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接軫(接軫)
(1).車輛相銜接而行。形容其多。 漢 張衡 《西京賦》:“冠帶交錯,方轅接軫。”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寶光寺:“雷車接軫,羽蓋成陰?!?br />(2).形容人才濟濟。宋書·順帝紀:“然猶正士比轂,奇才接軫。”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觀夫 武氏 稱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報先帝之恩,衛(wèi)吾君之子?!?br />(3).喻接近,靠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 胡 越 起于轂下,而 羌 夷 接軫也?!?唐 孫恂 《獵狐記》:“然僻居與山藪接軫,豺狼所嘷,若復固拒,是見溺而不援也。”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后序》:“ 長沙 憂國,懼足首之倒懸; 臣朔 上書,戒 羌 戎 之接軫?!?/div>
《國語辭典》:傍邊(傍邊)  拼音:páng biān
左右兩側,附近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二回:「傍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傍邊有個花園,賣茶的人說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請客,不好進去?!?/div>
《國語辭典》:邊遠(邊遠)  拼音:biān yuǎn
偏遠的?!段倪x。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恐邊遠州郡,過聽而給與。」
《國語辭典》:附近  拼音:fù jìn
1.相近。漢??装矅?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尚書序〉:「序所以為作者之意,昭然義見,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br />2.距離不遠的地方?!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覆樵摰厮莞浇瑹齑u灰甚便?!?/div>
《漢語大詞典》:并塞(並塞)
靠近邊塞。 宋 曾鞏《王中正種諤降官制》:“朕大興士眾屬爾等以伐 羌 ,固將舉其巢穴,非徒卻虜收并塞之地而已?!?宋 李綱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命并塞諸道控制要衝,扼其歸路。”
《漢語大詞典》:被邊(被邊)
靠近邊界。《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國被邊, 匈奴 數入, 晉陽 去塞遠,請治 馬邑 。” 北周 庾信 《傷王司徒褒》詩:“擁旄裁甸服,垂帷非被邊。” 倪璠 注:“垂帷非被邊者,按, 褒 仕 元帝 ,時為尚書左僕射,在於 江陵 ,非邊遠之地。”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四年:“臣等頗聞輿議,皆言 河南 百姓不同被邊之民,素習農桑,罔知戰(zhàn)鬭?!?/div>
《漢語大詞典》:近服
謂靠近王畿之地。古代王畿外圍,以五百里為一區(qū)劃,由近及遠分為五服。《宋書·自序傳·沈璞》:“狡虜狂兇,自送近服,偽將即斃,酋長傷殘,實天威所喪,卿諸人忠勇之効也?!?宋 陸九淵 《與應仲寔》:“ 蒼梧 , 舜 跡所及, 交趾 、 合浦 、 九真 、 日南 ,為郡古矣。 粵 自翠華南渡,更為近服。”
《國語辭典》:共鳴(共鳴)  拼音:gòng míng
1.發(fā)音體因受到與本身振動頻率相同的音波影響,產生自然發(fā)音的現象。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放在一起,敲擊其中一個使它發(fā)出聲音,另外一個音叉也會跟著發(fā)出聲音。
2.共同的情緒反應。如:「他這種處理方式很難引起共鳴?!?/div>
《漢語大詞典》:邊海(邊海)
(1).靠海,臨海。南齊書·劉善明傳:“郡境邊海,無樹木?!?span id="rj0kxfi" class="book">《南史·蕭勱傳》:“ 廣州 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過三數?!?br />(2).近陸地的海。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廉州 邊海中有洲島,島上有大池?!?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四:“豈復欲觀神仙於 瀛洲 ,求 安期 於邊海,釋金輅而顧云輿,棄文驥而求飛龍哉?”
(3).海邊。 唐 武元衡 《送嚴紳游蘭溪》詩:“ 剡嶺 窮邊海,君游別嶺西?!?唐 張喬 《望巫山》詩:“邊海故園荒后賣,入關玄髮夜來衰。”
(4).指我國西北靠近 青海湖 地方。后漢書·西羌傳·羌無弋爰劍:“至 王莽 輔政,欲燿威德,以懷遠為名,乃令譯諷旨諸 羌 ,使共獻 西海 之地,初開以為郡,筑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焉。”
(5).邊遠。 三國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黃節(jié) 注:“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疏引 孫炎 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禮義也。荀子·王制篇 楊倞 注曰:海謂荒晦絶遠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則此詩言邊海,謂邊遠耳?!?明 馮夢龍 《風流夢·二友言懷》:“先祖 柳州公 ,與你家 昌黎公 ,俱是飽學才子,卻也時運不利,一箇貶在 潮陽 ,一箇貶在 柳州 ,都是邊海煙瘴地方。”
《漢語大詞典》:邊藩(邊藩)
亦作“ 邊蕃 ”。 靠近邊境的藩國、藩鎮(zhèn)。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雖蒙褒敘,未盡才宜,并可授邊藩,展其志力?!?span id="da6czwj" class="book">《魏書·源懷傳》:“北鎮(zhèn)邊蕃,事異諸夏,往日署官,全不差別?!?span id="jcz2qyl" class="book">《舊唐書·魏少游傳》:“ 少游 以 肅宗 遠離宮闕,初至邊藩,故豐供具以悅之。”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十:“ 王 卒於邊藩, 盧 薨於殿帥?!?/div>
《國語辭典》:傍通  拼音:páng tōng
形容通曉各種技藝?!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div>
《國語辭典》:低空  拼音:dī kōng
1.較靠近地面的空中。如:「低空飛行」。
2.戲稱成績剛好超過及格標準。如:「這學期的成績幸好低空飛過,不然又得重修?!?/div>
《漢語大詞典》:北第
靠近北闕的宅第。漢書·夏侯嬰傳:“ 孝惠帝 及 高后 德 嬰 之脫 孝惠 、 魯元 於下邑間也,乃賜 嬰 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異之?!?顏師古 注:“北第者,近北闕之第, 嬰 最第一也。故 張衡 《西京賦》云:‘北闕甲第,當道直啟。’”后遂指功臣的宅第。 唐 劉長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長興宅呈元相公》:“功高開北第,機靜灌中園?!?唐 劉禹錫 《和董中庶古散調詞贈尹果毅》:“上將賜北第,門戟不可窺?!?/div>
《漢語大詞典》:近火
(1).近處的火災。韓非子·說林上:“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
(2).靠近火;烤火。 晉 陸機 《君子行》:“近火固宜熱,履冰豈惡寒?!?唐 曹松 《送僧入蜀過夏》詩:“五月 峨眉 須近火,木皮領重只如冬?!?/div>
《漢語大詞典》:近身
(1).跟隨身邊,貼身。 元 武漢臣《老生兒》楔子:“不想 小梅 這妮子年二十歲,婆婆為他精細,著他近身扶侍老夫,如今腹懷有孕,未知是箇女兒小廝兒?!?元 鄭廷玉《后庭花》第一折:“今日早間圣人賜老夫一女……近身伏侍老夫,尚不知夫人意下如何,未敢便收留他?!?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我與你娶一箇年紀小的、生的好的,近身扶持你。若是得一男半女,可不好那。”
(2).緊挨身體。 明 楊慎 《藝林伐山·袒衣衵服》:“裼袒衣,蓋近身之衣。”
(3).靠近身體。鏡花緣第七九回:“弓是直開直放,弓梢并未近身,所以弓弦離懷甚遠。”
(4).指接近某人。 沈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zhàn)兵》:“他們則愛他的師傅,一近身時就瀟灑快樂了許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