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
詞典
6
分類詞匯
11
佛典
2
分類詞匯
金鼙
三聲
聲氣
力士
子將
砰訇
金懸
砰轟
虎韜
審聲
聲章
《漢語大詞典》:
金鼙
猶金鼓。 宋
歐陽修
《答朱寀捕蝗詩》
:“高原下濕不知數(shù),進退整若隨金鼙。”參見“ 金鼓 ”。
分類:
金鼓
《國語辭典》:
金鼓
拼音:
jīn gǔ
古時作戰(zhàn)壯聲勢的器具。擊鼓則表示進軍,鳴金則示意收兵?!蹲髠?。僖公二十二年》:「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jié)h。
司馬相如
〈
上林賦
〉:「族居遞奏,金鼓迭起?!?/div>
分類:
金鼓
金和
《國語辭典》:
三聲(三聲)
拼音:
sān shēng
1.連續(xù)發(fā)聲三次。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顾?。
華岳
田家
詩:「雞鳴三聲天欲明,安排飯碗與茶瓶?!?br />2.指店員的迎客聲、接待聲和送客聲。
分類:
軍中
傳令
金鼓
《國語辭典》:
聲氣(聲氣)
拼音:
shēng qì
1.聲音和氣息?!兑捉?jīng)。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句下唐??追f達。正義:「同聲相應(yīng)者,若彈宮而宮應(yīng),彈角而角動是也……此二者聲氣相感也?!购笥靡员扔髋笥验g志趣相投合。
2.聲音、言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滴珠生來在父母身邊,如珠似玉,何曾聽得這般聲氣?」《紅樓夢》第六四回:「這好一會我們沒進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聲氣也聽不見?!?/div>
分類:
聲氣
聲音
朋友
議論
音氣
文章
金鼓
氣息
神情
消息
鼓之
聲韻
共同
音和
音訊
和語
氣概
韻和
和氣
語氣
鼓舞
氣勢
旨趣
聲勢
士氣
和愛
愛好
貶義
《國語辭典》:
力士
拼音:
lì shì
1.力氣很大的人?!豆騻鳌P辍罚骸岗w盾之車右祁彌明者,國之力士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張良所募力士,亦不說術(shù)?!?br />2.職官名。職掌金鼓旗幟,隨駕出入,守衛(wèi)四門。
3.主掌刑威、殺戮的惡神。清。允祿《協(xié)紀辨方書。卷三。義例二》:「《堪輿經(jīng)》曰:『力士者,歲之惡神也,主刑威、掌殺戮,所居之方不宜抵向,犯之令人多瘟疾?!弧?/div>
分類:
力士
力氣
古代官名
官名
主管
金鼓
旗幟
帝車
車駕
出入
守衛(wèi)
四門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子將(子將)
唐 武官名。隸屬于大將之下,掌布列行陣、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將、偏將。 唐
陳子昂
《謝衣表》
:“卒士被傷,子將多死。”
《
新唐書·玄宗紀
》
:“﹝ 開元 四年六月﹞癸酉, 大武軍 子將 郝靈佺 殺 突厥 默啜 ?!?span id="swuags0" class="book">《
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四年
》引此文, 胡三省 注:“子將,小將也。 唐 令制,每軍大將一人,別奏八人……子將八人,資其分行陣,辯金鼓及部署?!?/div>
分類:
子將
武官
官名
隸屬
大將
布列
行陣
金鼓
部署
副將
《國語辭典》:
砰訇
拼音:
pēng hōng
擬聲詞。多用以形容巨大聲響,如雷聲、鼓聲、敲門聲等。唐。
李白
〈
梁甫吟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八回:「忽聽得外面有人打門,砰訇砰訇的打的很重?!?/div>
分類:
象聲詞
車馬
大水
金鼓
迅雷
水聲
雷聲
鼓聲
馬聲
敲門
奮飛
飛聲
《漢語大詞典》:
金懸(金懸)
亦作“ 金縣 ”。 金鼓之樂。
《
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
》
:“堂設(shè)象筵,庭宿金懸。” 張銑 注:“金懸,謂金鼓之樂也?!?南朝 齊
謝超宗
《齊明堂樂頌·嘉薦樂》
:“節(jié)動軒越,聲流金縣。” 唐
魏徵
《五郊樂章·雍和》
:“金懸夕肆,玉俎朝陳?!?/div>
分類:
金鼓
鼓之
《漢語大詞典》:
砰轟(砰轟)
象聲詞。鼓聲;金鼓聲。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春郊纔爛熳,夕鼓已砰轟?!?宋 石茂良
《避戎夜話》
卷下:“鉦鼓砰轟地欲裂,斯民嗷嗷將何之?”
分類:
象聲詞
鼓聲
金鼓
《漢語大詞典》:
虎韜(虎韜)
古代兵書
《
六韜
》
之一。分軍用、三陳、疾戰(zhàn)、必出、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絕道、略地、火戰(zhàn)、壘虛等十二篇。亦泛指兵書。
《胭脂血彈詞》
第六回:“[武旦唱]想臣 若安 是,釵荊裙布一村嬌,那識戎機與虎韜。此日捨身惟為國,憑仗那,一團熱血勵同胞?!眳⒁姟?六韜 ”。
分類:
兵書
軍用
動靜
金鼓
略地
火戰(zhàn)
《國語辭典》:
六韜(六韜)
拼音:
liù tāo
書名。指文、武、龍、虎、豹、犬韜。相傳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號為「武學七書」之一,為談兵者所稱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聞異說,可供神話研究參考。
分類:
兵書
兵書名
世用
稱兵
兵法
韜略
呂望
分文
六卷
《漢語大詞典》:
審聲(審聲)
(1).古指辨別宮。商、角、徵、羽五聲。
《
禮記·樂記
》
:“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br />(2).辨別金鼓之聲。
《
國語·吳語
》
:“大夫 皋如 進對曰:‘審聲則可以戰(zhàn)乎?’”
(3).通曉聲韻、格律。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
:“意調(diào)若髣髴四子,而才質(zhì)猥弱,思致庸陋,故摛詞蕪紊,無復(fù)統(tǒng)飭,姑録之,以俟審聲者裁制焉?!?/div>
分類:
辨別
通曉
聲韻
金鼓
鼓之
格律
五聲
《漢語大詞典》:
聲章(聲章)
金鼓和旌旗。皆用以指揮軍隊進止者。
《
國語·晉語一
》
:“變非聲章,弗能移也。聲章過數(shù)則有釁,有釁則敵入。” 韋昭 注:“聲,金鼓也;章,旌旗也?!焙笠杂髀晞萃L。 唐
韓愈
《唐故相權(quán)公墓碑》
:“維匡調(diào)娛,不失其正;中於和節(jié),不為聲章?!?/div>
分類:
金鼓
旌旗
指揮
揮軍
軍隊
進止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