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具雞黍
      
幽明永隔
 
千里論交
 
雞黍恨
 
白馬故人
  
巨卿哭
 
升堂他日約
  
張范風(fēng)流
 
張范善終始
 
白馬悲宋
 
炊黍期張
 
死結(jié)生交
 
死夢尋范式
 
元伯巨卿千里從
 
元伯相葬
 
張范通夢
 
只雞平生約

相關(guān)人物
張劭
 
范式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dú)行列傳·范式〉~2676~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鼓斯矂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jiān)O(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鼓冈唬骸溉羧?,當(dāng)為爾醞酒?!怪疗淙?,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盡,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子徵曰:「吾與君章盡心于子,是非死友,復(fù)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范巨卿,所謂死友也。」尋而卒。式忽夢見元伯玄冕垂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dāng)以爾時(shí)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恍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太守雖心不信而重違其情,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式未及到,而喪已發(fā)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jìn)。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邪?」遂停柩移時(shí),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咕耷浼戎?,叩喪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異,永從此辭?!箷嵴咔耍虨閾]涕。式因執(zhí)紼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脩墳樹,然后乃去。

簡釋

具雞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


例句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李端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杜牧 池州李使君沒后十一日處州新命始到后見歸妓感而成詩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

蹉跎江浦生華發(fā),牢落寒原會素車。 權(quán)德輿 哭張十八校書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權(quán)德輿 工部發(fā)引日屬傷足臥疾不遂執(zhí)紼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王昌齡 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王維 哭褚司馬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王起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褚亮 傷始平李少府正己

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 鄭愔 哭郎著作

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駱賓王 樂大夫挽詞五首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魚玄機(jī) 期友人阻雨不至

典故
醉菊花
  
陶令酒
 
彭澤酒
 
陶潛酒
 
醉東籬
  
無錢對菊
 
陶家酒
 
王弘送酒
 
陶潛杯
  
陶宰酒
 
攜觴王太守
 
淵明把菊
 
送酒無人
 
淵明醉倒
 
淵明風(fēng)流
 
淵明重九
 
籬邊悵望
 
淵明愛重九

相關(guān)人物
陶潛
 
王弘


《藝文類聚》卷四〈歲時(shí)部中·九月九日〉~8~
南朝宋·檀道鸞《續(xù)晉陽秋》曰。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cè)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陶潛傳〉~3068~2~
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

簡釋

白衣酒:喻飲酒,或喻菊花。唐羅隱《菊丶“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p>


例句

一叢黃菊地,九日白衣人。 劉方平 寄隴右嚴(yán)判官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避世歌芝草,休官醉菊花。 劉長卿 贈元容州

漉酒有巾無黍釀,負(fù)他黃菊滿東籬。 司空圖 五十

醉坐自傾彭澤酒,思?xì)w長望白云天。 孟浩然 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

酒邀彭澤載,琴輟武城彈。 孟浩然 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為報(bào)使君多泛菊,更將弦管醉東籬。 岑參 九日使君席奉錢衛(wèi)中丞赴長水

強(qiáng)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shí)未收長安)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崔國輔 九日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李嘉祐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李白 九日登山

雖游道林室,亦舉陶潛杯。 李白 陪族叔當(dāng)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fēng)亭

重入遠(yuǎn)師溪,誰嘗陶令酒。 李端 慈恩寺懷舊

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 李賀 昌谷詩

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 李郢 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杜審言 重九日宴江陰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杜甫 復(fù)愁十二首

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逢袁紹杯。 杜甫 秋盡

不見攜觴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參軍。 權(quán)德輿 九日北樓宴集

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 溫庭筠 贈鄭處士

白衣今送酒,若個(gè)是陶家? 王勃 九日

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fēng)流。 王昌齡 九日登高

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 王維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皇甫冉 重陽日酬李觀

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皇甫冉 重陽酬李觀

黃菊陶潛酒,青山謝公妓。 皮日休 奉獻(xiàn)致政裴秘監(jiān)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家貧陶令酒,月俸沈郎錢。 韓翃 送金華王明府

今朝陶令宅,不醉卻應(yīng)難。 顧非熊 萬年厲員外宅殘菊

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 高瑾 晦日重宴

紅葉寺多詩景致,白衣人盡酒交游。 高駢 途次內(nèi)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典故    
鏡盟
 
樂鏡
  
樂昌鏡
 
菱花缺
 
菱花撲碎
 
半分鸞影
  
分圓鏡
  
兩分青鏡
 
鸞光兩破
 
鸞鑒分收
   
破鸞慵舞
 
徐家鏡
 
寶鏡離合
 
舊官與新官
 
樂昌風(fēng)流
 
樂昌菱花缺
 
菱花半鞭
 
菱花一半尋高價(jià)
 
破鑒徐狼
 
破鏡徐郎
 
新官向舊官啼
 
徐郎離鏡

相關(guān)人物
徐德言
 
樂昌公主
 
陳氏


《本事詩·情感》
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shí)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quán)豪之家,斯永絕矣。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鼓似埔荤R,人執(zhí)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我當(dāng)在,即以是日訪之?!辜瓣愅?,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于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jià),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shè)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fù)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龟愂系迷?,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聞?wù)邿o不感嘆。仍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yàn)作人難?!顾炫c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簡釋

半鏡:喻夫妻失散、分離。唐韓偓《代小玉家為蕃騎所虜后寄故事賢裴公相國》:“折釵伴妾埋青家,半鏡隨郎葬杜郵?!?/p>


例句

感破鏡之分明,睹淚痕之馀血。 元稹 古訣絕詞

紅兒若向隋朝見,破鏡無因更重尋。 羅虬 比紅兒詩

折釵伴妾埋青冢,半鏡隨郎葬杜郵。 韓偓 代小玉家為蕃騎所虜后寄故集賢裴公相國

虧蟾便是陳宮鏡,莫吐清光照別離。 黃滔 別后

典故   
徐娘老
  
妝半
 
半面春
 
徐妃半面
  
徐娘半面
  
老去徐娘
 
半老佳人
 
徐妃面
 
舊日徐娘
 
半面宮妝
 
花嬌半面
 
花深半面
 
新妝半面
 
風(fēng)流徐娘
 
徐娘多情
 
徐娘洵老

相關(guān)人物
徐昭佩
 
蕭繹(梁元帝)


《南史》卷十二〈后妃列傳第下·元帝徐妃〉~34~
元帝徐妃諱昭佩,東海郯人也。祖孝嗣,齊太尉、枝江文忠公。父緄,侍中、信武將軍。妃以天監(jiān)十六年十二月拜湘東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貞。妃無容質(zhì),不見禮,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還房,必吐衣中。與荊州后堂瑤光寺智遠(yuǎn)道人私通。酷妒忌,見無寵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覺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與淫通。季江每嘆曰:「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箷r(shí)有賀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賢尼寺,書白角枕為詩相贈答。既而貞惠世子方諸母王氏寵愛,未幾而終,元帝歸咎于妃;及方等死,愈見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殺。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帝以尸還徐氏,謂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帝制金樓子述其淫行。初,妃嫁夕,車至西州,而疾風(fēng)大起,發(fā)屋折木。無何,雪霰交下,帷簾皆白。及長還之日,又大雷震西州聽事兩柱俱碎。帝以為不祥,后果不終婦道。

