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
典故
1
詞典
2
分類詞匯
9
分類詞匯
于思
撚髭
摘髭
三毛
銀髭
捻髭
鬢頷
髭捻
黃凈子
《國語辭典》:
于思
拼音:
yú sāi
語出《左傳。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fù)。于思于思,棄甲復(fù)來?!购殱饷艿臉幼印G?。
陳維崧
〈
沁園春。四十諸生
〉詞:「燭花滅處,目我于思。」
分類:
于思
髭須
說白
白頭
《漢語大詞典》:
撚髭
捻弄髭須。多形容沉思吟哦之狀。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小引》
:“
《初刻》
支言俚説,不足供覆醬瓿,而翼飛踁走,較捻髭嘔血、筆塚硯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
:“詞人之能度曲者,世間頗少。其握管捻髭之際,大約口內(nèi)吟哦,皆同説話?!眳⒁姟?捻鬚 ”。
分類:
髭須
沉思
吟哦
《漢語大詞典》:
捻須(撚鬚)
謂推敲詩句而捋須吟哦。語出 唐
盧延讓
《苦吟》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鬚。” 宋
蘇軾
《和柳子玉喜雪次韻仍呈述古》
:“燈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鬚吟喜雪?!?胡懷琛
《贈陳蛻庵先生》
詩:“捻鬚覓句得佳趣,忘齒論交到少年?!?/div>
分類:
推敲
敲詩
詩句
吟哦
《漢語大詞典》:
摘髭
摘取髭須。喻輕而易舉。語出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
:“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筠用前韻見贈》
:“連年摘髭取科第,射策彤庭語驚眾。”
分類:
摘取
髭須
輕而易舉
《漢語大詞典》:
三毛
(1).三綹髭須。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巧藝
》
:“ 顧長康 畫 裴叔則 ,頰上益三毛。人問其故, 顧 曰:‘ 裴楷 儁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 宋
蘇軾
《贈李道士》
詩:“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清
汪懋麟
《題修來畫像》
詩:“頰上三毛少飛動,此際有待鬚 虎頭 。”
(2).指發(fā)、眉、須。 宋
蘇軾
《十八大阿羅漢贊·第七迦理迦尊者》
:“佛子三毛,髮眉與鬚。既去其二,則有餘因。”
(3).現(xiàn)代畫家 張樂平 在
《三毛流浪記》
中塑造的一個少年兒童形象,以誠實、善良、機(jī)智著稱。因其頭發(fā)只畫三根,故稱“三毛”。
分類:
現(xiàn)代
畫家
髭須
樂平
塑造
少年
兒童
形象
《漢語大詞典》:
銀髭(銀髭)
白髭須的美稱。 宋
楊萬里
《雪后十日日暖雪猶未融》
詩:“生愁便消去,將底伴銀髭?!?/div>
分類:
髭須
《漢語大詞典》:
捻髭(撚髭)
捻弄髭須。多形容沉思吟哦之狀。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小引》
:“
《初刻》
支言俚説,不足供覆醬瓿,而翼飛踁走,較捻髭嘔血、筆塚硯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
:“詞人之能度曲者,世間頗少。其握管捻髭之際,大約口內(nèi)吟哦,皆同説話?!眳⒁姟?捻鬚 ”。
分類:
髭須
沉思
吟哦
《漢語大詞典》:
捻須(撚鬚)
謂推敲詩句而捋須吟哦。語出 唐
盧延讓
《苦吟》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鬚?!?宋
蘇軾
《和柳子玉喜雪次韻仍呈述古》
:“燈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鬚吟喜雪?!?胡懷琛
《贈陳蛻庵先生》
詩:“捻鬚覓句得佳趣,忘齒論交到少年。”
分類:
推敲
敲詩
詩句
吟哦
《漢語大詞典》:
鬢頷(鬢頷)
鬢發(fā)和髭須。 宋
陳師道
《贈石先生》
詩:“迫人鬢頷紛紛白,臨事迴迂種種遲?!?/div>
分類:
鬢發(fā)
發(fā)和
髭須
《漢語大詞典》:
髭捻(髭撚)
謂沉思吟哦推敲字句而捻弄髭須。語本 唐
盧延讓
《苦吟》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鬚?!?清
李漁
《意中緣·露丑》
:“我則道哦韻試鏗鏘,卻原來是髭捻太苦逼成凄響?!?/div>
分類:
沉思
吟哦
推敲
字句
髭須
《漢語大詞典》:
黃凈子
臉色黃而光潔,無髭須。
《
兒女英雄傳
》
第三回:“他( 褚老一 )長的是個大身量,黃凈子臉兒,兩撇小鬍子兒,左手是個六枝子。”
分類:
臉色
光潔
髭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