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wàn)典故,50萬(wàn)詞匯、2萬(wàn)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3分類詞匯 3
《漢語(yǔ)大詞典》:騎龍(騎龍)
典出史記·孝武本紀(jì):“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焙笠浴膀T龍”謂皇帝去世的典故。 清 李調(diào)元 《恭擬高宗純皇帝挽詩(shī)》之四:“病哭騎龍日,扳髯少一人?!?/div>
《分類字錦》:萬(wàn)騎龍趨(萬(wàn)騎龍趨)
張衡 西京賦 千乘雷動(dòng),萬(wàn)騎龍趨。
分類:儀衛(wèi)
《漢語(yǔ)大詞典》:騎龍弄鳳(騎龍弄鳳)
(1).比喻成仙。后漢書·逸民傳·矯慎:“足下審能騎龍弄鳳,翔嬉云閒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謀也?!?李賢 注:“《列僊傳》曰:‘ 簫史 , 秦繆公 時(shí),善吹簫,公女 弄玉 好之,以妻之,遂教 弄玉 作鳳鳴。居數(shù)十年,吹鳳皇聲,鳳來(lái)止其屋。為作鳳臺(tái),夫婦止其上。一旦皆隨鳳皇飛去。’又曰‘ 陶安公 , 六安 冶師。數(shù)行火,火一旦散上,紫色衝天。須臾赤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至?xí)r, 安公 騎之而去’也?!?br />(2).比喻騰達(dá)。 明 陳與郊 《義犬》第一出:“騎龍弄鳳之兆,這有何妨?!?/div>
《國(guó)語(yǔ)辭典》:乘龍(乘龍)  拼音:chéng lóng
語(yǔ)出《藝文類聚。卷四○。禮部下?;橐?guó)先賢傳》:「孫俊字文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女。時(shí)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比喻得到好女婿。唐。杜甫李監(jiān)宅〉詩(shī):「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原許乘龍須及第,未曾經(jīng)打毷氉?!?/div>
《漢語(yǔ)大詞典》:弓劍(弓劍)
(1).弓與劍。禮記·曲禮上:“受弓劍者以袂?!?span id="qulzoiz" class="book">《淮南子·氾論訓(xùn)》:“古之兵,弓劍而已矣。”
(2).指武藝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韋道安》詩(shī):“ 道安 本儒士,頗擅弓劍名?!?宋 葉適 《贈(zèng)李秀才肖舒》詩(shī):“寺傳弓劍煙嵐外,門掩詩(shī)書浪泊間?!?明 陳子龍 《中都》詩(shī):“ 涂山 弓劍地,千載頌苞桑。”
(3).傳說(shuō) 黃帝 騎龍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墜帝弓。又 黃帝 葬 橋山 ,山崩,棺空,唯劍存。見(jiàn)史記·封禪書、 漢 劉向 列仙傳·黃帝。后因以“弓劍”為對(duì)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詞。魏書·肅宗紀(jì):“何圖一旦,弓劍莫追,國(guó)道中微,大行絶祀?!?隋 牛弘 《隋文帝頌》:“慕深考妣,哀纏弓劍?!?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詩(shī):“先帝弓劍遠(yuǎn),小臣餘此生?!?清 徐枋 《顧氏松風(fēng)寢記》:“而事關(guān)故國(guó),莫不動(dòng)先王弓劍之思焉?!?/div>
《漢語(yǔ)大詞典》:遺弓(遺弓)
(1).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鬚號(hào),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hào)?!焙笠浴斑z弓”指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墜落的弓。《宋史·樂(lè)志十六》:“ 鼎湖 龍去遺弓墮,冠劍鏁深宮?!?清 顧炎武 《登岱》詩(shī):“何人得昇仙,遺弓名烏號(hào)?!?br />(2).據(jù)史記·封禪書載,傳說(shuō)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墮 黃帝 之弓”。后以“遺弓”為帝王死亡的委婉語(yǔ)。 南朝 梁 沈約 《齊武帝謚議》:“慕切遺弓,哀同遏密?!?span id="aft4hx9" class="book">《舊唐書·哀帝紀(jì)》:“朕祗荷丕圖,仰惟先訓(xùn),方迫遺弓之痛,俯臨同軌之期。” 明 唐順之 《朝謁長(zhǎng)陵》詩(shī):“遺弓仙馭遠(yuǎn),上食繐帷張。”
(3).呂氏春秋·貴公:“ 荊 人有遺弓者,而不肎索,曰:‘ 荊 人遺之, 荊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遺弓”指丟失而為他人得到對(duì)他人也有益處的事物。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shī)書兩紙得四十一韻》:“悲哉墮世網(wǎng),去之若遺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