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行書(行書)  拼音:xíng shū
書體名。筆勢和字形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比草書端莊,近于楷書,但筆勢較流暢活潑。書體自由,講究點畫、結構和墨色的變化。也稱為「連真」。
《國語辭典》:行卷  拼音:xíng juàn
古代應試者于考前將自己的詩文寫于卷軸內,呈給達官貴人冀求延譽介紹。唐。李商隱與陶進士書〉:「文尚不復作,況復能學人行卷耶?」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李播》:「有李生攜詩謁之,播曰:『此吾未及第時行卷也?!弧?/div>
《國語辭典》:禮記(禮記)  拼音:lǐ jì
書名。漢戴圣所輯,四十九篇。為十三經之一,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學所記。有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元陳浩集說、清孫希旦集解等。也稱為「小戴禮記」。
《漢語大詞典》:詩存(詩存)
詩的選集。有別集,如 清 魯一同 的《通甫詩存》;有總集,如 清 曹庭棟 編的宋百家詩存。
《國語辭典》:詩選(詩選)  拼音:shī xuǎn
挑選較優(yōu)良、較有名氣的詩,編輯而成的書冊。如:「這本詩集所選收的詩大部分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div>
《國語辭典》:選家(選家)  拼音:xuǎn jiā
舊時選集科場墨卷八股文章的人。其所選刊的文章,作為舉子投考的楷模?!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竿ǘ即笠?,來了幾位選家;僻壤窮鄉(xiāng),出了一尊名士?!?/div>
《漢語大詞典》:房稿
明 清 進士平日所作的八股文選集。又稱房書。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十八房:“至乙卯以后,而坊刻有四種:曰程墨,則三場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則十八房進士之作;曰行卷,則舉人之作;曰社稿,則諸生會課之作?!?清 李漁 《慎鸞交·訂游》:“小弟因在房稿之中讀過佳篇,極相契慕,所以聞得駕臨,就來拜訪?!?清 趙翼 陔馀叢考·刻時文:“其后坊刻漸眾,大約有四種……曰房稿,則十八房進士之舊作?!?/div>
《漢語大詞典》:北宮詞紀
散曲選集。明代陳所聞編。六卷。與《南宮詞紀》合稱《南北宮詞紀》。其中所收湯式、陳鐸和編者自己所作的散曲,有部分為他書所未收。
《漢語大詞典》:南音三籟
散曲戲曲選集。明代凌濛初編。四卷,其中散曲、戲曲各二卷。選收元、明兩代的南曲作品,分為天籟、地籟、人籟三等,故名。
《漢語大詞典》:評選本(評選本)
附有評論的作品選集。 朱自清 《詩文評的發(fā)展》:“不過 唐 宋 以來,詩文評確還在繼承從前的傳統發(fā)展著,各家文集里論文論詩之作,各家詩話,以及選本、評選本、評點本、加上詞話、曲品等,數量著實驚人?!?/div>
《漢語大詞典》:盛世新聲
散曲、戲曲選集。明代人選輯。十二集。收錄元、明代散曲套數和戲曲曲文四百余套,小令五百余首,其中包括時調小曲。均為當時演唱的作品,按宮調編列。
《國語辭典》:今古奇觀(今古奇觀)  拼音:jīn gǔ qí guān
書名。明末抱甕老人編。自三言二拍中選出佳作四十篇,成為一集,約刊于崇禎末年。故事多富于傳奇性,內容以忠孝節(jié)義為主。
《漢語大詞典》: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于1951年至1960年出版了四卷,經毛澤東校閱,收入了1925年12月至1949年9月的一百五十八篇著作。1977年4月,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出版了第五卷,收入了1949年9月至1957年11月的著作七十篇,因第五卷若干文章未經毛澤東審定,且文章的選編及注釋等反映了當時“左”傾思想的影響,現已不再繼續(xù)發(fā)行。一至四卷本經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修訂,于1991年出版第二版,除保持原有篇目外,只在第一卷中增加了《反對本本主義》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