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金文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寧國府宣城人。善畫,工書法,能詩。

人物簡介

簡介
字敬甫。朝鮮光州人。生員同年。壬子丙科一人。官禮曹判書。謚文敬。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善山人。字文之。號久庵。
金豪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金豪(1510年—?),字文興,浙江金華府蘭溪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九名,登第三甲第二百零八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升南京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三十二年升任常州府知府,官至按察司副使。

人物簡介

簡介
金麟厚(1511—1560),朝鮮王朝哲學家、詩人。字厚之,號河西、湛齋。本貫蔚山,謚號文正。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應霖,號寓庵、萬窩,謚文端、文靖,封花山君。

人物簡介

維基
金應奎,字文宿,號對峰,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民籍。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四十二名進士。工部觀政,授行人,三十六年八月選授山東道試御史,十月實授御史,后出為四川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簡介
金長生(朝鮮語:???,1548年7月8日-1631年8月3日),字希元,號沙溪,謚號文元。本貫光山金氏。是朝鮮王朝的學者和政治家、詩人、思想家,朝鮮中期的巨儒及士林派政治人,禮學者之一人,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景擇,號仙源、楓溪、溪翁,謚文忠。

人物簡介

簡介
字叔度,號清陰,又號石室。進士文科重試,典文衡,議政府左議政,贈領議政,謚文正。有《朝天錄》。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叔度,朝鮮人。有《朝天錄》。

人物簡介

簡介
金瑬(朝鮮語:??/??,1571年—1648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字冠玉,號北渚,本貫順天,是西人黨的一員。金瑬在宣祖朝以科舉入仕,至光海君時官至江界府使,因大北派當權而賦閑在家,密謀政變,扶植綾陽君李倧,在1623年取得成功,是為仁祖反正,事后策靖社勛第一,封“升平府院君”。丁卯胡亂后拜相,但因在追崇元宗的問題上忤逆仁祖而免職。丙子胡亂前夕起用為領議政兼八道都巡察使,但其父子在丙子胡亂中表現(xiàn)欠佳,戰(zhàn)后兒子金慶征被賜死,自己亦被罷官。后又兩度被任命為領議政,因反對仁祖處死憫懷嬪而去職。1648年,金瑬去世,謚號文忠,配享仁祖廟庭。有《北渚集》傳世。

人物簡介

簡介
金集(1574年—1656年),朝鮮王朝宣祖、孝宗年間的學者。字士剛,號慎獨齋,謚號文敬。

人物簡介

簡介
金堉(朝鮮語:??,1580年—1658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實學者。字伯厚,號潛谷、晦靜堂,本貫清風,屬于西人黨。仁祖初狀元及第,孝宗時官居領議政,在忠清、全羅兩道推廣大同法,頗有成效,家族亦聯(lián)姻王室,明圣王后、孝懿王后均為其后代。死后謚號文貞,有《潛谷遺稿》《潛谷筆談》等著作傳世。金堉一生四次出使中國,其中一次使明,三次使清。他也是朝鮮最后一位出使明朝的使臣(朝天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3—1670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吳江人,字豈凡,號息齋。明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甲申年先降李自成,再降清,以原官任用。順治間官至大學士,為文學侍從之臣??滴踉曛率恕S腥嗽谄溟T上貼一聯(lián):“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刺之為“忘八”、“無恥”。有《金文通公集》?!拔耐ā睘榍宄u,集中不載明朝時所作。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一
金之俊,字彥章,一字豈凡,吳江人。明萬歷己未進士,歷官兵部侍郎。入國朝,官至中和殿大學士,加太傅兼太子太傅。謚文通。有《息齋集》。
維基
金之?。?593年—1670年),字豈凡,一字彥章,號息齋。南直隸吳江縣八都(今蘇州市吳江區(qū))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明萬歷末年以進士入仕,累官兵部侍郎。明亡降李自成,隨即降清,順治年間歷任工部、吏部尚書,官至秘書院大學士,加太傅。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由善,號松崖,謚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