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觀儺(觀儺)
觀看驅逐疫鬼的儀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異,即古者九門觀儺之遺風,亦所以禳除不祥也。”參閱周禮·夏官·方相氏、禮記·月令。
《漢語大詞典》:迸逐
驅逐,斥逐。迸,通“ 屏 ”。 唐 元稹 《有鳥》詩之五:“秋鷹迸逐霜鶻遠,鵩鳥護巢當晝啼?!?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 耿楚侗 先生官南都,有士人為惡僧侮辱,以告先生,白所司治之。其僧逋,先生意第迸逐,不令復係籍本寺,士人未釋然,必欲捕而枷之?!?/div>
分類:驅逐斥逐
《漢語大詞典》:驅禁(驅禁)
驅逐禁止。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十三日》:“蓋自 雍正 年間驅禁以后, 咸豐 十年與各國立約,復許傳教。”
分類:驅逐禁止
《漢語大詞典》:呵逐
斥罵驅逐。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內黃狐怪:“忽見一狐立門檻上,望月,群呵逐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義犬:“﹝某甲﹞跨騾出,則所養(yǎng)黑犬從之。呵逐使退,既走,則又從之,鞭逐不返?!?金和 《雙拜岡紀戰(zhàn)》詩:“ 蜀 軍自東來,呵逐 楚 士開。”
分類:斥罵驅逐
《漢語大詞典》:逐斥
清 代官吏處分的一種處理方式。官吏有過被斥責驅逐回籍不予使用。《六部成語注解·吏部》:“逐斥:不要此人做此官,退而去之?!?/div>
《國語辭典》:逼遣  拼音:bī qiǎn
1.脅迫、逼迫。《北史。卷七。齊本紀。顯祖文宣帝》:「或聚棘為馬,紐草為索,逼遣乘騎,牽引來去,流血灑地,以為娛樂?!乖o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則被那官司逼遣,他道是沒收成千里無煙,著俺分房減口為供膳?!?br />2.驅趕。《魏書。卷二四。列傳。崔玄伯》:「太宗以郡國豪右,大為民蠹,乃優(yōu)詔徵之,民多戀本,而長吏逼遣?!?/div>
《漢語大詞典》:棄遣(棄遣)
拋棄、驅逐。三國志·蜀志·劉琰傳:“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與 后主 有私,呼(卒)五百撾 胡 ,至於以履搏面,而后棄遣?!?/div>
分類:拋棄驅逐
《漢語大詞典》:驅祟(驅祟)
舊時歲暮迎神賽會以驅逐鬼祟。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除夜:“自禁中動鼓吹,驅祟出 東華門 ,轉 龍池灣 ,謂之埋祟而散。”
《漢語大詞典》:驅剪(驅翦)
驅逐剪除。 北周 庾信 《商調曲》之二:“昔我 文祖 ,執(zhí)心且危慮。驅翦豺狼,經營此天步?!币槐咀鳌?驅剪 ”。
分類:驅逐剪除
《漢語大詞典》:儺逐(儺逐)
指驅逐疫鬼儀式中所唱的歌。 明 徐渭 《陳山人墓表》:“其所自娛戲者,雖瑣至 吳 歈 越 曲,緑章釋梵,巫史祝咒,擢歌菱唱,伐木輓石,薤辭儺逐……靡不窮態(tài)極調。”
《漢語大詞典》:攻逐
攻擊驅逐。史記·秦本紀:“﹝ 周平王 ﹞曰:‘ 戎 無道,侵奪我 岐 豐 之地, 秦 能攻逐 戎 ,即有其地?!?/div>
分類:攻擊驅逐
《漢語大詞典》:訶逐(訶逐)
呵斥驅逐。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又恐女郎驚覺,必遭訶逐,遂潛伏繡褶之側?!?/div>
分類:呵斥驅逐
《漢語大詞典》:斥疵
驅逐邪惡。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既住年而增靈,亦驅妖而斥疵?!?/div>
分類:驅逐邪惡
《漢語大詞典》:破逐
擊破并驅逐。史記·匈奴列傳:“於是 惠后 與 狄后 、 子帶 為內應,開 戎狄 , 戎狄 以故得入,破逐 周襄王 ,而立 子帶 為天子。”
分類:擊破驅逐
《漢語大詞典》:驅擯(驅擯)
驅逐擯棄。《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此是大家國,今為惡子所奪,而見驅擯,意頗忿惋,規(guī)欲雪復?!?/div>
分類:驅逐擯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