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97
詞典
67
分類詞匯
130
共197,分14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革命
革命軍
革命家
大革命
中國革命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種族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戰(zhàn)爭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七月革命
綠色革命
《國語辭典》:
革命
拼音:
gé mìng
1.古時因天子受命于天,故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稱為「革命」?!兑捉洝8镓浴罚骸笢涓锩樅跆於鴳跞??!?br />2.人類發(fā)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劇烈變化,可形容于任何方面。如:工業(yè)革命、技術革命、綠色革命。
3.專指政治權力或體制結構的根本性改變,通常采用武力或戰(zhàn)爭等方式推翻既有政權,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如:政治革命、社會革命。
分類:
革命
根本
社會
實施
變革
政治
改革
應天
經濟
天命
大變
王者
壓迫
受命
階級
暴力
奪取
政權
《國語辭典》:
革命軍(革命軍)
拼音:
gé mìng jūn
1.以革命為目的所組織而成的軍隊。
2.書名。鄒容(西元1885~1905)著,西元1903年出版。書中宣傳民主共和思想,鼓吹革命,反對滿清政權,為清末革命文學中的名著。
分類:
革命軍
先進
第一次
辛亥革命
革命
革命戰(zhàn)爭
階級
資產階級
服務
軍隊
國民革命
《國語辭典》:
革命家
拼音:
gé mìng jiā
參與革命或對革命思想和工作有重大貢獻的人。
分類:
革命家
革命
思想
從事
重大
貢獻
《漢語大詞典》:
大革命
特指我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如:他是在大革命時期入黨的。 朱德
《回憶我的母親》
:“大革命失敗了,我和家庭完全失去了聯(lián)系?!?/div>
分類:
大革命
第一次
革命戰(zhàn)爭
《漢語大詞典》:
中國革命博物館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建于1959年。收藏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近代和現(xiàn)代革命文物和黨史文獻資料。
分類:
北京
天安門
廣場
東側
收藏
《漢語大詞典》: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收藏、研究和展覽中國人民革命武裝斗爭文物、史料及中國歷代軍事歷史的機構。1959年建成于北京。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設有陳列館、陳列廣場和電影館等。
分類:
收藏
和展
展覽
中國
中國人
革命
武裝
斗爭
文物
史料
料及
軍事
歷史
機構
《漢語大詞典》:
種族革命(種族革命)
即民族革命。 孫中山
《社會主義的分析》
:“ 滿清 以少數(shù)人壓制我多數(shù) 漢 人,故種族革命以起?!?魯迅
《而已集·略談香港》
:“那時的留學生中,很有一部分抱著革命的思想,而所謂革命者,其實是種族革命,要將土地從異族的手里取得,歸還舊主人?!?/div>
分類:
民族
革命
《漢語大詞典》:
資產階級革命(資産階級革命)
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封建社會制度的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結果是國家政權由封建地主階級手中轉到資產階級手中,建立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國家。
分類:
資產階級
領導
反對
封建社會
制度
革命
《漢語大詞典》: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簡稱“民主革命”。有資產階級領導的和無產階級領導的兩種。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是資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也稱“新民主主義革命”。1905-1907年的俄國革命是第一次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在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這種革命雖然在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掃清道路,但不是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為目的,而是以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政權為目的,并為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作好準備。
分類:
民主
革命
資產階級
領導
無產階級
《漢語大詞典》:
土地革命
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從政治上、經濟上打倒地主階級,解放農村生產力的革命。 毛澤東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 中國 的民主革命的內容,依國際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軍閥在 中國 的統(tǒng)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實行土地革命,消滅豪紳階級對農民的封建的剝削?!?/div>
分類:
無產階級
領導
農民
消滅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漢語大詞典》:
土地革命戰(zhàn)爭
也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十年內戰(zhàn)”。1927年至193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代理人蔣介石反動統(tǒng)治的國內革命戰(zhàn)爭。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中共于8月1日發(fā)動南昌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chuàng)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此后,黨還在其他地區(qū)領導武裝起義,建立多支紅軍部隊和多個蘇區(qū)。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中央紅軍粉碎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qū)的三次“圍剿”,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同年發(fā)生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中共發(fā)出全國人民武裝抗日的號召。蔣介石對日采取不抵抗政策,并繼續(xù)對中央蘇區(qū)發(fā)動第四、五次“圍剿”。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中央紅軍未能粉碎第五次“圍剿”,于1934年10月被迫退出中央蘇區(qū),進行長征。其他蘇區(qū)紅軍主力也先后進行長征。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全黨的領導地位。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先后到達陜北,勝利完成長征。1935年中共中央號召停止內戰(zhàn),共同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西安事變”后,國共兩黨重新合作。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
分類:
二次
革命戰(zhàn)爭
年至
中國
中國人
共產黨
領導
《國語辭典》:
辛亥革命
拼音:
xīn hài gé mìng
清宣統(tǒng)三年(西元1911),歲次辛亥,十月十日同盟會在武昌所發(fā)動的革命,各省紛紛響應,終于推翻滿清政府,結束君主專制時代,創(chuàng)建了中華民國。
分類:
辛亥革命
領導
推翻
統(tǒng)治
資產階級
民主
革命
《漢語大詞典》:
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我國以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共產黨為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五四運動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
分類:
無產階級
其先
先鋒隊
共產黨
領導
《國語辭典》:
七月革命
拼音:
qī yuè gé mìng
西元一八三○年七月法國國王查理十世違憲解散國會,引起人民的強烈反抗,于是發(fā)動革命,迫使查理十世下臺,宣布路易腓力為王,史稱為「七月革命」。
分類:
七月
法國
國王
查理
十世
解散
國會
公元
《國語辭典》:
綠色革命(綠色革命)
拼音:
lǜ sè gé mìng
利用科技方法改良土地、肥料、作物品種及種植方式,使新品種具有高抗病力、早熟、產量多及適應環(huán)境力強等特性,稱為「綠色革命」。
分類:
科技
改良
土地
肥料
物品
品種
種植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