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驅車(驅車)  拼音:qū chē
駕車或乘坐車輛。唐。李商隱 登樂游原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分類字錦》:落日驅車(落日驅車)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 風吹黃埃起,落日驅征車。
分類:羈旅
《國語辭典》:飛蓋(飛蓋)  拼音:fēi gài
蓋,車蓋。飛蓋形容車行如飛,非常迅速?!段倪x。曹植。公燕詩》:「游西園,飛蓋相追隨?!箷x。陶淵明〈詠荊軻〉詩:「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div>
分類:驅車
《漢語大詞典》:馳車(馳車)
(1).古代輕型的戰(zhàn)車。管子·七臣七主:“瑤臺玉餔不足處,馳車千駟不足乘?!?span id="uxoxvd0" class="book">《孫子·作戰(zhàn)》:“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曹操 注:“馳車,輕車也,駕駟馬?!?李筌 注:“馳車,戰(zhàn)車也?!?span id="cgucnta" class="book">《漢書·嚴安傳》:“於是強國務攻,弱國修守,合從連衡,馳車轂擊,介胄生蟣蝨,民無所告愬?!?span id="ac1ivcv"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三八:“馳車千駟,革車千乘。馳車即兵車,蓋輕車也……每輕車七十二人。三人在車上,一御,一持矛,一持弓,此三人乃七十五人中之將?!?br />(2).驅車。逸周書·大匡:“馳車送逝,旦夕運糧?!?柯巖 《奇異的書簡·在澄藍碧綠之間》:“這是一個 日本 朋友稱之為新綠季節(jié)的五月清晨,我們馳車從 箱根 奔向 澤籐 ?!?/div>
《漢語大詞典》:走車(走車)
驅車。 唐 李端 《雜詩》:“ 金谷 走車來,玉人騎馬待?!?明 李夢陽 《士兵行》:“ 彭湖 翩翩飄白旟,輕舸蔽水陸走車。”亦指拉車。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六:“他喘著答了句:‘跟你們哥兒們走車,慢了還行!’”
分類:驅車拉車
《國語辭典》:行車(行車)  拼音:xíng chē
1.行走前進的車子。北周。庾信 見游春人詩:「連杯勸上馬,亂果擲行車?!?br />2.駕駛車輛。如:「行車安全」。
《國語辭典》:詭遇(詭遇)  拼音:guǐ yù
本指打獵時不依規(guī)定而追殺獵物?!睹献印k墓隆罚骸肝因岏Y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jié)h。趙岐。注:「橫而射之曰詭遇?!购蟊扔鞑灰哉雷非竺?。唐。白居易適意〉詩:「直道速我尤,詭遇非吾志?!?/div>
《國語辭典》:飛輪(飛輪)  拼音:fēi lún
1.快速轉動的輪子。常用為自行車的代稱。如:「一聲令下,所有選手踩著飛輪快速奔去!」
2.指太陽。唐。許堯佐 日載中賦:「觀乎天文,于是翠煙澄霽,白日增麗,流景弭節(jié),飛輪頓勢?!?br />3.一種旋轉運動中用于存儲旋轉動能的機械裝置。英文為flywheel。
《漢語大詞典》:歸驂(歸驂)
猶歸車。謂驅車返歸。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歸驂欲動,別馬將前?!?唐 王勃 《臨江》詩之一:“歸驂將別櫂,俱是倦游人。” 唐 韓愈 《送靈師》詩:“以此復留滯,歸驂幾時鞭?!?/div>
《漢語大詞典》:歸鞅(歸鞅)
猶歸車。謂驅車返歸。 南朝 齊 謝朓 《京路夜發(fā)》詩:“行矣倦路長,無由稅歸鞅?!?唐 岑參 《西蜀旅舍春嘆》詩:“吾先稅歸鞅,舊國如咫尺。” 明 高啟 《顧榮廟》詩:“事成恥言勛,飄然理歸鞅?!?/div>
《漢語大詞典》:歸轍(歸轍)
指歸車。謂驅車返歸。 唐 丘丹 《經湛長史草堂》詩:“余即江海人,歸轍青山曲?!?/div>
《漢語大詞典》:總駕(總駕)
猶言馳驅車馬。楚辭·王褒〈九懷·?? ?/a>》:“陶嘉月兮總駕,搴玉英兮自脩。” 王逸 注:“驅乘駟也?!?南朝 宋 謝靈運 《君子有所思行》:“總駕越 鐘陵 ,還顧望京畿?!?南朝 梁 沈約 《與謝朏敕》:“古今殊事,不獲總駕 崆峒 ,依風問道?!?/div>
《漢語大詞典》:驅侵(驅侵)
(1).驅車侵襲。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教之乘車,射御驅侵。” 孔穎達 疏:“驅車侵伐人也?!?br />(2).驅迫侵擾。 宋 曾鞏 《湘寇》詩:“能者張弓入城郭,連邑累鎮(zhèn)遭驅侵?!?/div>
《漢語大詞典》:軌塵(軌塵)
(1).謂驅車塵不出軌轍。《穀梁傳·昭公八年》:“車軌塵,馬候蹄?!?br />(2).車輪滾過揚起的塵土。文選·張衡〈東京賦〉:“軌塵掩迒,匪疾匪徐?!?薛綜 注:“謂車軌之塵適自覆跡?!?/div>
《漢語大詞典》:巧挴
巧于貪求。一說精于驅車策馬之術。楚辭·天問:“ 穆王 巧挴,夫何周流?”挴,一本作“ 梅 ”。 朱熹 集注:“巧挴,言巧于貪求也?!?王夫之 通釋:“梅與枚通,馬策也?!?姜亮夫 校注:“枚者,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shù)闔’注‘枚,馬箠也’,即 王 氏所本。則巧枚,謂喜驅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