簡釋

徐妃半面妝:喻僅及一半,未得全貌。唐李商隱《南朝》:“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p>


例句

夫君每尚風(fēng)流事,應(yīng)為徐妃致此栽。 司馬都 和陸魯望白菊

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李商隱 南朝

典故
合浦珠
 
珠還浦
   
來合浦
  
蚌蛤回
 
珠愁主去
 
珠浦
 
還浦
 
合浦名邦風(fēng)流太守

相關(guān)人物
孟嘗


《后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孟嘗〉~2472~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嘗后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げ划a(chǎn)谷實(shí),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mào)糴糧食。先時(shí)宰守并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jì)極,珠遂漸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于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歲,去珠復(fù)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

簡釋

合浦珠:詠寶珠,或稱美官吏治理有方。梁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盈尺青銅鏡,徑寸合浦珠。”


例句

水是還珠浦,山成種玉田。 劉禹錫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

執(zhí)玉來朝遠(yuǎn),還珠入貢頻。 張循之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昆池明月滿,合浦夜光回。 李嶠

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 李賀 感諷五首

今日還珠守,何年執(zhí)戟郎。 杜牧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銅梁書遠(yuǎn)及,珠浦使將旋。 杜甫 廣州段功曹到得楊五長史譚書功曹卻歸聊寄此詩

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楊衡 送王秀才往安南

不是靈蛇吐,非緣合浦還。 獨(dú)孤綬 投珠于泉

明珠歸合浦,應(yīng)逐使臣星。 王維 送邢桂州

合浦當(dāng)還日,恩威信已敷。 莫宣卿 賦得水懷珠

因得羽儀來合浦,便無魂夢去華亭。 薛能 陳州刺史寄鶴

化佇還珠美,心將片玉貞。 錢起 送張中丞赴桂州

獨(dú)攬還珠美,寧唯問絹情。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

借問還珠盈合浦,何如鯉也入庭闈。 錢起 送韋信愛子歸覲

風(fēng)靜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韓愈 送鄭尚書趙海南

兼無姓賈兒童在,空有還珠煙水流。 黃滔 經(jīng)安州感故鄭郎中二首之二

典故
章臺路
  
章臺走馬
 
風(fēng)流京兆
    
走馬章臺路
 
便面章臺
  
京兆馬
 
章臺馬
 
馬過章臺
 
章臺系馬
 
便面章臺馬
 
翠眉誰畫
 
張郎走馬
  
歸來便面
  
修蛾章臺樣
 
玉馬戲走章臺下
 
章臺走畫猿

相關(guān)人物
張敞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列傳·張敞〉~3222~
京兆典京師,長安中浩穰,于三輔尤為劇??愿叩苋胧兀盀檎?,久者不過二三年,近者數(shù)月一歲,輒毀傷失名,以罪過罷。唯廣漢及敞為久任職。敞為京兆,朝廷每有大議,引古今,處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數(shù)從之。然敞無威儀,時(shí)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qū),自以便面拊馬。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nèi),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股蠍燮淠埽湄?zé)也。然終不得大位。唐·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在長安中?!钩辑懺唬骸冈谡屡_下街也?!?/span>

簡釋

章臺走馬:指風(fēng)流瀟灑。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夫子紅顏我少年,章臺走馬著金鞭?!?/p>


例句

騎別章臺晚,舟行洛水春。 儲光羲 秦中送人覲省

京兆歸何處,章臺空暮塵。 劉禹錫 再傷龐尹

蹀躞朝馳過上苑,???暝走發(fā)章臺。 喬知之 嬴駿篇

章臺折楊柳,春日路傍情。 崔國輔 長樂少年行

驛使前日發(fā)章臺,傳道長安春早來。 崔顥 渭城少年行

章臺街里芳菲伴,且問宮腰損幾枝。 李商隱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之一

梅花大庾嶺頭發(fā),柳絮章臺街里飛。 李商隱 對雪二首之一

巴雷隱隱千山外,更作章臺走馬聲。 李商隱

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章臺。 李商隱 臨發(fā)崇讓宅紫薇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李商隱 贈柳

青云年少子,挾彈章臺左。 李白 少年子

夫子紅顏我少年,章臺走馬著金鞭。 李白 流夜郎贈辛判官

近映章臺騎,遙分禁苑春。 李觀 御溝新柳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之十九

若教得似紅兒貌,走馬章臺任道遲。 羅虬 比紅兒詩之七十一

寂寞想章臺,始嘆云泥隔。 錢起 離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今朝章臺別,楊柳亦依依。 韋應(yīng)物 贈別河南李功曹

鳴鞭曉出章臺路,葉葉春衣楊柳風(fēng)。 韓翃 少年行

典故
風(fēng)流別駕
 
別駕風(fēng)流
 
別乘文雅風(fēng)流


《蘇軾詩集》卷十六〈與梁左藏會飲傅國博家〉
將軍破賊自草檄,論詩說劍俱第一。彭城老守本虛名,識字劣能欺項(xiàng)籍。風(fēng)流別駕貴公子,欲把笙歌暖鋒鏑。紅旆朝開猛士噪,翠帷暮捲佳人出。東堂醉臥呼不起,啼鳥落花春寂寂。試教長笛傍耳根,一聲吹裂階前石。
典故
夜深花睡
 
只恐夜深花睡去
 
燒銀燭照紅妝
 
莫教渠睡
 
燒燭看嬌嬈
 
照妝醒睡
 
高燒銀燭
 
炙燭風(fēng)流
 
東風(fēng)喚花醒
 
海棠堪對燭


《蘇軾詩集》卷二十二〈海棠〉
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典故 
從事到青州
 
從事青州
  
青州酒
 
從事督郵
 
督郵風(fēng)味
   
風(fēng)流從事入青州
 
平原酒郵
 
齊郡酒
 
青齊

相關(guān)人物
桓溫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術(shù)解〉~708~
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笍氖隆寡浴傅侥殹?,「督郵」言在「鬲上住」。

簡釋

青州從事:詠酒。唐皮日休《醉中寄魯望一壺并一絕》:“醉中不得親相倚,故遣青州從事來?!?/p>


例句

醉中不得親相倚,故遣青州從事來。 皮日休 醉中寄魯望一壺并一絕

青州從事來偏熟,泉布先生老漸慳。 韋莊 江上題所居

典故
風(fēng)流地
  
卓家
  
琴挑
 
彈鳳
   
琴心先許
 
動文君
 
琴心誤
 
文君婿
 
卓家琴
 
錦里琴心
 
漫寄心
 
琴中鳳語
 
通琴意
 
文君望久
 
文君知曲意
 
聞琴解佩
 
夜扣相如扉
 
卓氏
 
卓氏琴臺
 
座上琴心
 
琴寄情
  
相如琴心
 
相如意蜜
 
卓氏寡

相關(guān)人物
卓文君
 
卓王孫
 
司馬相如

參考典故
卓王孫
 
夜失身
 
夜失身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00~
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共⒄倭睢A罴戎?,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瓜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shí)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谷嘶蛑^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dāng)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cái)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馬長卿,長卿故倦游,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dú)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shí)衣被財(cái)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藝文類聚》第四十三卷〈樂部三·歌〉
漢司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家,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見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艷淑女在此房,何緣交接為鴛鴦。鳳兮鳳兮從我棲,得托字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例句

