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6
【介紹】:
東漢上谷昌平人,字子翼。初為郡功曹。王莽敗亡,說太守耿況南歸劉秀,拜偏將軍。后任河內(nèi)太守,行大將軍事,堅守轉(zhuǎn)運,給足軍糧。歷潁川、汝南太守,修鄉(xiāng)校,教生徒。光武建武七年遷執(zhí)金吾。從帝南征潁川群盜,降之,百姓遮道請于帝,愿復(fù)借寇君一年。后從征隴西,逼隗囂余部高峻降漢。經(jīng)明行修,名重朝廷,人稱長者。封雍奴侯,卒謚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即劉黃。東漢南陽蔡陽人。劉秀長姊。秀稱帝于洛陽,遂將其迎至都城。光武帝建武二年封湖陽長公主。夫死寡居,帝擬使再嫁大司空宋弘,為弘所拒,未成。后卒,光武帝為之立廟于新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樂安臨濟(jì)人,字君高。少習(xí)《歐陽尚書》。光武建武二年拜博士,遷河內(nèi)太守。著《尚書章句》。復(fù)征為中散大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上黨屯留人,字君長。習(xí)歐陽《尚書》。初為郡功曹,劉玄時官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光武即位,拜諫議大夫,以功封關(guān)內(nèi)侯,為司隸校尉。以事劾帝叔父趙王劉良,朝廷肅然。出為東海相,終兗州牧。
全后漢文·卷十七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司隸校尉鮑宣子。為郡功曹。莽時舉秀才,不應(yīng)。更始二年,征再遷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持節(jié)安集河?xùn)|并州朔部,封中陽侯。更始敗歿,為發(fā)喪。罷兵來降,拜諫議大夫,出為魯郡太守,封關(guān)內(nèi)侯,遷揚(yáng)州牧。母憂去官。建武十一年,征為司錄校尉。十五年,遷東海相,拜兗州牧,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3
【介紹】:
一作長貴。東漢時越西地區(qū)少數(shù)族首領(lǐng)。劉玄更始二年殺太守枚根,自立為邛谷王,領(lǐng)太守事。后降公孫述,又歸光武帝。建武十四年授太守印綬。十九年襲擊路過之武威將軍劉尚,被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漢葉榆人,字長通。受學(xué)司馬相如。有《賦心》四卷。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二十一延,字長孫,南陽宛人。年十二,游太學(xué),號圣童。隗囂請,不就。更始元年,拜會稽都尉,時年十九。建武初,征為九真太守,左轉(zhuǎn)雎陽令,遷武威太守,左轉(zhuǎn)召陵令。明帝即位,拜潁川太守,征為河內(nèi)太守,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廣漢白馬羌人。光武建武中率種人五千余戶內(nèi)屬,封歸義君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北海安丘人,字長文。習(xí)《嚴(yán)氏春秋》,教授常數(shù)百人。光武建武中為州從事,征拜博士。臘日賜博士每人一羊,宇取最瘦者,京師號“瘦羊博士”。官至太子少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蒼梧廣信人,字長孫。少傳父業(yè),習(xí)《左氏春秋》。以父任為郎。光武帝建武初與桓譚、杜林、鄭興俱為學(xué)者所宗。上疏請立左氏傳博士。辟司空李通府,請勿令司隸校尉督察三公,光武從之。后辟司徒府,數(shù)陳事,不用,以病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陳留考城人。獨與母居,母告元不孝。亭長仇覽親到元家,為之調(diào)停,母感悔。元卒成孝子。
全后漢文·卷十九元,字長孫,蒼梧廣信人,莽厭難將軍陳欽子,以父任為郎。建武中,辟司空李通府,又辟司徒歐陽歙府,以老卒于家。有《集》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河內(nèi)朝歌人,字子平。隱居不仕,性尚中和,通《老子》《易經(jīng)》。光武時與禽慶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1
【介紹】:
東漢南陽湖陽人,字靡卿。光武帝舅。少有志行。新莽末,不肯從劉玄為將,與宗族作營壘自守。光武即位,拜光祿大夫,封壽張侯。謙柔畏慎,不求茍進(jìn)。常戒其子當(dāng)保身全己,凡上言得失,輒手自書寫,毀削草本。卒謚恭。
全后漢文·卷二十七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娶光武族姊。建武初拜光祿大夫,位特進(jìn),封長羅侯。十五年定封壽張侯。二十七年卒,謚曰恭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雁門人,字君長。不仕王莽,光武時征之,亦不應(yī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7
【介紹】:
東漢南陽人,字元伯。劉玄拜為騎都尉。歸光武,為南郡太守,坐墾田不實,免為庶人。后以中郎將隨伏波將軍馬援出擊交阯,有功,建武十二年,封長平侯。后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封慎侯。卒謚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