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2分類詞匯 60
《駢字類編》:龍形(龍形)
書堯典:日中星鳥疏見龜形下。史記淮南王安傅:徐福入海求神異物,還為偽辭 曰:東南至蓬萊山,見芝成宮。闕有使者,銅色而龍形,光上照天。南史宋武帝紀(jì):行止時見一小龍,附翼樵漁山澤。同侶或亦睹焉。及貴,龍形更大。唐書李泌傅:泌嘗取松樛枝以隱背,名曰養(yǎng)和。后得如龍形者,因以獻(xiàn)帝,四方爭效之。鼎錄:蜀先主時,龍見武陽之水。九日因鑄小鼎,像龍形,沉水中。 傅元白楊行:當(dāng)奈此驥正龍形,踠足蹉跎。長坡下,蹇驢慷慨,敢與我爭馳。
分類:龍形
《分類字錦》:文有龍形(文有龍形)
摭異記:黃楊枕文有乘龍形。
《國語辭典》:龍章(龍章)  拼音:lóng zhāng
1.龍的形狀。南朝宋。鮑照〈從庾中郎游園山石室〉詩:「怪石似龍章,瑕壁麗錦質(zhì)?!?br />2.?畫有龍形的天子服飾?!逗鬂h書。卷一六。鄧寇列傳。鄧禹》:「褫龍章于終朝,就侯服以卒歲。」唐。韓偓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詩:「清暑簾開散異香,恩深咫尺對龍章。」
《國語辭典》:飛龍(飛龍)  拼音:fēi lóng
1.本指飛翔的龍。后借以比喻居高臨下的君上?!兑捉?jīng)。乾卦。九五》:「飛龍?jiān)谔?,利見大人。?br />2.有翼的龍?!冻o。屈原。離騷》:「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3.良馬?!段倪x。張衡。南都賦》:「駟飛龍兮骙骙,振和鸞兮京師。」
4.一種鳥。《文選。張衡。西京賦》:「掛白鵠,聯(lián)飛龍?!?/div>
《國語辭典》:飛龍?jiān)谔欤w龍?jiān)谔欤 ?span id="ad6i7zw" class='label'>拼音:fēi lóng zài tiān
語出《易經(jīng)。乾卦。九五》:「飛龍?jiān)谔欤姶笕??!贡扔鞯弁踉谖弧K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請建重明節(jié)表:「飛龍?jiān)谔?,方仰君臨之德;流虹繞渚,實(shí)開圣作之祥?!埂队魇烂餮?。卷二二。木綿庵鄭虎臣報(bào)冤》:「陛下飛龍?jiān)谔?,故天意以食龍示警?!?/div>
分類:帝王在位
《漢語大詞典》:玉龍(玉龍)
(1).龍形的玉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梁 大同 八年,戍主 楊光欣 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元 喬吉 《水仙子·廉香林南園即事》曲:“玉龍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
(2).傳說中的神龍。 宋 劉克莊 《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玩月》詞:“醉跨玉龍游八極,歷歷天青海碧?!?金 高庭玉 《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詩:“跳上玉龍背,抱得銀蟾光?!?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四:“ 永安寺 壁上有 梅田女史 題詩云:‘ 靈妃 齊駕玉龍回,留得清陰滿緑苔。’”
(3).指龍形的漏壺。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玉龍細(xì)點(diǎn)三更月。庭花影下餘殘雪?!?元 薩都剌 《章貢道中》詩:“憶得當(dāng)年曾夜值,玉龍銀箭漏聲長?!?br />(4).喻劍。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報(bào)君黃金臺上意,提擕玉龍為君死?!?王琦 匯解:“玉龍,劍也?!?唐 呂巖 《化江南簡寂觀磨劍贈侯道士》詩:“欲整鋒鋩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嘷?!?br />(5).喻笛。 宋 林逋 《霜天曉月·題梅》詞:“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元 張翥 《孤鸞·題錢舜舉仙女梅下吹笛圖》詞:“閒拈玉龍自品,愛冰姿與花爭潔。一闋霓裳乍了,又落梅初迭?!?br />(6).喻雪。 唐 呂巖 《劍畫此詩于襄陽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宋 張?jiān)?/a> 《雪》詩:“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span id="yaovo4z" class="book">《水滸傳》第十一回:“玉龍酣戰(zhàn),鱗甲滿天飄落。” 清 秋瑾 《齊天樂·雪》詞:“朔風(fēng)蕭瑟侵簾戶,誰喚玉龍起舞?!?毛澤東 《念奴嬌·昆侖》詞:“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br />(7).喻泉水、瀑布。 宋 梅堯臣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天門泉》詩:“靜若僊鑑開,寒疑玉龍蟄?!?清 黃鷟來 《賦得匡廬篇壽韓霍岳觀察》詩:“冰車轉(zhuǎn)軸玉龍走,蒲牢出海鏗華鐘。”
(8).喻橋。 元 盍西村《小桃紅·市橋月色》曲:“玉龍高臥一天秋。寶鏡青光透。星斗闌干雨晴后?!?/div>
《國語辭典》:龍舟(龍舟)  拼音:lóng zhōu