臨江起珠樓,不賣文君酒。 于濆 宮怨

不恨歸日遲,莫向臨邛去。 孟郊 古別離

本是風(fēng)流地,游人易白頭。 李端 送友人游蜀

琴心正幽怨,莫奏鳳凰詩。 李端 送夏侯審游蜀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李群玉 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

蘭浦秋來煙雨深,幾多情思在琴心。 李群玉 戲贈魏十四

似濯文君錦,如窺漢女妝。 李群玉 臨水薔薇

使君居曲陌,園令住臨邛。 李賀 惱公

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xù)。 李賀 有所思

臨邛行樂處,莫到白頭回。 李頻 送友人入蜀

錦字梭懸壁,琴心月滿臺。 杜牧 代人作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杜牧 為人題贈二首之一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門扃。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豈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權(quán)德輿 雜詩五首之一

巴水漾情情不盡,文君織得春機(jī)紅。 溫庭筠 錦城曲

難為子猷志,虛負(fù)文君名。 田娥 寄遠(yuǎn)

好似文君還對酒,勝于神女不歸云。 白居易 盧侍御小妓乞詩座上留贈

唯應(yīng)對楊柳,暫醉卓家琴。 盧綸 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

料得相如偷見面,不應(yīng)琴里挑文君。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八

芳樹文君機(jī)上錦,遠(yuǎn)山孫壽鏡中眉。 羅隱 題袁溪張逸人所居

卓家人寂寞,揚(yáng)子業(yè)凋殘。 耿湋 送蜀客還

戍客烽樓迥,文君酒幔斜。 薛能 和楊中丞早春即事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脫文君取次游。 薛能 并州

醉席眠英好,題詩戀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臨邛。 薛能 桃花

莫比班家扇,寧同卓氏琴。 許渾 贈蕭煉師

卓氏琴臺廢,深蕪想徑通。 賈島 送朱休歸劍南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讀書山。 鄭谷 蜀中三首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號仍聞借蜀城。 鄭谷 錦二首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韋莊 聽趙秀才彈琴

晉朝叔夜舊相知,蜀郡文君小來識。 韋莊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文君酒市逢初雪,滿貰新沽洗旅顏。 齊己 送人入蜀

典故 
臨邛客
  
當(dāng)壚人
 
相如滌器
 
卓氏壚
 
滌器當(dāng)壚
 
典千金裘
 
當(dāng)壚賣酒
 
典征裘
 
文君取酒金
 
卓家壚
 
卓女當(dāng)壚
 
酒壚身世
 
相如窮
 
成都貰酒
  
混傭保
 
臨邛沽酒客
 
臨邛美酒
 
臨邛問酒壚
 
賣車騎
 
拋犢褲
 
貧賣相如騎
 
貰酒成都
 
相如裘
 
卓氏杯
  
當(dāng)壚卓文君
 
酒壚風(fēng)流
 
酒濃何暇卓文君
 
臨邛酒客
 
馬卿滌器
 
文君當(dāng)爐
 
文言當(dāng)壚
 
相如犢鼻褲
 
相如壚邊
 
相如蓬門

相關(guān)人物
卓文君
 
司馬相如


《漢書》卷五十七上〈司馬相如列傳〉~2530~
臨邛多富人,卓王孫僮客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并召令?!沽罴戎?,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請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臨。臨?令不敢嘗食,身自迎相如,相如為不得已而強(qiáng)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瓜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shí),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時(shí)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令侍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殺,一錢不分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謂長卿曰:「弟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以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車騎,買酒舍,乃令文君當(dāng)盧。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庸保雜作,滌器于市中。卓王孫恥之,為杜門不出。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
是時(shí)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dāng)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

簡釋

文君酒:詠酒或情愛。唐李百藥《少年行》:“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蕭?!?/p>

貰酒成都:詠人性情豪放,不惜以珍寶換取豪飲。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贈盧照鄰》:“擲果河陽君有分,貰酒成都妾亦然。”


例句

樓下當(dāng)壚稱卓女,樓頭伴客名莫愁。 元稹 西涼伎

萊子真為少,相如未免窮。 孟郊 贈轉(zhuǎn)運(yùn)陸中丞

成都滯游地,酒客須醉殺。莫戀卓家壚,相如已屑屑。 張祜 送蜀客

相如解作長門賦,卻用文君取酒金。 李商隱 戲題友人壁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dāng)壚仍是卓文君。 李商隱 杜工部蜀中離席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fēng)流。 李商隱 送崔玨往西川

嘉禎果中君平卜,賀喜須斟卓氏杯。 李搏 賀裴廷裕蜀中登第詩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簫。 李百藥 少年行

為報(bào)長卿休滌器,漢家思見茂陵書。 李端 重送鄭宥歸蜀因寄何兆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 杜甫 醉時(shí)歌

曾見當(dāng)壚一個(gè)人,入時(shí)裝束好腰身。 段成式 嘲飛卿七首

應(yīng)訝臨邛沽酒客,逢時(shí)還作漢公卿。 汪遵 升仙橋

卓氏壚前金線柳,隋家堤畔錦帆風(fēng)。 溫庭筠 題城南杜邠公林亭

唯見相如宅,蓬門度歲華。 皇甫冉 長安路

數(shù)枝艷拂文君酒,半里紅敧宋玉墻。 羅隱 桃花

漢浦蔑聞虛解佩,臨邛焉用枉當(dāng)壚。 薛能 贈歌者

酒醲花一樹,何暇卓文君。 許渾 春醉

典故
東閣梅
 
東閣官梅
 
動詩興
 
官閣梅
 
何遜在揚(yáng)州
 
揚(yáng)州何遜
 
凌風(fēng)臺
 
何遜梅花
 
詩成東閣
 
何郎詩句
 
東閣詩興
 
何郎詞卷
 
何郎花
 
何郎舊池閣
 
何郎情思
 
何郎遺詠
 
拾遺東閣
 
東閣遜梅花
 
風(fēng)流何郎
  
何遜賦梅
 
何遜漸老
 
何遜為詩
 
詩興關(guān)梅
 
揚(yáng)州何郎識

相關(guān)人物
何遜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九〈何遜·詩·詠樹詩〉~699~
兔園標(biāo)物序,驚時(shí)最是梅。銜霜當(dāng)路發(fā),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fēng)臺。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yīng)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例句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yáng)州。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典故
杜牧風(fēng)流

