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8分類詞匯 9
《國(guó)語辭典》:磊落  拼音:lěi luò
1.山高大的樣子。《文選。郭璞。江賦》:「衡霍磊落以連鎮(zhèn),巫廬嵬崛而比嶠?!?br />2.眾多、錯(cuò)雜的樣子。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宋。陸游長(zhǎng)歌行〉:「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yán)诼涠验L(zhǎng)瓶?!?br />3.形容胸懷坦蕩,心地光明。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骨?。洪升《長(zhǎng)生殿》第一○出:「壯懷磊落有誰知,一劍防身且自隨。」
4.形容容儀俊偉的樣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其狀磊落,一坐嘆賞?!贡敝?。庾信〈周柱國(guó)大將軍拓跋儉神道碑〉:「公狀貌丘墟,風(fēng)神磊落?!?/div>
《國(guó)語辭典》:歷落(歷落)  拼音:lì luò
1.磊落,清高超俗?!稌x書。卷七四。列傳?;敢汀罚骸该瘋悕缕闅v落,固可笑人也。」
2.參差不齊。晉。王羲之 答許詢詩:「清泠澗下瀨,歷落松竹林。」
3.聲音不絕。元。詹本春日攜客游武夷〉詩:「風(fēng)水真笙竽,歷落太古調(diào)。」
《國(guó)語辭典》:交頸(交頸)  拼音:jiāo jǐng
1.脖子相交。動(dòng)物間表示親昵的行為?!肚f子。馬蹄》:「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埂段倪x。張衡。歸田賦》:「交頸頡頏,關(guān)關(guān)嚶嚶?!?br />2.比喻夫妻間恩愛深情。明。袁宏道青驄馬〉詩:「交頸復(fù)同心,白石青松在?!?br />3.交錯(cuò)在脖子上?!段倪x。曹植。王仲宣誄》:「延首嘆息,雨泣交頸?!箷x。左思悼離贈(zèng)妹〉詩二首之二:「悲其生離,泣下交頸?!?/div>
《漢語大詞典》:橫落
交錯(cuò)落下。 唐 杜甫 《過郭代公故宅》詩:“壯公臨事斷,顧步涕橫落。”
《國(guó)語辭典》:撒花  拼音:sǎ huā
1.無故索得的錢財(cái)。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三○。銀錠字號(hào)》:「大兵平宋,回至揚(yáng)州。丞相伯顏號(hào)令搜檢將士行李,所得撒花銀子,銷鑄作錠。」也稱為「撒花錢」。
2.以錯(cuò)落的花朵為裝飾的圖樣?!都t樓夢(mèng)》第八二回:「開了套間門出來,仍舊帶上門,放下撒花軟簾?!?br />3.一種草書體。因其奇邪不楷正如花形,故稱為「撒花」?!抖鼗妥兾募聲?。卷六。捉季布傳文》:「上下撒花波對(duì)當(dāng),行間鋪錦草和真?!?/div>
《國(guó)語辭典》:班駁(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雜不純的樣子。也作「斑駁」。
2.責(zé)備?!锻ㄋ壮Q允枳C。言語。班駁》引《合縱記劇》:「今日到斑駁我小子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崔錯(cuò)(崔錯(cuò))
(1).錯(cuò)落,交錯(cuò)。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崔錯(cuò)癹骫,坑衡閜砢;垂條扶疏,落英幡纚?!?顏師古 注:“崔錯(cuò),交雜也?!?元 鄧牧 《見堯賦》:“則吾俯而觀地,見山川、草木、羽毛、鱗介之崔錯(cuò)柴池,則必惻然傷?!?br />(2).引申為裝飾點(diǎn)綴。 清 蔣湘南 《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而其他篇之模擬《史》《漢》者,撏字撦句,以為崔錯(cuò),贋鼎之光,空嚇腐鼠。”
《漢語大詞典》:班駮
亦作“ 班駁 ”。
1.雜色;色彩斑斕。《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同駑驘與椉駔兮,雜班駮與闒茸?!?王逸 注:“班駮,雜色也。”西京雜記卷一:“﹝山﹞上結(jié)藂條如車葢,葉一青一赤,望之班駮如錦繡?!?span id="pg1rfa1" class="book">《魏書·天象志一》:“十四年二月己巳朔未時(shí),云氣班駁,日十五分蝕一?!?br />2.比喻有文采。 清 盧文弨 《〈逸老堂詩話〉跋》:“顧其書雖無大過人處,而敘述亦班駁可喜?!?br />3.錯(cuò)落相間。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棗:“正月一日日出時(shí)反斧班駮椎之,名曰嫁棗?!?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養(yǎng)牛馬驢騾:“然柏瀝、芥子,并是躁藥;其徧體患疥者,宜歷落班駮,以漸涂之。”
4.模糊,不清楚。 宋 陳武 《高帝封建論》:“大抵創(chuàng)業(yè)之君,這些規(guī)模,人不得盡識(shí),所以其治,班駮而不可考。”
《國(guó)語辭典》:班駁(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雜不純的樣子。也作「斑駁」。
2.責(zé)備。《通俗常言疏證。言語。班駁》引《合縱記劇》:「今日到斑駁我小子起來。」
《漢語大詞典》:礧落
亦作“礌落”。 錯(cuò)落分明貌。引申為光明正大、直率開朗的樣子。 宋 梅堯臣 《范殿丞通判秦州》:“志尚功名間, 管 樂 猶一時(shí);去去勿復(fù)道,礧落為男兒。” 宋 汪應(yīng)辰 《黃君墓志》:“公自幼礌落不凡?!?元 程自修 《忘吾》詩之五:“丈夫礌落如天日,促促胡為升斗謀?” 章炳麟 《訄書·族制》:“今吾 中夏 之氏族,礧落彰較,皆出于五帝。五帝之民,何為而皆絶其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