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漢語大詞典》:開皇(開皇)
道書以為劫名。隋書·經(jīng)籍志四:“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龍漢、開皇,是其年號(hào)。其間相去經(jīng)四十一億萬載?!?宋 陸游 《玉京行》:“玉京清都奉紫皇,赤明開皇劫茫茫。” 錢仲聯(lián) 校注:“﹝《元始天尊度人經(jīng)》 上陽子 注﹞‘北方得五氣以分天境,劫號(hào)開皇?!?/div>
分類:開皇道書
《國語辭典》:玉書(玉書)  拼音:yù shū
1.論述玉的書籍。三國魏。曹丕 又與鐘繇書:「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br />2.神仙的書,讖緯家以此為素王受命的瑞徵。晉。王嘉《拾遺記》卷三:「夫子未生時(shí),有麟吐玉書于闕里人家,云:『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弧?br />3.道家修鍊的書?!饵S庭內(nèi)景玉經(jīng)。卷上。卜清章》:「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br />4.詔書。宋。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鰲禁輟頗牧詞:「玉書下,褒懿績(jī),促曹裝?!骨?。袁枚《隨園詩話》卷五:「他日玉書傳詔日,江天何處覓漁翁?」
《漢語大詞典》:玉字
(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書的內(nèi)容。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庚子,﹝ 禹 ﹞登 宛委山 ,發(fā)金簡(jiǎn)之書,案金簡(jiǎn)玉字,得通水之理。” 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金簡(jiǎn)玉字之書,玄霜絳雪之寶,俗士所不能窺,學(xué)徒不敢輕慕?!?宋 陸游 《游學(xué)射山遇景道人》詩:“若人真我友,玉字當(dāng)共讀?!?br />(2).對(duì)他人文字的美稱。 唐 李白 《洞庭醉后送呂使君杲流澧州》詩:“贈(zèng)劍刻玉字, 延平 兩蛟龍?!?/div>
《漢語大詞典》:清健
(1).清明強(qiáng)健。 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朱承議》:“ 朱公 清健康寧?!?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七十九齡尚清健,老來第一老門生。”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老先生倒很清健,三公司, 大馬路 ,都陪他去玩過啦?”
(2).清新剛勁。 宋 魏泰 臨漢隱居詩話:“至如 永叔 之詩,才力敏邁,句亦清健,但恨其少餘味爾?!?明 袁宏道 《虎耳巖不二和尚碑記》:“短髩數(shù)莖如雪,見人闔其目,聞根甚利,語清健,望而知為有道?!?陳垣 《史諱舉例·因避諱斷定時(shí)代例》引 羅振玉 《雪堂??簳鴶洝?/span>下,跋 敦煌 本殘道書云::“書法清健,有 鐘 薛 風(fēng)。”
(3).精神清爽振奮。《金瓶梅詞話》第二七回:“漣漪戲彩鴛,緑荷翻,清香瀉下瓊珠濺,香風(fēng)扇,芳沼邊,閑亭畔,坐來不覺人清健?!?/div>
《國語辭典》:玉札  拼音:yù zhá
1.玉制的書札。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七。玉札》:「此金簡(jiǎn)玉札出自太上靈都之宮,刻玉為之?!?br />2.一種藥。指地榆。唐。韓愈 進(jìn)學(xué)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也。」
3.尊稱他人的書簡(jiǎn)。唐。皮日休 懷華陽潤卿博士詩三首之三:「數(shù)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漿漱齒空。」