相關(guān)人物
杜牧

參考典故
分司狂御史
 
書記平安


《本事詩·高逸》
杜舍人牧,弱冠成名。當(dāng)年制策登科,名振京邑。嘗與一二同年城南游覽,至文公寺,有禪僧擁褐獨(dú)坐,與之語,其玄言抄旨,咸出意表。問杜姓字,具以對之。又云:「修何業(yè)?」傍人以累捷誇之,顧而笑曰:「皆不知也?!苟艊@訝,因題詩曰:「家在城南杜曲傍,兩枝仙桂一時(shí)芳。禪師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意味長?!苟艦橛?,分務(wù)洛陽,時(shí)李司徒罷鎮(zhèn)閑居,聲伎豪華,為當(dāng)時(shí)第一。洛中名士,咸謁見之。李乃大開筵席,當(dāng)時(shí)朝客高流,無不臻赴。以杜持憲,不敢邀置。杜遣座客達(dá)意,愿與斯會。李不得已,馳書。方對花獨(dú)酌,亦已酣暢,聞命遽來。時(shí)會中已飲酒,女奴百馀人,皆絕藝殊色。杜獨(dú)坐南行,瞪目注視,引滿三?,問李云:「聞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虛得,宜以見惠?!估罡┒ΓT妓亦皆回首破顏。杜又自飲三爵,朗吟而起曰:「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fā)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shí)回?!挂鈿忾e逸,傍若無人。杜登科后,狎游飲酒,為詩曰:「落拓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xì)掌中情。三年一覺揚(yáng)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购笥诸}詩曰:「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載青春不負(fù)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fēng)?!?/span>
《芝田錄》
牛奇章公(牛僧孺)帥維揚(yáng),杜牧在幕中,夜多微服逸游。公聞之,以街子數(shù)輩潛隨牧之以防不虞。后牧之以拾遺召,臨別,公以縱逸為戒。牧之始猶諱之,公取一篋來,皆街子報(bào)帖,云「杜書記平善」。乃大感服。
典故
對叔子風(fēng)流

相關(guān)人物
陸抗
 
羊祜

參考典故
羊祜輕裘臨陣


《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陸抗傳〉~354~
抗字幼節(jié),孫策外孫也。遜卒時(shí),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領(lǐng)遜眾五千人,送葬東還,詣都謝恩。孫權(quán)以楊竺所白遜二十事問抗,禁絕賓客,中使臨詰,抗無所顧問,事事條答,權(quán)意漸解。赤烏九年,遷立節(jié)中郎將,與諸葛恪換屯柴桑??古R去,皆更繕完城圍,葺其墻屋,居廬桑果,不得妄敗。恪入屯,儼然若新。而恪柴桑故屯,頗有毀壞,深以為慚。太元元年,就都治病。病差當(dāng)還,權(quán)涕泣與別,謂曰:「吾前聽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fù)汝。前后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菇ㄅd元年,拜奮威將軍。太平二年,魏將諸葛誕舉壽春降,拜抗為柴桑督,赴壽春,破魏牙門將偏將軍,遷征北將軍。永安二年,拜鎮(zhèn)軍將軍,都督西陵,自關(guān)羽至白帝。三年,假節(jié)。孫皓即位,加鎮(zhèn)軍大將軍,領(lǐng)益州牧。建衡二年,大司馬施績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xiāng),公安諸軍事,治樂鄉(xiāng)。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晉陽秋》曰:「抗與羊祜推僑、札之好??箛L遺祜酒,祜飲之不疑??褂屑?,祜饋之藥,抗亦推心服之。于時(shí)以為華元、子反復(fù)見于今?!?/span>
典故
紅藥翻階
 
