齊 晉 前驅(qū), 滕 薛 俠轂, 魯 衛(wèi) 驂乘?!眳⒁姟?夾轂隊(duì) ”。
《漢語大詞典》:夾轂隊(duì)(夾轂隊(duì))
南朝 諸王親兵。諸王出則夾車作衛(wèi)隊(duì),故名。宋書·海陵王休茂傳:“夜挾 伯超 及左右 黃靈期 …… 余雙 等,率夾轂隊(duì),於城內(nèi)殺典籤 楊慶 ?!?span id="skmowik" class="book">《資治通鑒·宋孝武帝大明五年》載此事, 胡三省 注云:“ 宋 諸王有夾轂隊(duì),蓋左右親兵也,出則夾車為衛(wèi)。”南齊書·焦度傳:“補(bǔ) 晉安王 子勛 夾轂隊(duì)主。隨鎮(zhèn) 江州 ?!币嗍》Q“ 夾轂 ”。南史·王華傳:“ 文帝 未親政事,悉委司馬 張邵 …… 邵 性豪,每行來常引夾轂?!?明 梅鼎祚 《玉合記·緣合》:“何勞夾轂問華居, 柳市 南頭去。”
《國語辭典》:光頭(光頭)  拼音:guāng tóu
1.頭上不留頭發(f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鄭生望著光頭,把這壺盡著力一下打去,廣明打得頭昏眼暗,急伸手摸頭時(shí),鄭生又是兩三下,打著腦袋,撲的暈倒?!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笎汉蜕邪牙虾蜕械墓忸^捏一捏,把葫蘆藥酒倒出來吃了一口?!?br />2.頭上不戴帽子。如:「他不習(xí)慣光頭,一年四季總戴著帽子?!?br />3.梳理頭發(fā)。元。馬致遠(yuǎn)《青衫淚》第一折:「只是咱這等人家,要早起些,光頭凈面,打扮的嬌媚些。」
4.光線的亮度?!独蠚堄斡洝返谝欢兀骸高@縣里出的燈,樣式又好,火力又足,光頭又大,五大洲數(shù)他第一。」
《國語辭典》:同路人  拼音:tóng lù rén
凡同情、贊助某一政治組織的政策、主張,且實(shí)際提供各種幫助,而自己又不屬該組織的成員,都稱為「同路人」。
《國語辭典》:隨輩(隨輩)  拼音:suí bèi
從眾?!逗鬂h書。卷四五。周榮傳》:「興抱奇懷能,隨輩棲遲,誠可嘆惜?!?/div>
分類:追隨眾人
《漢語大詞典》:托驥
1.《后漢書。隗囂傳》:"帝報(bào)以手書曰:'慕樂德義,思相結(jié)納……數(shù)蒙伯樂一顧之價(jià),而蒼蠅之飛,不過數(shù)步,即托驥尾,得以絶群。'"李賢注:"張敞書曰:'蒼蠅之飛,不過十步,自托騏驥之尾,乃騰千里之路。然無損于騏驥,得使蒼蠅絶群也。'見敞傳。"后以"托驥"比喻追隨于有地位、有前程的賢能之后。
《漢語大詞典》:追效
追隨仿效。 清 顧祿 清嘉錄·神荼郁壘:“於是,縣官常於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前事,冀以衛(wèi)兇也?!?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由是通無遠(yuǎn)識(shí),罕能追效前人?!?/div>
分類:追隨仿效
《漢語大詞典》:殉沒
舍身以追隨死者。沒,通“ 歿 ”。 晉 陸機(jī) 《挽歌》之一:“殉沒身易亡,救子非所能。”
《漢語大詞典》:參綴(參綴)
(1).參與附綴。意謂追隨。 宋 秦觀 《送平仲學(xué)士》詩:“南宮參綴端如夢(mèng),東觀分?jǐn)y空復(fù)情。”
(2).參酌連綴。 郭沫若 《歷史人物·屈原研究》:“經(jīng)我把它們參綴起來,才成了全文?!?/div>
《漢語大詞典》:疊踵(疊踵)
猶接踵,追隨。 唐 皮日休 《文中子碑》:“ 仲尼 之化,不及於一國,而被於天下……故 孟子 疊踵 孔 圣,而贊其道。”
分類:接踵追隨
《漢語大詞典》:連跡(連跡)
亦作“ 連跡 ”。
(1).蹤跡相連。 清 沈名蓀 《長安富人行》:“ 長安 富人多似昔,九陌三衢馬連跡。”
(2).追隨,仿效。 三國 魏 伏義 《與阮嗣宗書》:“動(dòng)則不能龍攄虎超,同機(jī) 伊 霍 ;靜則不能珠潛璧匿,連跡 巢 光 。”
《國語辭典》:亦步亦趨(亦步亦趨)  拼音:yì bù yì qū
本指學(xué)生跟隨老師的腳步。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褂靡孕稳菔率路滦Щ蜃冯S別人。如:「我們?nèi)衾鲜歉谙冗M(jìn)國家的后面亦步亦趨,永遠(yuǎn)不會(huì)有自己的成就?!挂沧鳌敢徊揭悔叀埂?/div>
《國語辭典》:執(zhí)鞭墜鐙(執(zhí)鞭墜鐙)  拼音:zhí biān zhuì dèng
鐙,掛在馬鞍兩旁供騎者踏腳的東西。執(zhí)鞭墜鐙指手持馬鞭、放置馬鐙,表示追隨左右、任由差遣的意思。《水滸傳》第三○回:「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當(dāng)以執(zhí)鞭墜鐙,伏侍恩相?!埂段饔斡洝返谌呕兀骸笌煾福闶俏抑厣改敢话?,莫說挑擔(dān),情愿執(zhí)鞭墜鐙,伏侍老爺,同行上西天去也?!挂沧鳌笀?zhí)鞭隨鐙」。
《漢語大詞典》:追順(追順)
追隨,遵循。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三:“愿君捐忿和怒,追順先王,以復(fù)教寡人?!?/div>
分類:追隨遵循
《漢語大詞典》:枝附影從(枝附影從)
枝條附著樹干,影子隨從形體。比喻追隨模仿。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自 桓麟 《七説》以下, 左思 《七諷》以上,枝附影從,十有餘家?!?/div>
《漢語大詞典》:踵呼
追隨吶喊。比喻響應(yīng)號(hào)召。 清 王夫之 《繹思》:“則 大澤 踵呼,彌年蹀血者,匪馮生之景命,所爭(zhēng)續(xù)絶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