《漢語大詞典》:瓊笈(瓊笈)
(1).玉飾的書箱。多指道書。漢武帝內(nèi)傳:“ 上元夫人 語帝曰:‘ 阿母 今以瓊笈妙藴,發(fā)紫臺(tái)之文,賜女八會(huì)之書、五岳真形,可謂至珍且貴?!?金 元好問 《通真子墓碣銘》:“瑯函瓊笈閉九淵,垂芒八角星日懸?!?br />(2).仙人的名籍。 宋 毛幵 《念奴嬌·記夢(mèng)》詞:“寄語青童,何時(shí)丹就,為我留瓊笈?!?/div>
《漢語大詞典》:隱訣(隱訣)
指道家的秘訣。亦指道書。 唐 歐陽炯 《大游仙詩》:“囊中隱訣多仙術(shù),肘后方書濟(jì)俗人?!?明 王世貞 《孫兆孺華陽巾歌》:“手抄隱訣名登真,松風(fēng)不厭旦夕聞。”
《漢語大詞典》:赤章
道書有赤松子章歷,載“千二百官儀,三百大章”,其卷二引《太真科》曰:“諸疾病,先上首狀章;不愈,即上解考章;不愈,上解先亡罪謫章;不愈,上遷達(dá)章;若沉沉,上卻殺收注鬼章;若頓困,上解禍惡大章?!背嗾?,即赤松子章歷,后因以借指道家向天官禱告禳災(zāi)的章本。梁書·沈約傳:“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稱禪代之事,不由己出?!?宋 劉克莊 《鷓鴣天·腹疾困睡》詞:“前度看花白髮郎,平生痼疾是清狂。幸然無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span id="sil77dz"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丙子,命宗師 張留孫 即行宮作醮事,奏赤章於天,凡五晝夜?!?/div>
《漢語大詞典》:瓊書(瓊書)
(1).美稱出家人的詩文。 唐 劉禹錫 《送惟良上人》詩:“玄牝無關(guān)鎖,瓊書捨文字?!?唐 柳宗元 《韓漳州書報(bào)徹上人亡因寄二絕》之二:“頻把瓊書出袖中,獨(dú)吟遺句立秋風(fēng)?!?br />(2).指佛經(jīng)、道書。 明 高啟 《薦亡將齋榜》:“發(fā)金籙瓊書之秘,降羽幢玉節(jié)之光?!?/div>
《漢語大詞典》:玉格
(1).玉做的筆架。 宋 周必大 玉堂雜記:“御前設(shè)小案,用牙尺壓蠲紙一幅,傍有漆匣小歙硯,寘筆墨于玉格?!?br />(2).道教語。指書架。云笈七籤卷三:“東殿金房玉格,有寶經(jīng)三百卷,玉訣九千篇。”
(3).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以“玉格”、“貝編”為篇名,述道釋之事。后因以指道書。 清 鈕琇 《〈觚賸〉自序》:“游跡則雁池鳧渚,閲歷徧賒;行裝則《玉格》《貝編》,討搜獨(dú)富?!?/div>
《漢語大詞典》:玉箓(玉籙)
道書,符箓。《中黃真經(jīng)·釋題》“不學(xué)不知謂之蒙”注:“學(xué)道修行,大忌輕言泄事,縱得玉籙金章,終不成道?!?唐 黃滔 《祭先外舅》:“東尋玉籙,則 龍虎 嵳峩,南訪金沙,則 羅浮 突屼?!?/div>
分類:道書符箓
《漢語大詞典》:金華洞(金華洞)
勝跡名。道書稱三十六洞天之一,在 浙江省 金華市 北 金華山 下。云笈七籤卷二七:“第三十六 金華山 洞,周迴五十里,名曰 金華洞 元天,在 婺州 金華縣 ,屬 戴真人 治之?!?/div>
《漢語大詞典》:霞編(霞編)
道書,道教典籍。 明 屠隆 《綵毫記·湘娥訪道》:“因此叩靈壇,齋心禮上仙。手啟霞編,口授真詮?!?/div>
《漢語大詞典》:石笈
指藏道書的石箱。云笈七籤卷六五:“若好道之人,能潛身山林,精思至味,其能久於其道者,神仙自當(dāng)開發(fā)石笈,顯然而示之?!?/div>
分類:道書
《漢語大詞典》:靈厖(靈厖)
指枸杞根。古代道書言,千載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 宋 蘇軾 《小圃五詠·枸杞》:“靈厖或夜吠,可見不可索。仙人倘許我,借杖扶衰疾?!?王文誥 輯注:“ 李 注: 劉禹錫 《枸杞井》詩: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眳㈤?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
分類:枸杞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