藥省
 
翻階句
 
階藥翻紅
 
玄暉風(fēng)流

相關(guān)人物
謝朓


《昭明文選》卷三十〈詩己·雜詩下·直中書省〉~408~
紫殿肅陰陰,彤庭赫弘敞。風(fēng)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玲瓏結(jié)綺錢,深沈映朱網(wǎng)。紅藥當(dāng)階翻,蒼苔依砌上。茲言翔鳳池,鳴佩多清響。信美非吾室,中園思偃仰。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駘蕩。安得凌風(fēng)翰,聊恣山泉賞。
《國語辭典》:殺雞為黍(殺雞為黍)  拼音:shā jī wéi shǔ
殺雞作黍飯。指盛情款待賓客?!墩撜Z。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埂稏|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專諸復(fù)出其妻子相見,殺雞為黍,歡如骨肉。」也作「殺雞炊黍」。
《國語辭典》:素車(素車)  拼音:sù chē
古代遇喪事或兇事時(shí),所用白土涂飾或沒有紋飾的車子。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素車禱旱,以六事責(zé)躬,則雩禜之文也。」
《漢語大詞典》:范張(范張)
(1). 東漢 范式 、 張劭 的并稱。二人友善,重義守信,有死友之稱。后常以 范 張 比喻生死不渝的至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 范 張 欵欵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叔倫:“ 范 張 之期,曾不虛月?!?br />(2). 范蠡 、 張良 的并稱。古代以為名臣功成恬退的典范。 南朝 梁 江淹 《后讓太傅揚(yáng)州牧表》:“追跡 范 張 ,濯纓 汾 射 ,臣之志也?!?/div>
《國語辭典》:范張雞黍(范張雞黍)  拼音:fàn zhāng jī shǔ
范式、張劭遠(yuǎn)隔千里,相期約會,劭對式堅(jiān)信不疑,式果真如期赴約的故事。典出《后漢書。卷八一。獨(dú)行傳。范式傳》。后比喻朋友間真誠的信義和深情?!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九。金貂記。餞居田里》:「餞別長亭里,匆匆話別離,管鮑情分,使人流涕,良友各天涯,怎能勾范張雞黍重相會?!?/div>
《國語辭典》:雞黍(雞黍)  拼音:jī shǔ
以雞作菜,以黍作飯。指招待賓客的家常菜肴,也用以表示招待朋友情意真率。南朝梁。范云贈張徐州謖〉詩:「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993' target='_blank'>孟浩然 過故人莊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div>
《漢語大詞典》:雞黍約(雞黍約)
東漢 范式 在他鄉(xiāng)與其至友 張劭 約定,兩年后當(dāng)赴 劭 家相會。 劭 歸告其母,請屆時(shí)設(shè)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劭 謂 式 信士,必不乖違。至其日, 式 果至。二人對飲,盡歡而別。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后以“雞黍約”為友誼深長、聚會守信之典。 唐 唐彥謙 《道中逢故人》詩:“良會若同雞黍約,暫時(shí)不放酒杯空?!?宋 蘇軾 《送沉逵赴廣南》詩:“君歸赴我雞黍約,買田筑室從今始?!?清 吳蔚光 《瑣窗寒·暮秋》詞:“待小春,開了山梅,重尋雞黍約。”
《漢語大詞典》:雞黍期(雞黍期)
同“ 雞黍約 ”。 唐 高適 《贈別王七十管記》詩:“款曲雞黍期,酸辛別離袂?!?/div>
《漢語大詞典》:雞黍約(雞黍約)
東漢 范式 在他鄉(xiāng)與其至友 張劭 約定,兩年后當(dāng)赴 劭 家相會。 劭 歸告其母,請屆時(shí)設(shè)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劭 謂 式 信士,必不乖違。至其日, 式 果至。二人對飲,盡歡而別。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后以“雞黍約”為友誼深長、聚會守信之典。 唐 唐彥謙 《道中逢故人》詩:“良會若同雞黍約,暫時(shí)不放酒杯空?!?宋 蘇軾 《送沉逵赴廣南》詩:“君歸赴我雞黍約,買田筑室從今始。” 清 吳蔚光 《瑣窗寒·暮秋》詞:“待小春,開了山梅,重尋雞黍約?!?/div>
《國語辭典》:白衣送酒  拼音:bái yī sòng jiǔ
晉人陶淵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某年九月九日,于宅邊東籬下的菊叢中摘菊賞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來,便一起飲酒,酒醉才歸。見《宋書。卷九三。隱逸列傳。陶潛》。后指內(nèi)心渴望的東西,朋友即時(shí)送到,雪中得炭,遂心所愿?;蚪枰栽伨栈ā嬀频?。宋。蘇軾 章質(zhì)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dá)戲作小詩問之:「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fēng)軒洗破觥。」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見一白衣人飛奔而去!」
2.平民。參見「白衣」條。
《漢語大詞典》:白衣酒
白衣人所送之酒。 唐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詩:“無勞白衣酒, 陶令 自相攜?!?唐 羅隱 《菊》詩:“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眳⒁姟?白衣人 ”。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見一白衣人飛奔而去!」
2.平民。參見「白衣」條。
《漢語大詞典》:送酒
(1).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xù)晉陽秋》:“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cè),人望見白衣人,乃 王弘 送酒,即便就酌而后歸?!焙笠蛞詾榈?。 唐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詩:“共知不是 潯陽郡 ,那得 王弘 送酒來?!?元 盧摯 《沉醉東風(fēng)·重九》曲:“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明 何景明 《登堅(jiān)山寺絕頂真武廟》詩之二:“不盡登高興,無人送酒來。”
(2).奉酒;敬酒。 唐 張鷟 游仙窟:“ 十娘 曰:‘遣 緑竹 取琵琶彈,兒與少府公送酒?!?元 史九敬先 《莊周夢》第一折:“小生平生愛的是花酒,不知怎么説,若是有彈唱的送酒,小生也吃不醉?!?span id="asphame"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回:“這里送酒安席,一應(yīng)規(guī)矩, 趙老頭兒 全然不懂?!?br />(3).下酒;佐酒。 唐 裴铏 《傳奇·寧茵》:“及局罷而飲,數(shù)巡, 寅 請備脩脯以送酒?!?葉靈鳳 《能不憶江南·碧玉一般的萵苣》:“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獨(dú)有的特產(chǎn),是送粥的妙品,同時(shí)也是一種可以送酒的小吃?!?/div>
《漢語大詞典》:分鏡(分鏡)
喻夫妻離異。 明 高明 《琵琶記·南浦囑別》:“懊恨別離輕,悲豈斷絃,愁非分鏡,只慮高堂,風(fēng)燭不定?!眳⒁姟?分鞋破鏡 ”。
分類:離異夫婦
《漢語大詞典》:分鞋破鏡(分鞋破鏡)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載, 南朝 陳 徐德言 娶 陳后主 妹 樂昌公主 為妻,公主有才貌。 陳 亡之際, 德言 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鏡,夫妻各執(zhí)一半,相約日后合鏡相會,又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賢妻致貴載, 宋 程鵬舉 被虜于 張萬戶 家為奴,娶 張 所虜宦家女某氏為妻。妻見 程 才貌不凡,非久居人后者,屢勸 程 逃亡。 程 疑妻受 張 所使試探自己,即以告 張 ,妻因此被 張 趕出。妻臨行,脫繡鞋一只換 程 鞋一只,期望日后執(zhí)此相見。后因以“分鞋破鏡”喻夫妻分離。 明 高瑞南 《黃鶯兒·代妓謝雙送別瀑泉王孫》曲:“生平此身,知心是君,相逢莫作尋常論,意兒真。分鞋破鏡,憐取眼前人?!眳㈤?明 董應(yīng)翰 《易鞋記》、《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參見“ 破鏡重圓 ”。
《漢語大詞典》:半鏡(半鏡)
半片破鏡。 南朝 陳 太子舍人 徐德言 娶后主 叔寶 之妹 樂昌公主 ,時(shí) 陳 政方亂, 德言 知不相保,乃破鏡與妻各執(zhí)其半,約他年正月望日賣于都市,冀得相見。后果如愿。見 唐 韋述 《兩京新記》卷三。 唐 李商隱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詩:“遽遣離琴怨,都由半鏡明?!?/div>
