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車馬(車馬)  拼音:chē mǎ
車輛與馬匹?!睹献?。梁惠王下》:「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埂段倪x。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一》:「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div>
《國語辭典》:水土  拼音:shuǐ tǔ
1.水和土、水中和陸上?!抖Y記。郊特牲》:「籩豆之實,水土之品也?!埂妒酚洝>砥咚?。孟子荀卿列傳。孟軻》:「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
2.國土、疆土。漢。曹操 讓還司空印綬表:「水土不平,奸宄未靜,臣常愧辱,憂為國累?!固?。杜甫〈石犀行〉:「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遲奔忙?!?br />3.一地方的氣候、風土等自然環(huán)境?!蛾套哟呵铩?nèi)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埂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溉滩坏煤?,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div>
《國語辭典》:放溜  拼音:fàng liù
1.舟順流自行。南朝梁。元帝〈早發(fā)龍巢〉詩:「征人喜放溜,曉發(fā)晨陽隈。」
2.大雨時陸上水流如河,稱為「放溜」。
分類:陸上水注
《國語辭典》:船戶(船戶)  拼音:chuán hù
1.以行船為業(yè)的人。也稱為「船家」。
2.以舟船為居所的水上人家。
《漢語大詞典》:陸居(陸居)
居處陸上。莊子·馬蹄:“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 晉 王嘉 拾遺記·虞舜:“至億萬之年,山一輪,海一竭,魚、蛟陸居。”
分類:居處陸上
《漢語大詞典》:陸道(陸道)
陸上的道路。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從閶門到 婁門 九里七十二步,陸道廣二十三步?!?span id="xvnbfnj" class="book">《后漢書·西域傳·條支國》:“臨 西海 ,海水曲環(huán)其南及東北,三面路絶,唯西北隅通陸道?!?span id="zz7fjln"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八月,帝遂以舟師自 譙 循 渦 入 淮 ,從陸道幸 徐 ?!?/div>
分類:陸上道路
《漢語大詞典》:陸處(陸處)
居處陸上。管子·揆度:“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淮南子·原道訓》:“陸處宜牛馬,舟行宜多水?!?span id="fdnrxbx" class="book">《南史·張融傳》:“陸處無屋,舟居無水。”
分類:居處陸上
《漢語大詞典》:水步
(1).水兵和步兵。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諸人徒見 操 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span id="z7tzvdj" class="book">《南齊書·武帝紀》:“車駕幸 瑯邪城 講武,習水步軍?!?br />(2).指水上和陸上。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自 僰道 至 朱堤 ,有水步道,水道有 黑水 及 羊官水 ,至險難行,步道度三津,亦艱阻?!?唐 皎然 《望遠村》詩:“林杪不可分,水步遙難辨?!?br />(3).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樁或石墩。 宋 葉適 《彭子復墓志銘》:“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即水埠。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張伯顏壙志》:“此石不知何時出土,被 謝澤 土人筑為水步。”參見“ 水埠 ”。
《漢語大詞典》:水埠
江河、池溏邊用石塊等砌成供人洗滌或泊船的埠頭。 葉圣陶 《火災·曉行》:“靠著池的東南岸,是一所破舊的農(nóng)舍,屋后有一個水埠通到池面?!?/div>
《國語辭典》:兩棲(兩棲)  拼音:liǎng qī
1.能夠生活或活動于水中和陸上。如青蛙為兩棲動物。
2.比喻兼屬于兩個團體或跨越兩種不同性質(zhì)行業(yè)的人。如:「他既是政府官員,又是著名的學者,可算是學官兩棲,表現(xiàn)不凡。」
《國語辭典》:陸戰(zhàn)(陸戰(zhàn))  拼音:lù zhàn
在陸上作戰(zhàn)。如:「陸戰(zhàn)部隊」。
《漢語大詞典》:陸衢(陸衢)
陸上通道。 晉 左思 《吳都賦》:“通門二八,水道陸衢?!?/div>
《漢語大詞典》:陸味(陸味)
陸上產(chǎn)的食物。 元 戴良 胡翰 等《對菊聯(lián)句》:“陸味萃南品,海腥極東烹?!?/div>
分類:陸上食物
《漢語大詞典》:陸次(陸次)
駐扎于陸上。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冬十二月,講禮記通,使太常以太牢祀 孔子 於辟雍,以 顏淵 配”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 孫權(quán) 自十數(shù)年以來,大畋 江 北,繕治甲兵,精其守御,數(shù)出盜竊,敢遠其水,陸次平土,此中國所愿聞也?!?/div>
《國語辭典》:兩棲部隊(兩棲部隊)  拼音:liǎng qī bù duì
執(zhí)行兩棲作戰(zhàn)的部隊。參見「兩棲作戰(zhàn)」條。指在海上或陸上都可以作戰(zhàn)的海軍陸戰(zhàn)隊。
《國語辭典》:苔蘚植物(苔蘚植物)  拼音:tái xiǎn zhí wù
陸上生長的綠色植物中最原始的一類。約二萬種。植株多矮小,喜生長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生活史中以獨立生活之配子體為優(yōu)勢,孢子體寄生于配子體。包括苔類、蘚類及角蘚類三大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和維管束組織。覆蓋在巖石、林木及落葉層上,具有保存水分及減緩水土流失的功用。也稱為「蘚苔植物」、「苔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