1.刻飾成龍形的船。多在端午節(jié)用來舉行龍舟大賽。也稱為「龍船」。
2.天子所乘坐的船。《隋書。卷三。煬帝紀(jì)上》:「御龍舟,幸江都。」
《國語辭典》:龍頭(龍頭)  拼音:lóng tóu
1.龍的頭?!度龂?。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quán)潘夫人》:「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孫)亮。」《西游記》第一○回:「魏徵謝了恩,卻才撚子在手,忽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著一個血淋淋的龍頭,擲在帝前。」
2.科舉時代稱狀元為「龍頭」。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余舉中殿試后,尚未傳臚。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測字,余書一墨字,浙士曰龍頭竟不能屬君矣?!?br />3.三國魏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為同窗好友,時人以一條龍比喻三人。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見《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鐘繇華歆王朗傳。華歆》南朝宋。裴松之。注?!度龂萘x》第六六回:「華歆當(dāng)日逞兇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
4.領(lǐng)袖人物。如:「龍頭老大」?!赌鹾;ā返谌兀骸肝覀兯挠牙镱^,文章學(xué)問,當(dāng)然要推你做龍頭,弟是婪尾。」
5.自來水管出水的管制器。也稱為「水栓」、「水龍頭」。
《國語辭典》:龍文(龍文)  拼音:lóng wén
1.龍形花紋。《史記。卷八二。田單列傳》:「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jié)h。班固 兩都賦:「寶鼎見兮色紛缊,煥其炳兮被龍文?!?br />2.駿馬的名稱?!稘h書。卷九六。西域傳下。烏孫國》:「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br />3.比喻神童?!侗饼R書。卷三四。列傳。楊?愔?》:「此兒駒齒未落,已是我家龍文?!?/div>
《國語辭典》:銅龍(銅龍)  拼音:tóng lóng
1.銅制的龍形器物。
2.以銅制成龍首形狀的刻漏器或噴水器。晉。陸翙〈鄴中記〉:「華林園中千金堤上,作兩銅龍,相向吐水,以注天池。」唐。戴叔倫白苧詞〉:「大家為歡莫延佇,頃刻銅龍報(bào)天曙。」
《國語辭典》:銅龍門(銅龍門)  拼音:tóng lóng mén
古代太子宮門上雕有銅制龍首,故稱太子宮門為「銅龍門」。南朝齊。陸厥〈奉答內(nèi)兄希叔〉詩:「屬叼金馬署,又點(diǎn)銅龍門?!?/div>
《國語辭典》:雕龍(雕龍)  拼音:diāo lóng
雕鏤龍紋。比喻善于言辭?!逗鬂h書。卷五二。崔骃傳。贊曰》:「崔為文宗,世禪雕龍?!?/div>
《國語辭典》:龍節(jié)(龍節(jié))  拼音:lóng jié
古代使者所持的旌節(jié)。龍形,以金為飾。唐。張仲素 寒上曲:「卷旆生風(fēng)喜氣新,早持龍節(jié)靜邊塵?!?/div>
《國語辭典》:蟠龍(蟠龍)  拼音:pán lóng
盤曲回旋的龍。《尚書大傳。卷一下。虞夏傳》:「蟠龍賁信于其藏,蛟魚踴躍于其淵?!埂度龂萘x》第三五回:「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漢語大詞典》:金龍(金龍)
(1).金色龍形的裝飾物。晉書·輿服志:“司南車,一名指南車,駕四馬。其下制如樓,三級,四角金龍銜羽葆?!?五代 和凝 《宮詞》之六八:“玉殿朦朦散曉光,金龍高噴九天香?!?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詞:“琪樹羅三殿,金龍抱九關(guān)?!?br />(2).指秋季。 唐 陳子昂 《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讌》詩序:“屬乎金龍掌氣,石雁驚秋?!?br />(3).銅制的龍。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 唐 岑參 《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呈謙道人》詩:“石潭積黛色,每歲投金龍?!?唐 李商隱 《鄭州獻(xiàn)從叔舍人褎》詩:“ 蓬島 煙霞 閬苑 鐘,三官牋奏附金龍?!?宋 范鎮(zhèn) 東齋記事卷一:“予嘗於學(xué)士院取金龍玉簡視之,金龍以銅制,玉簡以階石制。”
《漢語大詞典》:起龍(起龍)
(1).開始奏笙。龍,指樂器龍?bào)稀?南朝 梁元帝 《夕出通波閣下觀妓》詩:“起龍調(diào)節(jié)奏,卻鳳點(diǎn)笙簧?!?br />(2).謂使龍騰起而行雨。 宋 范坰 林禹 吳越備史卷一:“邑中大旱,邑令命道士 東方生 起龍以祈雨。生曰:‘ 茅山 前池中有龍,然不可起,起必大異。’邑令乃止。”
(3).舊建筑物多附麗以龍形裝飾,稱“起龍”。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一:“這黑大門樓是個四腳落地屋脊起龍的門樓?!?/div>
《國語辭典》:露柱  拼音:lù zhù
古代用以旌表門第的龍柱?!抖鼗妥兾募聲>硭?。丑女緣起》:「兩腳出來如露柱,一雙可膞似廁椽,才禮世尊三五拜,當(dāng)時白凈軟如棉。」