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wàn)典故,50萬(wàn)詞匯、2萬(wàn)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lèi)按人物分類(lèi)
《漢語(yǔ)大詞典》:南樓(南樓)
(1).在南面的樓。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有《南樓中望所遲客》詩(shī)。 聞人倓 注:“ 靈運(yùn)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轉(zhuǎn)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園南門(mén)樓,自南樓百許步對(duì) 橫山 ?!?唐 杜甫 《登兗州城樓》詩(shī):“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宋 陸游 《蝶戀花·離小益作》詞:“千里斜陽(yáng)鐘欲暝,憑高望斷南樓信?!?br />(2).古樓名。在 湖北省 鄂城縣 南。又名 玩月樓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氣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樓 理詠?!?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shī):“清景 南樓 夜,風(fēng)流在 武昌 。”按 晉 武昌縣 ,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縣 。 唐 武昌縣 屬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漢市 武昌 。 李白 所詠 南樓 ,實(shí)際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樓 。 宋 蘇軾 《九日次韻王鞏》:“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 南樓 ?!?br />(3).古樓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黃鶴山 頂。一名 白云樓 ,又名 岑樓 。 清 乾隆 中毀, 畢沅 重修之。 宋 陸游 入蜀記:“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樓 ,在 儀門(mén)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黃鶴山 。制度閎偉,登望尤勝。 鄂州 樓觀為多,而此獨(dú)得江山之要會(huì), 山谷 所謂‘ 江 東 湖 北行畫(huà)圖, 鄂州 南樓天下無(wú)’是也?!?br />(4).古樓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長(zhǎng)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詩(shī):“暗度 南樓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鰲 注:“ 邵 注謂 南樓 在 武昌 。 顧 注謂 南樓 在 岳陽(yáng) 。 廬 注據(jù) 柳子厚 《長(zhǎng)沙驛前南樓感舊》詩(shī)為證,是 南樓 即在 潭州 ?!?br />(5).古樓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南。 唐 張九齡 嘗登此樓賦詩(shī)。 宋 張栻 重修,改名 曲江樓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樓記》:“ 敬夫 一日與客往而登焉……於是顧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謂 江陵郡 城 南樓 者邪!’”
(6).古樓名。在 廣西省 宜山縣 南,有 宋 黃庭堅(jiān) 所書(shū)《范滂傳》刻石。 宋 嘉熙 中毀去。參閱明一統(tǒng)志《慶遠(yuǎn)府志》。
(7).古樓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駐節(jié)此處,題曰“ 南樓 望遠(yuǎn)”, 劉有年 有記。
《漢語(yǔ)大詞典》:鄂渚
相傳在今 湖北 武昌 黃鶴山 上游三百步 長(zhǎng)江 中。 隋 置 鄂州 ,即因渚得名。世稱(chēng) 鄂州 為 鄂渚 。《楚辭·九章·涉江》:“乘 鄂渚 而反顧兮,欵秋冬之緒風(fēng)?!?王逸 注:“ 鄂渚 ,地名?!?洪興祖 補(bǔ)注:“ 楚子 熊渠 ,封中子 紅 於 鄂 。 鄂州 , 武昌縣 地是也。 隋 以 鄂渚 為名?!?唐 杜甫 《過(guò)南岳入洞庭湖》詩(shī):“ 鄂渚 分云樹(shù), 衡山 引舳艫。” 明 劉基 《滿庭芳》詞:“衾寒 鄂渚 ,佩冷 瀟湘 ?!?陳夔龍 《夢(mèng)蕉亭雜記》卷二:“余服官 鄂渚 ,適 英 美 水師提督乘兵艦來(lái)謁?!?/div>
《漢語(yǔ)大詞典》:鶴山(鶴山)
(1).山名。即 四川省 浦江縣 境之 白鶴山 。 宋 魏了翁 《水調(diào)歌頭·婦生朝李倅同其女載酒為壽用韻謝之》詞:“擬把 鶴山 月,換卻 鑑湖 秋?!?宋 陸游 《西巖翠屏閣》詩(shī):“把酒孤亭半日留, 西巖 獨(dú)擅 鶴山 秋。”
(2). 宋 學(xué)者 魏了翁 的號(hào)。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三:“ 西山 、 鶴山 之抱負(fù),誠(chéng)未可厚誣也?!卑?, 西山 ,指 真德秀 。 宋 吳泳 《賀新涼·送游景仁赴夔漕》詞:“君與 鶴山 皆人杰,倘功名,到手還須做?!?/div>
《漢語(yǔ)大詞典》:蛇山
(1).即 黃鶴山 。橫亙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城中。與 漢陽(yáng) 龜山 隔江對(duì)峙。山形蜿蜒如蛇,故名。
(2).在 陜西省 寶雞市 西南。山多蛇,故名。
(3).山海經(jīng)中的山名。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又東四百里,曰 蛇山 ,其上多黃金,其下多堊,其木多栒,多橡章,其草多嘉榮,少辛?!?span id="fhypkzq" class="book">《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 北海 之內(nèi),有 蛇山 者, 蛇水 出焉,東入于海。”
《漢語(yǔ)大詞典》:黃鵠山(黃鵠山)
即 湖北省 武漢市 蛇山 。又名 黃鶴山 。西北二里有 黃鵠磯 。世傳仙人 子安 乘黃鵠過(guò)此,有 黃鶴樓 在其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三:“ 船官浦 東,即 黃鵠山 ,林澗甚美, 譙郡 戴仲若 野服居之。山下謂之 黃鵠岸 ;岸下有灣,目之為 黃鵠灣 ?!?/div>
《漢語(yǔ)大詞典》:收箭
相傳 射的山 南有 白鶴山 ,此鶴為仙人取箭。 漢 太尉 鄭弘 曾于此山采薪,拾得一箭。頃有人尋覓, 弘 還之,問(wèn)何所欲。 弘 知其為仙人,曰:嘗患 若耶溪 載薪為難,愿得旦南風(fēng),暮北風(fēng)。后果如愿。事見(jiàn)《后漢書(shū)·鄭弘傳》。 李賢 注引 南朝 宋 孔靈符 《會(huì)稽記》。后用為詠鶴之典。 清 吳偉業(yè) 《題朱子葵鶴洲草堂》詩(shī):“仙人收箭云歸浦,道士開(kāi)籠月滿天。”參閱 宋 施宿 等會(huì)稽志。
《國(guó)語(yǔ)辭典》:鄭文焯(鄭文焯)  拼音:zhèng wén zhuó
人名。(西元1856~1918)字小坡,號(hào)叔問(wèn),又號(hào)大鶴山人,清正白旗人,工詩(shī)詞,善書(shū)畫(huà)。著有《樵風(fēng)樂(lè)府》、《大鶴山人詞話》。
《漢語(yǔ)大詞典》:鶴山鳳尾(鶴山鳳尾)
琴上部位名。鶴山,一名琴岳,又名臨岳,為琴面近琴首一端的弦架。鳳尾,一名鳳腿,即琴的尾部。紅樓夢(mèng)第八九回:“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山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