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5—1152 【介紹】: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向敏中玄孫。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補(bǔ)承奉郎。宣和間累遷淮南轉(zhuǎn)運(yùn)判官、京畿轉(zhuǎn)運(yùn)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與李綱友善,為黃潛善所罷。紹興間累知廣州、江州,進(jìn)徽猷閣待制,除戶部侍郎。晚知平江府,以拒金使入境議和忤秦檜,致仕退閑十五年。有《薌林集》、《薌林家規(guī)》。
全宋詩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開封(今屬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補(bǔ)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發(fā)運(yùn)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為京畿轉(zhuǎn)運(yùn)副使兼發(fā)運(yùn)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紹興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荊湖東路安撫司。因曹成兵變事,提舉江州太平觀。起知廣州,未幾致仕。尋起知江州,改江東轉(zhuǎn)運(yùn)使。八年,徙兩浙路轉(zhuǎn)運(yùn)使,除戶部侍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八),尋出知平江府。時金使議和將入境,不肯金詔,乃致仕。卜居臨江軍清江,號所居曰薌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邊集》一卷、《酒邊詞》二卷。事見《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閣直學(xué)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銘》、《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狀》,《宋史》卷三七七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三八三○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號薌林居士,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元符末以恩補(bǔ)官,三遷知咸平縣。宣和中除淮南轉(zhuǎn)運(yùn)判官。高宗朝歷江淮發(fā)運(yùn)副使、江東轉(zhuǎn)運(yùn)使、兩浙都轉(zhuǎn)運(yùn)使,除戶部侍郎,罷知平江府。尋致仕,名所居曰薌林。紹興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著有《薌林家規(guī)》、《薌林文集》三十卷、《酒邊詞》二卷(存)。見胡宏《向侍郎行狀》(《五峰集》卷三),汪應(yīng)辰《向公墓志銘》(《文定集》卷二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0—1138 【介紹】: 宋洛陽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號簡齋。陳希亮曾孫?;兆谡腿甑巧仙峒卓?。授文林郎充開德府教授。累遷太學(xué)博士。金兵破開封,避亂南下。高宗紹興元年至行都紹興,歷任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參知政事。工詩,初學(xué)黃庭堅(jiān)、陳師道,后師杜甫,抒寫家國之感,傷時恨別,悲壯蒼涼。后人推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亦能詞。有《簡齋集》、《無住詞》。
全宋詩
陳與義(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開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學(xué)博士、著作佐郎(《容齋四筆》卷一四)。謫監(jiān)陳留酒稅。南渡后,避亂襄漢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為兵部員外郎。紹興元年(一一三一)遷中書舍人,兼掌內(nèi)制。拜吏部侍郎,改禮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為給事中(宋《嘉泰吳興志》卷一四)。以病告,提舉江州太平觀。復(fù)為中書舍人。六年,拜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七年,為參知政事。八年,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湖州,因病,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陳公資政墓志銘》)。有《簡齋集》三十卷、《無住詞》一卷傳世?!?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陳與義詩,以元刻《增廣箋注簡齋詩集》(此本為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四部叢刊》據(jù)以影印,舊說宋刻,藏北京圖書館)及元抄《簡齋外集》為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鮮本《須溪先生評點(diǎn)簡齋詩集》(簡稱須溪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簡齋集》(簡稱四庫本)等。編為三十一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陳與義(1090-1139) 字去非,自號簡齋。洛陽人。江西詩派代表作家。有《簡齋集》、《無住詞》。