《國語辭典》:樂昌破鏡(樂昌破鏡)  拼音:lè chāng pò jìng
比喻夫妻因故分散。參見「破鏡重圓」條?!队魇烂餮?。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不幸箭穿駕手,刀中梢公,妾有樂昌破鏡之憂?!?/div>
《漢語大詞典》:樂昌分鏡(樂昌分鏡)
南朝 陳 將亡時(shí),駙馬 徐德言 與妻 樂昌公主 估計(jì)不能相保,因破銅鏡各執(zhí)其半,約于正月十五日售其破鏡,俾取聯(lián)系。 陳 亡,妻沒入 楊素 家。及期, 徐 輾轉(zhuǎn)依約至京,果訪得售半鏡者,夫妻卒得重聚。事見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后因以“樂昌分鏡”比喻夫妻分離。 元 孫季昌 《端正好,四時(shí)怨別集雜劇名》套曲:“受寂寞似 越娘 背燈,恨別離如 樂昌 分鏡?!?明 無名氏 《霞箋記·得箋窺認(rèn)》:“咫尺天涯有如千丈,相思帳由他主張,須道 樂昌 分鏡合 徐郎 。”《剪燈新話·聯(lián)芳樓記》:“一旦事跡彰聞,恩情間阻,則 樂昌 之鏡,或恐從此而遂分。”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妾有 樂昌 破鏡之憂,汝兄被縲紲纏身之苦,為虜所掠?!?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小時(shí)記父母為聘一女,但不知其姓氏……頗疑其 樂昌 之鏡離而復(fù)合,但無顯證耳?!?/div>
分類:駙馬
《國語辭典》:破鏡(破鏡)  拼音:pò jìng
1.打破鏡子?!短接[。卷七一七。服用部。鏡引神異經(jīng)》:「昔有夫婦將別,破鏡,人執(zhí)半以為信?!?br />2.被打破的鏡子。如:「地上有破鏡的碎片,走路時(shí)要小心?!?br />3.比喻夫妻分散或決裂。參見「破鏡重圓」條。
4.比喻半月。漢。無名氏〈古絕句〉:「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br />5.鏡,指古代武將胸前的護(hù)心鏡。破鏡指破禁開殺戒。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若有埋伏,一劍揮之兩斷?!姨貋砥歧R?!?br />6.神話傳說中的惡獸名?!稘h書。卷二五。五行志上》:「古代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诡亷煿抛⒁峡翟唬骸钙歧R,獸名,食父?!歧R如貙而虎眼?!?/div>
《國語辭典》:破鏡重圓(破鏡重圓)  拼音:pò jìng chóng yuán
南朝陳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于戰(zhàn)亂分散時(shí)各執(zhí)半鏡,作為他日相見的信物,后果因此得以相聚歸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后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新團(tuán)圓和好?!端逄蒲萘x》第六六回:「如晦道:『就是徐德言,他的妻子就是我表姊樂昌公主。』無忌道:『哦,原來就是破鏡重圓的?!弧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破鏡重圓,離而復(fù)合,固是好事?!挂沧鳌钙歧R重合」、「覽鏡歸妻」、「金鏡重圓」。
分類:太子舍人
《國語辭典》:破鏡重圓(破鏡重圓)  拼音:pò jìng chóng yuán
南朝陳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于戰(zhàn)亂分散時(shí)各執(zhí)半鏡,作為他日相見的信物,后果因此得以相聚歸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后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新團(tuán)圓和好?!端逄蒲萘x》第六六回:「如晦道:『就是徐德言,他的妻子就是我表姊樂昌公主?!粺o忌道:『哦,原來就是破鏡重圓的?!弧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破鏡重圓,離而復(fù)合,固是好事?!挂沧鳌钙歧R重合」、「覽鏡歸妻」、「金鏡重圓」。
分類:太子舍人
《漢語大詞典》:賣鏡重圓(賣鏡重圓)
猶言破鏡重圓。 南朝 陳 將亡,駙馬 徐德言 與妻 樂昌公主 離散前,破一銅鏡,各執(zhí)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以期再見。 德言 如期至京,“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jià)”, 德言 遂出半鏡相合,并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fù) 嫦娥 影,空留明月輝。”此時(shí),公主已為 楊素 所得, 素 悉此事,遂使他們夫妻團(tuán)圓。事見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 宋 劉辰翁 《鶯啼序·趙宜可以余譏其韻苦心改為之復(fù)和之》詞:“恨當(dāng)時(shí)青云跌宕,天路斷,險(xiǎn)艱如許,便橋邊賣鏡重圓,斷腸無數(shù)。”
分類:駙馬
《漢語大詞典》:鏡斷(鏡斷)
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宋 吳潛 《蝶戀花·吳中趙園》詞:“鏡斷釵分何處續(xù),傷心芳草庭前緑?!眳⒁姟?破鏡 ”。
《國語辭典》:破鏡(破鏡)  拼音:pò jìng
1.打破鏡子。《太平御覽。卷七一七。服用部。鏡引神異經(jīng)》:「昔有夫婦將別,破鏡,人執(zhí)半以為信?!?br />2.被打破的鏡子。如:「地上有破鏡的碎片,走路時(shí)要小心?!?br />3.比喻夫妻分散或決裂。參見「破鏡重圓」條。
4.比喻半月。漢。無名氏〈古絕句〉:「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br />5.鏡,指古代武將胸前的護(hù)心鏡。破鏡指破禁開殺戒。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若有埋伏,一劍揮之兩斷?!姨貋砥歧R?!?br />6.神話傳說中的惡獸名?!稘h書。卷二五。五行志上》:「古代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破鏡,獸名,食父?!歧R如貙而虎眼。」
《漢語大詞典》:鏡破(鏡破)
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鏡破人離何處問,路隔銀河,歲會知猶近。”參見“ 破鏡 ”。
《國語辭典》:破鏡(破鏡)  拼音:pò jìng
1.打破鏡子。《太平御覽。卷七一七。服用部。鏡引神異經(jīng)》:「昔有夫婦將別,破鏡,人執(zhí)半以為信。」
2.被打破的鏡子。如:「地上有破鏡的碎片,走路時(shí)要小心?!?br />3.比喻夫妻分散或決裂。參見「破鏡重圓」條。
4.比喻半月。漢。無名氏〈古絕句〉:「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br />5.鏡,指古代武將胸前的護(hù)心鏡。破鏡指破禁開殺戒。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若有埋伏,一劍揮之兩斷?!姨貋砥歧R?!?br />6.神話傳說中的惡獸名?!稘h書。卷二五。五行志上》:「古代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诡亷煿抛⒁峡翟唬骸钙歧R,獸名,食父?!歧R如貙而虎眼?!?/div>
《漢語大詞典》:陳宮鏡(陳宮鏡)
南朝 陳后主 之妹 樂昌公主 與其夫太子舍人 徐德言 鑒于國將破不能相保,將一銅鏡破作兩半,人執(zhí)其半,約他年正月望日賣于都市,冀得相見。后 陳 亡,妻果沒入 楊素 家, 德言 依期至京,果以鏡訪得其妻。 素 知之,即召 德言 ,還其妻,夫妻得以團(tuán)圓。聞?wù)邿o不感嘆。見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后因以“陳宮鏡”指借以重新團(tuán)圓的破鏡。 唐 黃滔 《別后》詩:“夢里相逢無后期,煙中解珮查何之。虧蟾便是 陳 宮鏡,莫吐清光照別離?!眳⒁姟?破鏡重圓 ”。
《國語辭典》:破鏡重圓(破鏡重圓)  拼音:pò jìng chóng yuán
南朝陳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于戰(zhàn)亂分散時(shí)各執(zhí)半鏡,作為他日相見的信物,后果因此得以相聚歸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后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新團(tuán)圓和好?!端逄蒲萘x》第六六回:「如晦道:『就是徐德言,他的妻子就是我表姊樂昌公主?!粺o忌道:『哦,原來就是破鏡重圓的?!弧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破鏡重圓,離而復(fù)合,固是好事?!挂沧鳌钙歧R重合」、「覽鏡歸妻」、「金鏡重圓」。
