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鐘鼎文(鐘鼎文)  拼音:zhōng dǐng wén
殷周至漢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參見「金文」條。
《國語辭典》:吉金文  拼音:jí jīn wén
即金文。古以祭祀為吉禮,故稱鑄于祭器上的文字為「吉金文」。
《國語辭典》:古文  拼音:gǔ wén
1.上古的文字?!段倪x。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于壞壁之中。」
2.漢代經學的一派,以先秦古文所書?!段倪x。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于學官?!?jié)h。許慎〈說文解字序〉:「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br />3.唐宋文壇上古文運動所主張的先秦兩漢的文體。相對于駢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約選。序〉:「自魏、晉以后,藻繪之文興,至唐韓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學者以先秦、盛漢辯理論事質而不蕪者為古文?!箙⒁姟腹盼倪\動」條。
4.泛指文言文?!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溉粲性娰x古文更好了,容日細細捧讀。」
《漢語大詞典》:古文經學(古文經學)
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的一個流派。 西漢 朝廷重視今文經籍,設立學官傳授,而在 孔 壁和民間發(fā)現(xiàn)的古文經籍長期僅由民間傳授。 王莽 為改制需要,重視《周官》,才列入學官, 東漢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時,治古文經的 賈逵 受重視,古文經籍也隨之風行,古文經學地位始提高。其后 馬融 、 服虔 、 鄭玄 等在講解經義、訓詁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經學興盛,成為 魏 、 晉 、六朝、 隋 、 唐 研究經學的主流?,F(xiàn)存《十三經》多采用古文經學的說法。它的主要特點是按字義講解經文,訓詁簡明,不憑空臆說,反對讖緯,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學者繼承古文經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條理發(fā)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漢語大詞典》:對揚(對揚,對敭)
亦作“ 對敭 ”。
(1).古代常語,屢見于金文。凡臣受君賜時多用之,兼有答謝、頌揚之意。《書·說命下》:“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孔 傳:“對,答也。答受美命而稱揚之。”《詩·大雅·江漢》:“ 虎 拜稽首,對揚王休,作 召公 考,天子萬壽?!?朱熹 集傳:“言 穆公 既受賜,遂答稱天子之美命,作 康公 之廟器,而勒策王命之辭以考其成,且祝天子以萬壽也。”
(2).轉為偏義,謂答謝,報答。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虔恭夙夜,不敢荒寧,用對揚天子丕顯休命。”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不能盡忠竭節(jié),對敭王休,策蹇勱駑,祇奉皇眷?!?br />(3). 唐 宋 以來為官吏除授后謝恩的一種儀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吏部流內銓,每除官,皆云權判。正衙謝,復正謝前殿,引選人謝辭。繇 唐 以來,謂之對揚。”
(4).猶比美。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魏文帝 ﹞所計百許篇,率皆鄙質如偶語。惟‘西北有高樓’十餘首,殊美贍可玩,始見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彥,對揚厥弟者耶?”
(5).面君奏對。魏書·儒林傳序:“州舉茂異,郡貢孝廉,對揚王庭,每年逾眾。” 唐 杜甫 《贈李十八秘書別三十韻》:“對敭撫士卒,乾沒費倉儲?!?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其奏對君前,當以師老財匱為言?!?span id="adwgwjg" class="book">《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八年》:“平生言論,無所不道,今者對揚,何得乃爾反覆?” 胡三省 注:“對揚,本於 傅説 、 召虎 。對,答也;揚,稱也。后人遂以面對敷奏為對揚?!?br />(6).答問。《〈孝經〉序》 邢昺 疏引 劉炫 《述義》:“ 炫 謂 孔子 自作孝經……假 曾子 之言,以為對揚之體,非 曾子 實有問也?!?/div>
《漢語大詞典》:尊彝
尊、彝均為古代酒器,金文中每連用為各類酒器的統(tǒng)稱。因祭祀、朝聘、宴享之禮多用之,亦以泛指禮器。周禮·春官·司尊彝:“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span id="av3zkoh"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出其尊彝,陳其俎豆?!?韋昭 注:“尊、彝皆受酒之器也?!弊?,一本作“ 樽 ”。《宋史·樂志八》:“載登壇阼,載酌尊彝?!?/div>
《漢語大詞典》:干吾
金文用語。捍御。 于省吾 《〈師克盨銘考釋〉書后》:“金文言‘衛(wèi)’,言‘干吾’,言‘干害’,雖然字有異同,詞有單復,而語義相仿。”
分類:金文
《國語辭典》:博古圖錄(博古圖錄)  拼音:bó gǔ tú lù
書名。宋王黼等編撰,三十卷,為金文方面的重要著作。內容包括各種器物的摹圖和銘文,并記載出土地點和收藏家,對后世研究古文字有很大的貢獻。
《國語辭典》:金文編(金文編)  拼音:jīn wén biān
書名。近人容庚撰。為輯錄金文形體的字典,分正續(xù)兩編,正編收殷周金文,續(xù)編收秦漢金文,其分別部居,略依《說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