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0
詞典
3
分類詞匯
27
共2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帥閫
參贊
檢閱
府丞
司長
院長
省長
官都
憲長
敬悉
市長
署長
抄陳
預備隊
站長
《漢語大詞典》:
帥閫(帥閫)
(1).鎮(zhèn)撫一方的軍事首長。 宋
蘇軾
《賀高陽王待制啟》
:“伏審顯奉恩綸,榮更帥閫?!?br />(2).指帥府。 明
無名氏
《運甓記·棄官就辟》
:“行行漸欣臨帥閫,且把征車頓,忙參上將營?!?/div>
分類:
鎮(zhèn)撫
帥府
軍事
首長
《國語辭典》:
參贊(參贊)
拼音:
cān zàn
1.參預謀劃?!赌鲜?。卷二二。王曇首傳》:「齊高帝為相,欲引時賢參贊大業(yè)。」《紅樓夢》第五三回:「賈雨村補授了大司馬,協(xié)理軍機,參贊朝政。」
2.職官名:(1)清于外蒙古、新疆等地設置參贊大臣,以輔佐將軍辦理軍務。(2)清末于東三省總督及西藏辦事大臣之下,各置左右參贊。(3)清朝于外國公使館置參贊,掌佐公使辦理外交,有一、二、三等之別。
分類:
協(xié)助
使館
謀劃
僅次于
首長
等地
外交官
將軍
辦理
軍務
《國語辭典》:
檢閱(檢閱)
拼音:
jiǎn yuè
1.查看?!侗笔?。卷六七。唐永傳》:「周文初不信之,然欲明其虛實,密遣使檢閱之,唯見墳籍而已?!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噶碛袀€簿子,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br />2.軍隊的檢查校閱。
分類:
檢閱
官名
查看
高級
首長
長親
親臨
軍隊
群眾
史官
隊伍
面前
點校
校書
書籍
《國語辭典》:
府丞
拼音:
fǔ chéng
職官名:(1)太守的屬官。《后漢書。卷三一。羊續(xù)傳》:「續(xù)為南陽太守。……府丞嘗獻其生魚,續(xù)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之,續(xù)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2)清代宗人府設置的官員,掌本府漢文典籍?!肚迨犯?。卷一一四。職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漢文冊籍?!?/div>
分類:
太守
屬官
西域
順天
各國
國王
王室
應天
行政
政首
首長
奉天
《國語辭典》:
司長(司長)
拼音:
sī zhǎng
中央行政各部皆分司治事,掌理一司的首長稱為「司長」。如教育部社教司司長。
分類:
中央
行政
分司
治事
掌理
首長
《國語辭典》:
院長(院長)
拼音:
yuàn zhǎng
1.唐代御史拾遺的別稱。
2.各公私機構或?qū)W校,以院為名者,其最高長官稱為「院長」。如:「行政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3.宋時的低階軍官,司緝捕之事?!端疂G傳》第三八回:「湖南一路,節(jié)級都稱呼做院長。」
分類:
時小
命名
御史
仆從
翰林院
書院
機關
拾遺
稱呼
學士
獄吏
學校
承旨
尊稱
主持
首長
院長
杜甫
《國語辭典》:
省長(省長)
拼音:
shěng zhǎng
省政府的首長。如:「兩國省長互訪,促進雙方政治、文化的交流?!?/div>
分類:
省政府
首長
《漢語大詞典》:
官都
國家眾官的首長或某地方某單位的行政長官。
《
管子·問
》
:“問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斷,今事之稽也何待?” 尹知章 注:“官都,謂總攝諸司者也?!?郭沫若 等集校:“此‘官都’與‘五官’同列,當為中央之官都……唯官都有大小之別,在中央者‘總攝諸司’,等於冢宰, 尹 俞 未誤。在地方及其他官職,亦有都,
《度地篇》
水官有都,即其證?!?/div>
分類:
官都
國家
眾官
首長
行政
政長
長官
《漢語大詞典》:
憲長(憲長)
古代中央監(jiān)察機關的首長。如 秦 漢 以來御史臺中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明 清 都察院的都御史。 宋
魏泰
《
東軒筆錄
》
卷三:“ 寳元 中,御史府久闕中丞。一日, 李淑 召對, 仁宗 偶問以憲長久虛之故…… 許公 奏曰:‘中丞者,風憲之長,自宰相而下,皆得彈擊,其選用,當出圣意?!?span id="udp7ewd" class="book">《
明史·饒伸傳
》:“禮部侍郎 于慎行 以 大壯 文獨劣,擬乙置之。都御史 吳時來 及 朝陽 不可…… 時來 附權蔑紀,不稱憲長?!?/div>
分類:
中央
監(jiān)察
機關
首長
御史臺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國語辭典》:
敬悉
拼音:
jìng xī
公文用語中,接獲平行機關或首長的公文,于開始引敘對方公文完畢時使用。
分類:
公文
接獲
平行
機關
首長
《國語辭典》:
市長(市長)
拼音:
shì zhǎng
1.職官名。漢代五都置市長。《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昌生無澤,無澤為漢市長?!埂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遂于長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長安東西市令及洛陽、邯鄲、臨甾、宛、成都市長,皆為五均司市師?!?br />2.治理一市的行政首長。
分類:
城市
古官名
官名
行政
職掌
政首
首長
長安
東西
《漢語大詞典》:
市令
(1).古官名。掌管市場。 戰(zhàn)國 時 楚國 有市令之官。見
《史記。循吏列傳》
。 漢 于 長安 東、西兩市各置市令一人,屬京兆尹。見
《
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
、
《食貨志下》
。 南北朝 亦各有市令。見
《
魏書·李裔傳
》
、
《
南齊書·東昏侯紀
》
。 唐 時各都督府、州及三千戶以上的縣皆置市令,不滿三千戶的縣,若地處要路而交易繁盛者,亦聽依三千戶法置之。見
《
新唐書·百官志四
》
、 宋 王溥
《
唐會要·市
》
。
(2).司市官頒布的教令。
《
周禮·地官·廛人
》
“罰布” 漢 鄭玄 注:“罰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 賈公彥 疏:“謂司市有教令,其人犯之,使出泉?!?/div>
分類:
司市
古官名
官名
頒布
掌管
教令
市場
《國語辭典》:
署長(署長)
拼音:
shǔ zhǎng
中央政府組織中,以署為單位名稱的最高首長。如:「衛(wèi)生署署長」、「環(huán)保署署長」。
分類:
中央政府
組織
首長
《國語辭典》:
抄陳(抄陳)
拼音:
chāo chén
公文上稱給上級機關或首長的副本或抄件。
分類:
公文
上稱
上級
機關
首長
副本
《漢語大詞典》:
預備隊(預備隊)
作戰(zhàn)時軍隊首長掌握的機動力量,用以完成作戰(zhàn)計劃中預定任務或應付新的情況。 田漢
《盧溝橋》
第二幕:“第三排為預備隊,位置于本橋右側通 宛平 西門之陣地?!?毛澤東
《關于遼沈戰(zhàn)役的作戰(zhàn)方針》
:“ 葫 錦 援敵進得較快,則你們應準備以總預備隊加入四縱、十一縱方面殲滅該敵一部,首先停止該敵之前進。” 碧野
《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
:“正在這個時候,團長 高陵 派來了兩支強大的援兵--第三營的一個連和第一營的預備隊?!?/div>
分類:
作戰(zhàn)
軍隊
首長
掌握
機動
動力
力量
完成
計劃
預定
任務
應付
《國語辭典》:
站長(站長)
拼音:
zhàn zhǎng
綜理全站事務的首長。
分類:
綜理
事務
首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