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陳與義(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號簡齋,又號無住道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開德府教授,歷太學(xué)博士、著作佐郎等。靖康之亂,避地襄漢,輾轉(zhuǎn)湖湘廣閩。紹興元年,召至行在所,除起居郎,遷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出知湖州,復(fù)入為給事中,中書舍人,除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七年,拜參知政事。八年卒,年四十九。與義工詩,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有盛名于世。著有《簡齋集》(存)、《無住詞》(存)、《陳簡齋內(nèi)外制》(佚)。見張嵲《陳公資政墓志銘》(《紫微集》卷三五),《宋史》卷四四五本傳,《遂初堂書目》。
《漢語大詞典》:酒稅
政府對酒所征收的稅。說郛卷十二引 宋 賈似道 《悅生隨鈔·漫浪野錄》:“ 子由 監(jiān) 筠州 酒稅, 子瞻 嘗就見之?!?span id="0ysigyc"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征榷四》:“﹝ 唐 ﹞ 德宗 建中 元年罷酒稅?!?/div>
《國語辭典》:煙酒稅(煙酒稅)  拼音:yān jiǔ shuì
一種對香煙及酒類所課徵的稅,屬中央稅。
《漢語大詞典》:曲糵
亦作“麴櫱”。亦作“ 麴孽 ”。亦作“麯櫱”。
1.酒曲。書·說命下:“若作酒醴,爾惟麴糵?!?孔 傳:“酒醴須麴糵以成。” 漢 王充 論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蘗?!?唐 沈亞之 《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之一:“眾庶之氣,雜于陰陽,陶于變化者,其由麴孽乎!” 宋 蘇軾 《鹽官大悲閣記》:“秫稻以為酒,麴糵以作之?!?br />2.指酒。宋書·顏延之傳:“交游闒茸,沉迷麴糵?!?明 鄭若庸 《玉玦記·商嫖》:“每日價躭圖麯蘗,誰知道慇懃呵杯酒有弓虵?!?清 方文 《窮冬六詠·無酒》:“生來 嵇 阮 性,麯蘗助天機(jī)?!?br />3.酒稅。資治通鑒·唐昭宗天復(fù)二年:“掌書記 李襲吉 獻(xiàn)議,略曰:‘國富不在倉儲,兵強(qiáng)不由眾寡,人歸有德……至於率閭閻,定間架,增麴糵,檢田疇,開國建邦,恐未為切?!?/div>
分類:酒曲酒稅
《漢語大詞典》:曲蘗(麴蘗)
曲蘗:幼芽屈曲。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六·干支:“乙,言萬物初生,曲蘗而未伸也。”
麴蘗同“ 麴糵 ”。
分類:幼芽屈曲
《漢語大詞典》:曲蘗
見“ 麴糵 ”。
《漢語大詞典》:酒課(酒課)
酒稅。 宋 蘇轍 《論蜀茶五害狀》:“所得茶稅、雜稅錢及酒課增羨,又可得數(shù)十萬貫?!?span id="gwsaooa"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下七》:“ 天禧 四年,轉(zhuǎn)運(yùn)副使 方仲荀 言:‘本道酒課舊額十四萬貫,遺利尚多?!?/div>
分類:酒稅
《國語辭典》:曲錢(麴錢)  拼音:qú qián
酒戶所納的稅金?!端问?。卷一八五。食貨志下七》:「治平四年,手詔蠲京師酒戶所負(fù)曲錢十六萬緡?!挂卜Q為「曲引錢」。
《漢語大詞典》:曲課(麴課)
酒稅。金史·食貨志四:“二十七年,議以天下院務(wù),依 中都 例,改收麴課,而聽民酤?!?/div>
分類:酒稅
《漢語大詞典》:酒租
酒稅。南史·齊紀(jì)下·廢帝東昏侯:“都下酒租,皆折輸金,以供雜用?!?span id="gcyucms" class="book">《宋史·張九成傳》:“既至,倉庫虛乏,僚屬請督酒租宿負(fù)苗絹未輸者。 九成 曰:‘縱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
分類:酒稅
《漢語大詞典》:曲法(麴法)
曲法:枉法。周書·史寧傳:“嘗出,有人訴州佐曲法, 寧 還付被訟者治之?!?宋 范仲淹 《再奏進(jìn)前所陳十事》:“為天下官吏,不亷則曲法;曲法則害民?!?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神正直而聰明,亦必不以所愛之故,曲法庇一騶?!?br />麴法:1.征酒稅的法律。新唐書·食貨志四:“ 昭宗 世,以用度不足,易京畿近鎮(zhèn)麴法,復(fù)榷酒以贍軍?!?br />(2).釀酒制曲的方法。宋史·食貨志下七:“凡醖用秔、糯、粟、黍、麥等及麴法、酒式,皆從水土所宜?!?/div>
《漢語大詞典》:入務(wù)(入務(wù))
(1).謂著手處理。 唐 白居易 《晚興》詩:“將吏隨衙散,文書入務(wù)稀?!?br />(2). 宋 代掌酒稅之官名酒務(wù),亦借稱酒店。因以“入務(wù)”謂止酒不飲。 宋 蘇軾 《七月五日》詩之一:“避謗詩尋醫(yī),畏病酒入務(wù)?!?王十朋 集注引 陳師道 曰:“酒入務(wù),謂止酒不飲也?!?宋 蘇軾 《趙郎中見和戲復(fù)答之》詩:“ 趙子 飲酒如淋灰,一年十萬八千杯。若不令君早入務(wù),飲竭東海生黃埃?!?/div>
《漢語大詞典》:榷酒錢(榷酒錢)
唐 代對酤戶及酤肆征收的酒稅。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賦稅及鑄錢等狀》:“今請?zhí)煜轮莞毒棋X,一切據(jù)貫配入兩稅,仍取兩貫以上戶均配,兩貫以下戶不在配限?!?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 貞元 中, 李錡 任觀察使日,職兼鹽鐵,百姓除實(shí)出榷酒錢外,更置官酤?!?/div>
分類:征收酒稅
《漢語大詞典》:曲引錢(麴引錢)
亦作“麯引錢”。 一種酒稅。宋史·食貨志上二:“ 湖南 有土戶錢、折絁錢、醋息錢、麯引錢,名色不一?!?/div>
分類:酒稅
《漢語大詞典》:曲監(jiān)(麴監(jiān))
舊指酒官。負(fù)責(zé)監(jiān)收酒稅。金史·李師夔傳:“少倜儻,有大志。以廕入仕,為本州麴監(jiān)?!?/div>
《漢語大詞典》:鹽曲錢
同“鹽麴錢”。
鹽稅和酒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