分類:太子舍人
《漢語大詞典》:半妝(半粧)
見“ 半粧 ”。
亦作“ 半妝 ”。
(1).半面妝。 五代 薛昭蘊(yùn) 《離別難》詞:“半粧珠翠落,露華寒?!?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載應(yīng)不捷聲價(jià)益振:“ 蔣凝 應(yīng)宏辭,人稱之曰:‘臼頭花鈿滿面,不若 徐妃 半妝?!?宋 張先 《泛青苕》詞:“歸軒未至千家待,掩半妝翠箔朱門?!眳⒁姟?半面粧 ”。
(2).謂薄飾。 唐太宗 《賦得花庭霧》詩:“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
《漢語大詞典》:半面妝(半面粧)
南朝 梁元帝 妃子 徐昭佩 因姿容不美,受 元帝 冷遇。 徐妃 亦因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僅飾半面以待之,帝見則大怒而出。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唐 李商隱 《南朝》詩:“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 徐妃 半面粧?!?清 趙翼 《又和荊州詠古》詩之二:“怕聽 項(xiàng)羽 重瞳敗,慚對 徐妃 半面粧?!?/div>
《漢語大詞典》:半面妝(半面粧)
南朝 梁元帝 妃子 徐昭佩 因姿容不美,受 元帝 冷遇。 徐妃 亦因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僅飾半面以待之,帝見則大怒而出。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唐 李商隱 《南朝》詩:“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 徐妃 半面粧?!?清 趙翼 《又和荊州詠古》詩之二:“怕聽 項(xiàng)羽 重瞳敗,慚對 徐妃 半面粧?!?/div>
《漢語大詞典》:徐妃
南朝 梁元帝 妃,姓 徐 ,名 昭佩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事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載應(yīng)不捷聲價(jià)益振:“ 乾符 中, 蔣凝 應(yīng)宏辭,為賦止及四韻,遂曳白而去。試官不之信,逼請所試, 凝 以實(shí)告。既而比之諸公, 凝 有得色。試官嘆息久之,頃刻之間,播於人口,或稱之曰:‘臼頭花鈿滿面,不若 徐妃 半粧。’”參見“ 徐娘 ”。
《國語辭典》:徐娘  拼音:xú niáng
1.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性嗜酒而無容質(zhì),年老猶與帝左右暨季江私通。見《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傳》。
2.尚有風(fēng)韻的中年婦女。宋。呂勝己鷓鴣天。日日樓心與畫眉〉詞:「徐娘怪我今疏懶,不及盧郎年少時(shí)。」《花月痕》第四三回:「徐娘雖老,豐韻猶存,竟會想出這個(gè)令來?!?/div>
《國語辭典》:徐妃半面妝(徐妃半面妝)  拼音:xú fēi bàn miàn zhuāng
本指徐妃事奉獨(dú)眼的梁元帝,化妝僅著半面。典出《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傳》。后用以比喻僅得到事物的一端而未得全貌。唐。李商隱〈南朝〉詩:「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div>
《漢語大詞典》:徐妝(徐妝)
指 徐妃 的半面妝。 宋 史達(dá)祖 《夜合花》詞:“早春窺、酥雨池塘。向銷凝里,梅開半面,情滿 徐 妝?!眳⒁姟?徐妃 ”。
《漢語大詞典》:徐妃
南朝 梁元帝 妃,姓 徐 ,名 昭佩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事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載應(yīng)不捷聲價(jià)益振:“ 乾符 中, 蔣凝 應(yīng)宏辭,為賦止及四韻,遂曳白而去。試官不之信,逼請所試, 凝 以實(shí)告。既而比之諸公, 凝 有得色。試官嘆息久之,頃刻之間,播於人口,或稱之曰:‘臼頭花鈿滿面,不若 徐妃 半粧?!眳⒁姟?徐娘 ”。
《國語辭典》:徐娘半老  拼音:xú niáng bàn lǎo
語本《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傳》:「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與淫通。季江每嘆曰:『柏直狗雖老猶獵,蕭漂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弧购笠孕炷锇肜媳扔髂觊L而頗具姿色風(fēng)韻的婦女,含有輕薄的意思。也作「半老徐娘」。
《國語辭典》:合浦珠還(合浦珠還)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漢合浦郡沿海盛產(chǎn)珍珠,因宰守貪穢,濫采無度,珠遂漸遷移交阯郡。后孟嘗任合浦太守,革易舊弊,珠乃漸還。典出《后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后比喻人離開而復(fù)返或東西失而復(fù)得?!冻蹩膛陌阁@奇》卷八:「合浦珠還自有時(shí),驚危目下且安之。」《聊齋志異。卷八。霍女》:「錯(cuò)囊充牣,而合浦珠還,君幸足矣!」也作「合浦還珠」、「還珠合浦」、「珠還合浦」。
分類:復(fù)歸
《國語辭典》:合浦還珠(合浦還珠)  拼音:hé pǔ huán zhū
比喻人去而復(fù)回或物失而復(fù)得。參見「合浦珠還」條。《幼學(xué)瓊林。卷三。珍寶類》:「孟嘗廉潔,克俾合浦還珠。相如勇忠,能使秦廷歸璧?!?/div>
《國語辭典》:合浦珠還(合浦珠還)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漢合浦郡沿海盛產(chǎn)珍珠,因宰守貪穢,濫采無度,珠遂漸遷移交阯郡。后孟嘗任合浦太守,革易舊弊,珠乃漸還。典出《后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后比喻人離開而復(fù)返或東西失而復(fù)得?!冻蹩膛陌阁@奇》卷八:「合浦珠還自有時(shí),驚危目下且安之?!埂读凝S志異。卷八?;襞罚骸稿e(cuò)囊充牣,而合浦珠還,君幸足矣!」也作「合浦還珠」、「還珠合浦」、「珠還合浦」。
分類:復(fù)歸
《漢語大詞典》:還珠(還珠)
后漢書·循吏傳·孟嘗:“先時(shí)宰守并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jì)極,珠遂漸徙於 交阯郡 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 嘗 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歲,去珠復(fù)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焙笠浴斑€珠”形容為官清廉,政績卓著。魏書·良吏傳序:“其於移風(fēng)革俗之美,浮虎還珠之政,九州百郡,無所聞焉?!?唐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詩:“子孝覺親榮,獨(dú)攬還珠美?!?宋 王十朋 《會稽風(fēng)俗賦》:“循吏則有還珠 孟嘗 ,致雁 虞國 。” 清 姚祖同 《過嶺》詩之三:“佩犢思醲化,還珠有治源。”
《漢語大詞典》:京兆畫眉(京兆畫眉)
漢書·張敞傳:“﹝ 敞 ﹞又為婦畫眉, 長安 中傳 張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nèi),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蠍燮淠?,弗備責(zé)也?!焙笥脼榉驄D或男女相愛的典實(shí)。 前蜀 毛文錫 《柳含煙》詞:“最憐京兆畫蛾眉,葉纖時(shí)?!?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復(fù)促生起為掠鬢,生謝不敏。 仲仙 笑曰:‘卿不見京兆畫眉乎?’”
《國語辭典》:便面  拼音:biàn miàn
扇子的別稱。因不想使他人看見時(shí),便于障面,故稱為「便面」?!稘h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然敞無威儀,時(shí)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qū),自以便面拊馬?!骨???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觯骸副忝嫘?,血心腸一萬條;手帕兒包,頭繩兒繞,抵過錦字書多少?!?/div>
《國語辭典》:張敞畫眉(張敞畫眉)  拼音:zhāng chǎng huà méi
漢人張敞為妻子畫眉,整個(gè)長安城內(nèi)都知道他為妻子畫眉畫得嫵媚動人。典出《漢書。卷七六。張敞傳》。比喻夫妻恩愛情深?!缎咽篮阊?。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假如張敞畫眉,相如病渴,雖為儒者所譏,然夫婦之情,人倫之本,此謂之正色。」也作「畫眉張敞」。
《漢語大詞典》:眉嫵(眉嫵)
同“ 眉憮 ”。 宋 周邦彥 《法曲獻(xiàn)仙音》詞:“縹緲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嫵?!?宋 范成大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詩:“千山濯濯浄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清 龔自珍 《臺城路·女郎有字翠生者賦此寵之》詞:“誰家怨女,有一種工愁,天然眉嫵?!?/div>
《國語辭典》:章臺(章臺)  拼音:zhāng tái
1.戰(zhàn)國時(shí)秦王所建的亭臺。位于今陜西省長安故城西南。
2.漢代長安內(nèi)的一條街。
3.妓女聚集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章街
章臺街 的簡稱。 宋 柳永 《木蘭花·柳枝》詞:“ 章街 、 隋岸 歡游地,高拂樓臺低映水?!?宋 張?jiān)?/a> 《滿庭芳·壽》詞:“ 梁苑 春歸, 章街 雪霽,柳梢華蕚初萌?!?/div>
《國語辭典》:走馬章臺(走馬章臺)  拼音:zǒu mǎ zhāng tái
章臺,漢時(shí)長安章臺下街名,為歌樓酒館所在地。走馬章臺指騎馬經(jīng)過章臺。語出《漢書。卷七六。張敞傳》:「然敞無威儀,時(shí)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qū),自以便面拊馬?!购蟊扔魃孀阌陲L(fēng)月場所。元。劉庭信〈新水令。將一塊望夫石霧鎖云霾〉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謝館秦樓,多應(yīng)在走馬章臺?!?/div>
《國語辭典》:平原督郵(平原督郵)  拼音:píng yuán dū yóu
劣酒的隱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shù)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骨嘀萦旋R郡,齊與臍同音,言好酒直至臍下;平原有鬲縣,鬲與膈同音,言惡酒只到膈下。
分類:從事官名
《漢語大詞典》:酒到臍(酒到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shù)解:“ 桓公 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 青州 從事’,惡者謂‘ 平原 督郵’。 青州 有 齊郡 , 平原 有 鬲縣 ;‘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后以“酒到臍”指好酒。 宋 陸游 《雨中小酌》詩:“愁看場上禾生耳,且泥盃中酒到臍?!?/div>
分類:好酒
《國語辭典》:青州從事(青州從事)  拼音: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山東省舊府名。從事,古官名。青州從事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shù)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謂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购笥靡苑悍Q美酒。《幼學(xué)瓊林。卷三。飲食類》:「好酒曰青州從事?!骨?。朱彝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臨淄水〉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
分類:好酒直到
《漢語大詞典》:青州曲(青州麴)
即 青州 從事。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從今更踏 青州 麴,薄酒知君笑督郵。”參見“ 青州從事 ”。
分類:青州從事
《國語辭典》:青州從事(青州從事)  拼音: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山東省舊府名。從事,古官名。青州從事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shù)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謂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购笥靡苑悍Q美酒?!队讓W(xué)瓊林。卷三。飲食類》:「好酒曰青州從事。」清。朱彝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臨淄水〉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
分類:好酒直到
《漢語大詞典》:弦心
猶琴心。琴音中所表達(dá)出的心意。 唐 司空圖 《成均諷》:“芳情盡寄于絃心,巧變逾新于 濮 上?!?/div>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漢代卓文君。參見「卓文君」條。
2.比喻新寡之婦?!读凝S志異。卷二。董生》:「妾適癡郎四五年,翁姑相繼逝,又不幸為文君,剩妾一身,煢無所依?!?/div>
《國語辭典》:琴心  拼音:qín xīn
以琴音傳達(dá)情意?!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是時(shí)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固?。李賀有所思〉詩:「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xù)。」
《漢語大詞典》:琴意
琴聲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說·禮樂:“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釣者過曰:‘美哉琴意,傷而和,怨而靜,在山澤而有廊廟之志?!?宋 歐陽修 《彈琴效賈島體》詩:“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論?!?/div>
《漢語大詞典》:鳳媒(鳳媒)
司馬相如 愛慕 卓文君 ,彈琴作歌示意,詩中有“鳳兮鳳兮從皇棲,得託子尾永為妃”之句, 文君 終與 相如 成為夫妻。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即用“鳳媒”表示自求婚配。 唐 駱賓王 《棹歌行》:“鳳媒羞自託,鴛翼恨難窮?!?/div>
《漢語大詞典》:卓女
指 漢 卓文君 。 前蜀 牛嶠 《女冠子》詞之二:“ 錦江 煙水, 卓 女燒春濃美?!?柳亞子 《題大覺鄉(xiāng)居百絕》詩:“南冠岸獄泣 鐘儀 , 卓 女壚頭酒一巵?!?/div>
分類:卓文君
《漢語大詞典》:文君酒
漢 辭賦家 司馬相如 以琴挑逗富商 卓王孫 新寡的女兒 卓文君 , 文君 私奔,與 相如 在 臨邛 賣酒。 卓文君 當(dāng)壚, 司馬相如 圍一條犢鼻褌洗酒器。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以“文君酒”、“文君壚”為年輕女子當(dāng)壚賣酒的典故。 唐 李百藥 《少年行》:“始酌 文君 酒,新吹 弄玉 簫。” 宋 陸游 《寺前月夜醉中戲作》詩:“此酒定從何處得,判知不是 文君 壚?!?/div>
《國語辭典》:滌器(滌器)  拼音:dí qì
洗滌杯盤碗碟等器物。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三折:「生紐得相如滌器,強(qiáng)教他卓氏當(dāng)壚。」
《國語辭典》:當(dāng)壚(當(dāng)壚)  拼音:dāng lú
賣酒。漢。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獨(dú)當(dāng)壚?!顾?。賀鑄小梅花??`虎手〉詞:「笑嫣然,舞翩然,當(dāng)壚秦女十五語如弦。」也作「當(dāng)盧」、「當(dāng)壚」。
《國語辭典》:當(dāng)壚(當(dāng)罏)  拼音:dāng lú
坐在酒壚前賣酒。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三折:「生紐得相如滌器,強(qiáng)教他卓氏當(dāng)壚?!挂沧鳌府?dāng)盧」、「當(dāng)壚」。
《漢語大詞典》:官梅
官府所種的梅。 唐 杜甫 《和裴廸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 何遜 在 揚(yáng)州 ?!卑?, 南朝 梁 何遜 為官在 揚(yáng)州 時(shí),官府中有梅,常吟詠其下,故云。 宋 黃庭堅(jiān) 《雨中花慢》詞:“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待新年歡計(jì),斷送春色,桃李成陰。” 清 趙翼 《題謝蘊(yùn)山觀察種梅圖》詩:“陋彼 孤山翁 ,徒夸疎影橫,官梅與野梅,固難一例評?!卑?, 孤山翁 指 宋 林逋 。因其隱居終老 孤山 ,故稱。其《山園小梅》云:“疎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div>
分類:官府何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